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2021-01-19 08:32:01
原標題:王緝思:中美關系中的“身份政治”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中美關系中的“身份政治”
文/王緝思
發于2021.1.18總第981期《中國新聞周刊》
對于近年來中美關系的持續滑坡,研究者提出了各種解釋,其中最流行的有兩種。第一種聚焦于兩國之間的權力競爭。美國哈佛大學教授艾利森提出了“修昔底德陷阱”。芝加哥大學教授米爾斯海默在《大國政治的悲劇》等著述里,反復強調中美競爭從根本上講是零和博弈。中國研究者關于中美關系的著述,同樣十分重視兩國之間的實力對比變化。將中美關系比喻為“老大與老二之爭”,或者“一山不容二虎”,是相當普遍的看法。
第二種聚焦于中美兩國在政治制度、意識形態上越來越嚴重的分歧。特朗普政府與美方觀察者對近年來中國政治的發展方向極為不滿,以至于有人幻想將中國共產黨同中國人民割裂開來。中方則強調美國“亡我之心不死”,加強對美國的斗爭性和意識形態工作,堅定地維護共產黨的領導。
兩種解釋都十分簡明,且可以相互補充。但我發現,新冠疫情發生以來中美矛盾的上升,很難完全用實力競爭和意識形態沖突來解釋。面對病毒的嚴峻挑戰,中美非但沒有加強在公共衛生領域的合作,反而圍繞病毒的起源和兩國的不同處理方式,展開“敘事之戰”。中國人普遍認為,集體安全高于個人權利。特別是在公共衛生危機暴發時,人們愿意接受政府實施的旅行禁令和公共監控。中國媒體譴責美國政府為了經濟利益而罔顧人民的生命安全。很多美國人則質疑戴口罩和“社交距離”的必要性,認為這會侵犯個人自由。在是否應該為了控制疫情而犧牲經濟增長和就業機會的問題上,美國人和中國人的態度差別也很大。這些社會傳統和文化上的差異,很快上升為政治分歧。
于是,我從文化差異想到了觀察中美關系的另一個視角——“身份政治”(identity politics)。身份政治是指人們結成某種排他性的社會政治陣線,以推動某個特定群體的關切、訴求和權益,而這些特定群體通常是以“身份”或“認同”來劃分的,如種族、民族、性別、性取向、年齡、階級、宗教、語言、文化等等。身份政治一般旨在為邊緣群體爭取更大的政治權利和社會地位。
身份政治的一個典型例子是美國的“黑人的命也是命”(BLM)運動。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特別是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大暴發之后,美國社會的不平等沿著族群和新老移民的界限而深化,諉過于外的民粹民族主義情緒愈發激烈。一些政治勢力企圖通過抹黑中國獲得國內政治支持。中美關系遭到破壞,同美國國內身份政治的風起云涌不無關系。身份政治作用于中國國內,則表現為臺灣、香港部分居民的民族國家認同淡漠,以及一些民族分裂勢力破壞國家統一的圖謀。
身份政治在中美關系中的特殊之處,還在于美國有550萬的華裔人口,其中200萬左右出生在中國。此外,現在中國大陸在美國的留學生接近40萬人。他們的文化歸屬、政治忠誠,將成為中美關系中越來越突出的問題。已故哈佛大學教授亨廷頓說過,“人們不僅通過政治來增進自身的利益,也通過政治來確認自己的身份。我們只有在知道自己不是誰、反對誰的時候,才知道我們是誰。”在中美兩大社會走向分裂的時期,在美國的華裔和中國公民,可能都不得不思考他們是誰、不是誰,以及反對誰。
身份政治對中美關系更為深遠的影響,在于兩國都將延續與對方迥乎不同的文明。中美兩國都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民族國家,都持有比國家更大的身份認同。美國精英認為美國代表了整個西方的價值觀、基督教文明、民主制度,引領著世界發展方向。中國日益強大后,更多中國人認為中國是東方文明的表率、發展中國家利益的維護者、國際社會的代言人;中國的發展道路,才在引領世界的未來。就此而言,中美之間的斗爭,已經遠遠超越實力對比變化和意識形態沖突,必將在人類文明史上留下深深的永久印記。
(作者系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學術委員、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
《中國新聞周刊》2021年第3期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編輯:姜雨薇】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