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2021-01-26 08:31:01
原標題:這個V字了不起!中國三重沖擊下實現三個“率先”
來源:經濟日報
這個“V”字了不起!
本報記者 熊 麗
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加劇蔓延和經濟陷入二戰以來最嚴重衰退的背景下,中國經濟迅速復蘇并實現強勁增長,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完成情況好于預期,走出了一條舉世矚目的V型曲線。這凸顯了中國的國家治理能力和經濟發展能力,展現出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與充沛動能。
2020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站上百萬億元新臺階,經濟總量實現歷史性突破。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2.3%,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加劇蔓延和經濟陷入二戰以來最嚴重衰退的背景下,中國經濟迅速復蘇并實現強勁增長,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完成情況好于預期,走出了一條舉世矚目的V型曲線。
三重沖擊下實現三個“率先”
突然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猝不及防的沖擊對經濟社會運行造成巨大影響:2020年一季度我國國內生產總值下降6.8%,為1992年有季度統計以來首次負增長。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沖擊、世界經濟深度衰退和一些國家遏制打壓全面升級的三重挑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戰略定力,準確判斷形勢,精心謀劃部署,果斷采取行動,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2020年3月下旬,我國本土疫情傳播基本阻斷;4月中旬,規模以上企業開工率已超90%。經過全國上下共同努力,我國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復工復產,率先實現經濟正增長。
新年伊始,位于江西省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南昌輝門密封件系統有限公司開足馬力,加緊趕制訂單。雖然去年受到疫情影響,但公司仍然實現了營業收入3.5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2.34%。據了解,該公司年生產各種密封件產品1800萬片,產品還出口歐、美、日等國際市場,已發展成為國內領先的汽車引擎密封系統產品制造供應商。
一個個市場主體,見證了中國經濟復蘇的清晰軌跡:2020年4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和出口增速轉正;5月,服務業生產指數和工業利潤增速轉正;6月,外貿進出口增速和財政收入增速轉正……
中國經濟走出了一條V型曲線:一季度經濟增長-6.8%,二季度強勁反彈實現3.2%的正增長,三季度增長4.9%,四季度增速提高至6.5%,在全球GDP在1萬億美元以上的主要經濟體中,我國是唯一實現正增長的國家。
糧食產量再創新高、工業生產持續發力、貿易總額逆勢上漲、現代服務再開新局、消費升級加速推進、國內投資穩步回升、就業情況遠超目標、物價水平保持穩定、居民收入喜獲增長——無論是質量還是數量、全面還是局部、廣度還是深度,中國經濟都正成為全球經濟分量更重、含金量更高的領跑者。
三次產業實現全面發展。第一產業增加值77754億元,比上年增長3.0%;第二產業增加值384255億元,增長2.6%;第三產業增加值553977億元,增長2.1%。
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顯著提升。糧食總產量連續6年超過1.3萬億斤,持續居世界第一位;制造業增加值預計連續11年居世界第一位;高速鐵路營運總里程、高速公路里程、5G終端連接數均居世界第一。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即使在疫情期間,14億人口的基本生活都得到了有效保障。全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186萬人,超額完成目標任務。居民收入增長好于預期,實現了與經濟增長的基本同步。決勝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
改革開放實現重大突破。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順利開局,對外貿易和利用外資都增長,共建“一帶一路”穩步推進,RCEP成功簽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貿易區。在全球貿易和跨境投資大幅萎縮的情況下,2020年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創歷史新高,比上年增長1.9%。2020年1月至11月,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6.3%。
折射“中國之治”制度優勢
2.3%!中國不僅是去年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這一增速還超過許多國際機構的預期。此前,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經合組織對2020年中國經濟增速的預測分別為2%、1.9%和1.8%。
2020年中國經濟實現V型反彈的“密碼”是什么?
“這些成績是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世界經濟陷入嚴重衰退、外部環境更加復雜嚴峻的情況下取得的,來之不易,成之惟艱。”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指出,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科學決策的結果,是全國各族人民萬眾一心、團結奮斗的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充分展現。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在嚴峻挑戰下做好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進行了高度概括,這就是“五個根本”:黨中央權威是危難時刻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迎難而上的根本依靠,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確抉擇的根本前提,制度優勢是形成共克時艱磅礴力量的根本保障,科學決策和創造性應對是化危為機的根本方法,科技自立自強是促進發展大局的根本支撐。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表示,2020年中國經濟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壓力測試,交出了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可以載入史冊的答卷,凸顯了中國的國家治理能力和經濟發展能力,展現出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與充沛動能。
按目前測算的年平均匯率折算,2020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14.7萬億美元左右,穩居世界第二,占世界經濟的比重由2019年的16.3%升至17%左右,創下歷史新高;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連續兩年超過1萬美元,穩居中等偏上收入國家行列,與高收入國家發展的差距繼續縮小。
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中國的發展也會更好貢獻世界。根據經合組織2020年12月預測顯示,2021年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率將超過三分之一。
“過去一年我國經濟率先實現V型反彈,恢復好于預期,為‘十四五’邁好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第一步贏得了寶貴的時間窗口。我國經濟占全球份額大幅提升,增大了戰略回旋空間和國際競爭的主動權。”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鳴說。
筑牢持續回升向好的基礎
國內外對2021年中國經濟普遍持樂觀預期,同時應看到,疫情變化和外部環境存在諸多不確定性,我國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聯席所長、中誠信集團董事長毛振華認為,應借助我國在防控疫情方面已經積累的思想、技術和制度優勢,將我國與其他國家的防疫差距轉化為2021年重要的經濟錯峰發展窗口,抓緊時機把今年的工作做好,爭取更好的成績。
“由于2020年一季度基數很低,今年經濟增長可能呈現前高后低的態勢,需要關注宏觀指標大幅轉好而微觀主體仍面臨較大困難的局面。”王一鳴表示,保持宏觀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把握好經濟恢復常態后宏觀政策調整的節奏和力度,穩定市場主體預期,尤為重要。
王一鳴認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在提質增效和增強可持續性基礎上,保持適度的支出強度。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完善制度性減稅降費政策;應對疫情的階段性稅費減免緩政策要分類調整,設置合理過渡期,加大對科技創新、結構調整、收入分配調節的支持力度。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既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又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在促進經濟恢復和防范風險之間做好跨周期平衡。穩就業要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針對重點行業、重點人群完善就業政策工具,增強政策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當前,消費恢復仍相對滯后。王一鳴認為,要穩定大宗消費,推動汽車等消費品由購買管理向使用管理轉變,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加強對房地產市場的監管,降低高房價和居民部門高杠桿對消費的擠出效應;鼓勵發展新型消費,促進新型消費擴容提質;加大收入分配調節力度,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促進形成擴大消費的制度性安排。
張立群認為,2020年我國取得了世界矚目的成績,但疫情沖擊造成的損失尚未完全補回。2021年要繼續做好“六穩”“六保”,進一步穩固經濟恢復的態勢,推動就業、中小微企業發展、政府財政等各方面持續好轉。要牢牢抓住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在解決需求不足上下更大功夫,進一步增強宏觀經濟政策逆周期調節的能力。
“2021年,我們要繼續把中國經濟的一系列有利條件充分發揮出來,在此基礎上,通過擴大內需加快暢通國內大循環,使中國經濟盡快形成持續回升向好的良好態勢,并成為支持世界經濟擺脫困難、走出危機底部的重要動力源泉。”張立群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