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
2021-01-26 16:47:01
現如今,小汽車正在成為不少人生活里的“標配”,汽車修理行業也日漸繁榮。據交管部門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全國汽車保有量已達2.8億輛。然而,汽車數量節節攀升,與汽車及零部件相關的投訴量也快速上漲。一句“買車容易養車難”,道出了不少車主的苦衷。
不修不知道,一修嚇一跳。不久前,成都市市場監管局和成都消協發布了一份《成都市汽車維修行業消費評議調查報告》。報告顯示,消費者的不滿意普遍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配件只換不修,無形中增加了費用”“商家價格不明示,不透明”“配件不合格”“商家漫天要價”“故意延長工時,抬高工時費”“故意夸大或隱瞞汽車故障和隱患”……不難發現,從街邊作坊的小汽修店,到環境更好、制度更規范的4S店,汽車維修市場的種種亂象普遍存在。
配件欺詐、過度維修、捆綁消費等問題,緣何在汽車維修行業多發、高發、頻發?究其原因還是“利字當頭”“精于算計”。一些不良商家的維修邏輯,不是從汽車的受損狀況出發,也不是以維修的客觀需要為準,而是一切從利益考量。有些員工通過對車輛“做手腳”,增加維修次數或擴大維修范圍來提高收入;有些汽修店使用假冒偽劣產品、人為制造故障,把小毛病修成了大問題……種種以次充好、偷梁換柱、移花接木的戲碼,不僅給車主添堵,更給出行添險。
術業有專攻。汽車維修流程復雜、專業性強,承修方和消費者之間存在專業知識的信息不對稱。無論是維修標準、規則還是汽修配件質量、甄別方式,對于大部分消費者而言都比較陌生。這也是不少不良汽修廠商敢于“埋雷挖坑”的“底氣”所在。消費者有必要辨別商家資質、明確具體項目、簽訂維修協議、索要留存票據,盡可能避開汽車維修陷阱,消除維修過程的盲區,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但是,一個行業的健康成長要靠自覺,也要靠他律。讓汽車維修行業“不能欺詐”“不敢欺詐”,來自消費者的監督很重要,對于不法商家的警示更重要。從《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退一賠三”的規定,到《機動車維修管理規定》中建立機動車維修經營者和從業人員黑名單制度,讓這些法律法規在實踐中長出牙齒,才能使汽車維修行業有更加長足的發展空間。
與此同時,也要重視發揮數據的優勢,利用技術的力量。目前,各地交通運輸部門正在推進機動車維修電子健康檔案系統的建設應用,通過數字化手段建立全國機動車維修數據檔案。截至2020年9月,已覆蓋31個省份,累計采集維修記錄4.6億輛次,為超過1.06億輛汽車建立了“健康檔案”。這也就意味著,不法商家施展“障眼法”的空間越來越小。
汽車維修是一項服務,也是一道關口。高標準、嚴要求,嚴格監管、嚴肅處理,這不僅是對行業的繁榮發展負責,也是對汽車的生命周期負責、對車主的生命安全負責,再怎么強調都不為過。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