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跨過鴨綠江》:銘記歷史、致敬英雄、珍愛和平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

2021-01-28 10:54:01

電視劇《跨過鴨綠江》不僅以宏大的氣勢和格局,填補了以往熒屏空白,更以紀實風格在開闊的敘事空間里展現出了歷史品位與藝術美學,極具“歷史美學品格”,堪稱抗美援朝題材創作的一部里程碑之作。

《跨過鴨綠江》大開大合,緊跟歷史脈搏、聚焦國家命運,以國際視野展現抗美援朝戰爭,用真人真事還原整個過程,熱情謳歌了英雄兒女,弘揚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偉大精神,展現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在一窮二白、百廢待興的局勢下,不畏強權霸權、敢于斗爭、勇于勝利的重大歷史事件,呈現出罕見的美學格調和國際格局。

抗美援朝戰爭為什么要打?該不該打?關于這一重大問題的思辨抉擇是全劇的核心和前提,《跨過鴨綠江》以遵循歷史唯物主義、實事求是的創作態度,從國內外形勢、敵我軍事力量、經濟實力對比等各方面做了客觀公正的利弊分析,對中國這一歷史抉擇作出了詳細而有力的展現。正因全國上下“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思想統一,才有力凸顯出抗美援朝戰爭的正義性和必要性,鮮明展現出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的崇高風范,謳歌黃繼光、邱少云、楊根思等為代表的志愿軍指戰員不畏強敵、英勇斗爭的戰斗精神,反映了中國人民不怕難、不信邪,團結一致的精神風貌。

縱橫國際風云、東西兩線、五次戰役,三十多場氣勢磅礴的戰斗,防御戰、突襲戰、陣地戰、坑道戰……《跨過鴨綠江》不乏氣勢磅礴的宏大敘事,整部劇不僅鮮明展現了抗美援朝這場仗怎么打,如何贏,更讓觀者如臨歷史現場,清晰地見證戰爭的態勢是如何演變的。其中,就包括戰爭中的重大挫折,比如打到第三次戰役,前線作戰的中國人民志愿軍陷入“饑無食,寒無衣”的艱難險境,彭德懷審時度勢,從長遠大局和現實情況出發,果斷停止了第三次戰役,讓志愿軍撤出漢城。這一重大情節轉折,不僅展現了彭德懷運籌帷幄、實事求是的大將風范,也從側面正視了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的強大實力,展現了敵我力量懸殊下抗美援朝戰爭的長期性和艱巨性,歷史揭秘感和現實感極強。

更值得稱道的是,該劇依靠真實動人的故事,演員細膩的人物塑造,成功實現了史實與藝術的平衡,做到了以細節打動人心,讓觀眾產生共鳴。《跨過鴨綠江》通過一場場具體的、悲壯的甚至慘烈的戰斗,一個個全民捐物甚至捐獻飛機大炮的愛國之舉,再現了抗美援朝戰爭的艱苦卓絕與轟轟烈烈。在人物塑造上,《跨過鴨綠江》全面、真實地展現了我方從中央領導層到指揮將領,再到志愿軍指戰員的精神風貌。此外,該劇還秉承“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的創作原則,數個虛構人物與真實歷史人物相得益彰,以故事塑造人物,以人物推動故事的發展。偵察兵鄭銳、狙擊手陸乘風、汽車兵馬金虎、戰地醫護金醫生等眾多小人物貫穿于整個故事,又從普通人的視角展現了抗美援朝戰爭,揭示出“銘記歷史、致敬英雄、珍愛和平”的價值內核。

歷史是人民書寫的。《跨過鴨綠江》以宏大歷史敘事與英雄風采、小人物情感的相互交織,讓該劇更接地氣,極具藝術感染力。某種程度上,該劇采用紀實風格,電視畫面和歷史紀錄黑白片的穿插表現,是重大題材影視劇創作的新突破,有著影視作品中少見的歷史真實感和油畫質感,而對史詩品格的自覺追求和對人物形象塑造的新努力,則讓《跨過鴨綠江》大而不俗、重而不空、真而不虛。

[責任編輯:楊凡、武云泉]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