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成都商報
2021-01-29 09:48:01
原標題:保障旅客正常用水 鐵道“聽漏人”暗夜聽聲辨漏
來源:成都商報
一根聽漏桿、一臺聽漏儀、一對“順風耳”、2個“聽漏人”組成了一個專業聽漏組,每到夜深人靜時,他們行走于成都及周邊各火車站,對站內供水管線逐一巡檢,保障各供水管線狀態正常。
1月27日凌晨0時35分,陳學林與楊洲成在春運前再一次來到成都東站,對站內重點區域管道進行巡檢。他們是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成都供電段成都給水工區的管道工,也是保障旅客正常用水的“聽漏人”。
今年55歲陳學林,20年前成為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公司首批“聽漏人”,從無從下手到迷茫、不知所措,再到現在的行家里手,他用近20年時間練就一雙聽聲辨位、聽聲辨漏的“順風耳”。
記者見到楊洲成時,他穿著黃色工服,戴著黃色工帽,手里拿著一根約1.5米的金屬桿,走在成都東站的股道間,不時用金屬桿探至股道下方,將耳朵貼在金屬桿黑色手柄處聆聽著什么。
“你過來時我已經聽到了。”記者走近陳學林時,他也抬起頭說著將金屬桿從股道下方拿了出來。據陳學林介紹,金屬桿叫“聽漏桿”,聲音通過金屬桿傳遞至黑色手柄處時,通過手柄內類似口琴簧片的裝置將聲音放大后,傳遞出來。
“聽漏桿”僅僅只能將聲音放大傳出,而更難更重要的部分在于,如何聽聲辨漏辨位。
2000年,城市化進程加速,國內許多城市的給排水管線、電力管線、燃氣管線等埋入了地下,“聽漏人”這個職業應運而生,陳學林成為當時成都局集團公司內的首批“聽漏人”。
“現在我聽一下就能找到漏水點,但在20年前剛接觸時,完全沒頭緒。”陳學林說,起初成都給水工區購入設備后,設備廠家曾派人到現場教學,但對于當時的他來說卻是一片茫然,沒有一絲實踐經驗的他,對于教學的內容也僅僅是一知半解。
設備培訓結束后,陳學林與其他工友便開始了近2年時間的摸索工作。“最開始聽,耳朵中只有簌簌簌簌的聲音,然后就是咚咚的心跳聲,甚至連水流的聲音都找不到,更別說分辨。”他告訴記者,隨后的一年中,他一直處于自我懷疑、自我肯定的矛盾狀態,有一段時間甚至出現幻聽,只要聽就是漏水聲。
最終,經過近2年摸索,陳學林終于可辨清“聽漏桿”傳遞出的各種聲音,同時通過聲音辨識出管道漏水點位置。
日常工作中,為了準確找到漏水點,陳學林與工友們往往選擇凌晨夜深人靜時開展作業。據陳學林介紹,11月初,成都東站西廣場存在漏水情況,經過前期準備,凌晨他與工友來到現場聽漏,僅用一晚上時間,便準確找到漏水位置。
1月28日,2021年春運序幕即將拉開,陳學林與工友已經對管內負責的30余個供水站點,100余公里供水管道進行維修保養,保障旅客列車、站房候車大廳等正常供水同時,每隔一小時,他們還負責對車站供水加壓站水質進行檢查,保障旅客用水安全。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閆宇恒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