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
2021-03-26 08:05:03
原標題:從“名校生”到“名師”,還要走幾步?
來源:新華社
首發:3月26日《新華每日電訊》新華觀點
作者:胡欣紅
近年來,中小學教師招聘名單在網絡屢屢刷屏,“名校”“研究生”成為一些優質中小學招聘的標配。名校畢業生進入中小學校園,會是基礎教育發展的“萬靈藥”嗎?
隨著時代的發展,相當一部分名校碩博生投身基礎教育領域。與之相對應,公眾關注的焦點,也從高學歷人才做中小學老師是否“大材小用”,轉向了名校生能不能成為“名師”,在基礎教育領域大顯身手。名校生+高學歷=好老師?很多人心中都存在類似的質疑。
從普遍規律來看,作為高學歷的名校生,整體素質和視野確實要高一些。這些優勢,對教書育人也能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但是,高學歷不代表一定能成為好老師,名校生要想成長為真正的名師,還有很長一段的路要走。
名校生投身基礎教育,首先需要好好問一下自己的初心是什么。高學歷人才的培養,注重學術研究思維,相比師范生、綜合性院校畢業生而言,在心理學、教育學、模擬教學等方面不免有所欠缺。如果不經轉化直接搬入中學課堂,難免會遭遇“曲高和寡”“水土不服”的尷尬。
現實中,不少教師反映,一些非師范專業畢業的名校老師存在一個普遍性的問題,難以將自己所學轉化為貼合學生認知的知識。他們在課堂上所舉的案例往往太難,學生理解不了,家長則認為年輕教師應該向老教師學習。
中小學畢竟不是大學,兩者的評價機制迥然不同。如果名校生不能擺正心態,還“端”著架子,自視甚高,也無法有效融入基礎教育。“在我們學校,學歷一般但是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更受家長歡迎”,家長的態度,很能說明問題。
出自名校的高學歷,只是一張“介紹信”。教育是潤物細無聲的事業,名校生要想成長為德才兼備的好老師,關鍵在于心中是否存在對教書育人的“真愛”。惟其如此,才能長期堅守,全情投入。反之,如果是沖著戶口等非教育因素的無奈“下嫁”,為就業而就業,結果應該不太理想。
與此同時,學校找準自身定位也至關重要。一個令人擔憂的現象是,一些學校想方設法從頂尖名校招老師,只是為了給臉上貼金、裝點門面。只把招了多少名校畢業生作為招生噱頭,不考慮如何將“名校生”培養成真正受學生歡迎的老師,不僅是人才的浪費,更會誤人子弟。
學得好不等于教得好,好老師的培養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如何充分發揮高學歷人才加盟基礎教育的優勢,培養出更多深受學生和家長歡迎的“名師”,更值得深思。
中國減貧是最精彩的人權故事
發揚首創精神,擂響改革奮進鼓
總書記關心的沙縣小吃,詮釋中國何以能書寫“大傳奇”
建設村史館先弄清“為了誰”
不能讓“灰廣播”帶貨逍遙法外
春耕時節,農資漲價苗頭須警惕
“寵物盲盒”豈能“盲管”,拒絕用動物生命滿足獵奇心理
“該出手時就出手”,不能讓“奇葩貸”招搖過市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