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晚報
2021-07-14 14:52:07
原標題:云南大象北上 不是“回老家”
來源:北京晚報
云南大象北上 不是“回老家”
蔡輝
“光有唐之城邑,驅之則百獸風馳。玩之則萬夫云集,故其威容足尚?!边@是杜甫在《越人獻馴象賦》中寫下的句子,賦中提到的大象可能來自今天的廣西。
在唐宮,犀象舞是重大活動中必備節目。
“安史之亂”時,這些舞象被安祿山掠至洛陽,因不肯舞蹈,安祿山“怒命置于阱井中,以烈火燒,使力疲,俾壯士乘高而投之,洞達胸腋,流血數石”。
唐德宗(780年到805年在位)時,因宮廷舞象太多,曾下令放歸荊山(全國共五座荊山,此處應指陜西省的荊山),可見當時北方氣溫高于現代。從考古看,殷商時中原尚有大象。
一些網友誤認為,大象產自古代北方,稱前些日子轟動一時的云南大象北上是“回老家”,還有人開玩笑說,大象來找相聲演員孫越(曾在北京動物園任大象飼養員)。
這些說法不準確。
云南北上大象是亞洲象,當氣溫達到零攝氏度時,便“眼結膜水腫充血,流淚”“雙耳邊緣因凍傷而呈現大面積壞死”“四肢僵硬體力不支,只在原地頭部晃動,不能站起”,古代北方氣溫雖高,但冬季與今天“相差不大”,亞洲象無法在野外過冬。
事實上,北方原有的大象是菱齒象,是現代非洲象的祖先,已滅絕。至少在杜甫時,北方已無野生大象。菱齒象為什么會滅絕?主因是人為獵殺,而非氣候變化的影響。
北方古象后代在非洲
在甲骨文中,已有象、為(從人牽象)、豫等字,說明當時北方有大象,但長期被忽視,直到1915年,羅振玉在《殷墟書契考釋》中,才首次指出這一點。
1934年秋、1935年秋,在殷墟“象坑”中分別出土兩具大象骨架,其中一坑中還有1具人骨架,估計是“象奴”,即馴象人。在出土的甲骨文中,有不少商王“獲象”(即獵象)的記載,比如“殷王田狩于楚地,獲大象二匹”,坐實當時不僅有家象,也有野象。
有學者根據《呂氏春秋·古樂篇》記載:“商人服象,為虐于東夷,周公以師逐之,至于江南?!碧岢龃笙笫菑谋狈竭w到南方去的。并認為河南簡稱“豫”,即來自大象。但事實上,古豫州比今天更靠北,范圍也更大,而《呂氏春秋》距商代甚遠,難分是信史還是傳說。
學者李冀先生發現,雖從中原考古出土的象骨常標為“亞洲象”,但多是殘片,以當時技術條件,難免誤認。古代大象生活環境區分明顯:猛犸象生活在寒帶,亞洲象生活在熱帶、亞熱帶,居于二者之間的,則是菱齒象。
在所有象種中,古菱齒象體型最大,比今亞洲象大1倍左右,在河南、河北、山東等地均發現了它的骨骼化石。古菱齒象有變種,有的體型較小,與今亞洲象近似。這種小型菱齒象是否應單列為一種,學界尚未統一意見。
小型菱齒象在外表上很像亞洲象,但在血緣上,是現代非洲象的祖先。與云南北上的大象,不是一個祖宗。
漢代已無菱齒象
那么,怎么才能證明當時北方大象不是亞洲象呢?青銅器上有蛛絲馬跡。非洲象鼻端有二指,亞洲象則是單指。
李冀先生根據1996年版《中國青銅器全集》收錄的多張照片證明,北方出土的象型青銅器上,鼻端都是二指,倒是湖南出土的象尊上是單指。這說明,商周兩代,北方大象應是小型菱齒象,湖南等地可能是亞洲象。這與《絕越書》中記“舜葬蒼梧,象為之耕”契合,蒼梧大致在今湖南、廣西一帶。
戰國時,北方已難見大象。《韓非子》說:“人希見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圖以想其生也,故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謂之象也?!?/p>
小型菱齒象滅絕,或與食物匱乏相關。大象一天3/4的時間都在進食,成年亞洲象每天飲水160至220公斤,需200公斤左右食物,產生150公斤左右的糞便,每只大象平均需要10平方公里的草地。
春秋戰國是北方環境遭較大破壞的時期:
一是人口迅速增加。春秋初,中原人口僅五百七十多萬,加上游牧民,勉強一千萬,到了后期,增長到兩千萬;戰國初期,突破三千萬,后期增長到四千萬。
二是戰爭不斷。春秋共400多次戰爭,戰國又是200多次戰爭,后者次數雖少,規模卻劇增,以秦趙的長平之戰為例,雙方在上黨對峙3年,國力幾被耗盡。
列強都在掠奪資源,大象也失去了生存空間。到漢代時,北方已無野生大象。
大象混成了江豬
漢武帝時,宮中設奇華殿,專養動物,有“巨象、師子(獅子)、猛犬、大雀之群食于外囿。殊方異物,四面而至”。養大象,是為裝點太平。
東漢張衡在《西京賦》中寫道:“白象行孕,垂鼻轔輑?!彼^“白象行孕”,即“偽作大白象”,就是用人扮演。漢代畫像石中,有人身象首的圖案,在當時,舞獅、舞龍、舞象是慶典標準用舞??赡苁谴笙笠遵Z化,后多用真象替代。象舞時,需把大象的頭部涂成紅色,即“白象朱首,魚龍曼衍”。
大象受寵,原因有二:
一是古人不只是把大象看成動物,而且視為生態系統,即“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且古人有“比德思想”,即從萬物身上發現道德,引為教訓。節日用象舞,可視為一種提醒。
二是佛教傳入中原,佛經常以獅子和“大象王”喻稱諸佛,且有“白象入胎”說,即佛祖出生前,其母夢菩薩乘白象入右肋,白象被視為佛祖的化身?!度A嚴經》稱:“普賢學得于行,行之謹審靜重莫如象,故好象。”
兩種傳統匯合,大象的影響力陡升。三國時,為拉攏曹操,孫權曾贈送巨象,養在鄴城(今河北省臨漳縣城郊)附近的毛象陂,曹沖稱象的故事即從此來。
魏晉南北朝時期,長江流域還有大象。據《酉陽雜俎》記:“龍象,六十歲骨方足。今荊地象,色黑兩牙,江豬也?!毙蜗笕绱瞬豢?,應是體型較小的亞洲象。
大象的漱口水能治病?
唐代時,長江流域的大象也基本絕跡,宮廷儀式用大象,只能去嶺南找。
一方面,“安史之亂”后,唐朝經濟重心南移,大量北方人進入南方,即“中原多故,襄鄧百姓,兩京衣冠,盡投江湘,故荊南井邑,十倍其初”,以致“江西、湖南,地稱沃壤,所出常倍他州”,農業擴張,擠占了大象的生存空間。
另一方面,對大象制品的消費增加。西魏以降,五品以上朝官需執象牙笏板,其中“廣之屬郡潮循州多野象,牙小而紅,最堪作笏”,用牙笏成了身份象征,此習一直沿至明朝。
在民間,一些人誤以為象牙能治病,唐代名醫甄權在《藥性論》中便認為象牙“甘,寒。清熱鎮涼,解毒生肌”,用它磨成粉,治療瘡毒、痔漏等。唐人迷信象能治病,以致周澄國上表唐朝,說訶伽國有一頭四牙象,能“以水洗牙,飲之愈疾”,建議派兵去搶。
此外,唐人還有食象拔陋習,據《太平廣記》載:“潮循人或捕得象,爭食其鼻,云肥脆,偏堪作炙?!?/p>
大象勇猛,但有短板,就是怕狗吠,所以獵人們“裹糧登高樹,構熊巢伺之。有群象過,則為犬聲。悉舉鼻吼叫,循守不復去。或經五六日,困倒。則下,潛刺殺之。耳穴薄如鼓皮,一刺而斃。胸前小橫骨,灰之酒服,令人能浮水出沒”。
不過,據《舊唐書》載:“貞元二年(786年)……希烈于唐州(今河南境內)得象一頭,以為瑞應?!边@只大象為何北上,而且跑得這么遠,是一個謎。
宋代官方鼓勵殺野象
漢代宮廷即開始養大象,唐朝時則制度更完備。
據《唐六典》:“凡象日給槁六圍?!本褪敲刻旖o6捆干草,此外,“諸象日給稻菽各三斗、鹽一升……象馬騾牛駝飼青草,日粟豆各減半,鹽則恒給。飼禾及青豆者,粟豆全斷。若無青可飼,粟豆依舊給。其象至冬給羊皮及故氈衣”。
大象體型巨大,日常食物中乏鹽,常因偷鹽與人類沖突,唐人對此已有認識。大象體溫高達38℃至39.5℃,散熱惟艱,所以無體毛,特別怕冷,遇到下雪或結冰,便“皮溫不勻,肢體末端發涼,感覺遲鈍,全身戰栗,四肢僵硬”,所以穿羊皮襖過冬。
唐代以后,宮廷養象成定例,重大儀式、節日慶典中常有大象的身影,但野生大象越來越少。
宋代北方長期不穩定,只好將重心放在南方,為發展農耕,政府鼓勵民間獵象。
比如機刃法,大象一般原路進退,在象路上安置利刃,“茍中其要害,必死”。此外有陷阱法,大象體重大,一旦入坑,便無法爬出,只能等死。此外還有懸巨木法,在象路上設大木,將象砸死。還有殘忍的象鞋法,近于捕獸夾子,但與大木相連,大象中招后,“負其痛,不能食,展轉,謂之著鞋”,幾天后,大象精疲力竭,眾人再將其射殺。
因大規模捕獵大象,可耕地面積擴大,尤其是嶺南地區,“自秦漢以前為蠻夷,自唐宋以后為神州”,但福建、廣東、廣西等地野象漸絕,只剩云南少數地區還有野象。
老百姓為何喜歡大象
元明清三代,大象一般養在宮中。
馬可·波羅說,忽必烈的象隊有5000頭大象。馬可·波羅因張口即“百萬”,時人譏為“馬可百萬”,《馬可·波羅游記》是他在獄中講給獄友魯思梯謙,后者整理成文字。魯思梯謙是小說家,因講述亞瑟王故事成名。亞瑟王可能并無其人,《馬可·波羅游記》中內容與亞瑟王傳奇頗相似。
《馬可·波羅游記》被多次轉抄,早期版本達160余種,彼此相差甚大。揆諸情理,5000頭大象實不可能。以每頭大象日食200公斤計算,一年下來,消耗草料3.65億公斤。
明代馴象不過幾十頭,馴象衛卻有20146名士兵,且“在京象馬牛房草料,昔止派河南、山東、并順天等八府供給”。八府才能支持,如果是5000頭大象,怎能養得起?乾隆時,養象僅39頭,就因負擔太重,下令藩屬不得再進獻大象。
雖然野象漸少,但老百姓對大象卻普遍有好感。
傳統建筑中,常有“象荷果盤”圖案,果盤中多是象征長壽的桃、多子的石榴、多福的佛手瓜。大象圖案多與獅子圖案合用,“獅”通“世”。象背寶瓶,即太平,獅舞,即盛世,合稱太平盛世。在佛教中,文殊乘獅,意為智慧,在佛祖左邊;普賢乘象,意為吉祥,在佛祖右邊。所以左獅右象是定式。
象鼻喜吸水,古代民間傳說水即財,故大象圖案有招財的含義。在這些傳統的基礎上,難怪大家對云南大象北遷這么關注。
(本文多處引用學者李冀先生論文《先秦動物地理問題探索》中的觀點,不一一列出。)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