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青海湖湟魚洄游記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作者:

2021-08-18 16:50:08

青海湖濕地被稱為鳥類天堂,隨處可見仙鶴在湖畔悠閑漫步。(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供圖)

初秋的青海湖,碧波蕩漾,如鑲嵌在高原的一顆藍寶石。對于青海而言,青海湖是無可替代的地理標志,省名與海東、海西、海南、海北4個市(州)都因青海湖而得名。作為我國最大的內陸湖,青海湖也是維系青藏高原生態安全的重要水體,被稱為我國西北部的“氣候調節器”“空氣加濕器”。

上世紀80年代初期,青海湖里的旗艦物種裸鯉,也就是當地人俗稱的湟魚數量銳減,周邊生態環境持續惡化,喚起了一場影響深遠的生態“覺醒”。青海省委省政府果斷做出封湖育魚部署,在1982年開啟了環湖生態保護和“拯救”湟魚之路。從被動式拯救保護湟魚開始,到今天全民參與、主動扛起筑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的責任,幾十年的湟魚“拯救”之旅為青海湖沿湖發展帶來諸多生態回報,成為當地普惠的民生福祉。

打通生命通道

“青海湖中的湟魚是淡水產卵繁殖、咸水生長,現在正是繁殖的季節,湖內成千上萬的產卵湟魚在河口地帶集結,然后成群結隊逆流而上,到上游產卵后順流而下返回青海湖。”在泉吉河邊值班的海北州剛察縣農牧水利和科技局綜合執法大隊姜興奇告訴記者,從6月到8月,執法大隊將帳篷扎在主要河道邊,2個固定守護點,12人輪流值班,除了打擊偷捕等行為以外,更重要的是與周邊群眾一起救助擱淺的湟魚回到主河道順利洄游。

泉吉河邊,記者看到工作人員拿一個自制的網兜,將河道的垃圾一一打撈上岸。每年6月至8月,是湟魚洄流的季節,剛察縣內泉吉河、沙柳河、哈爾蓋河等5條河流是湟魚,幫助湟魚洄流的主河道。

湟魚處于青海湖“水—魚—鳥—草地”生態系統核心地位:青海湖高寒、高鹽、高堿,湟魚占青海湖里魚類資源的95%以上;湟魚吃湖里藻類,凈化湖水;湖邊220多種水鳥以捕食湟魚為生。湟魚資源的衰竭會破壞整個青海湖生態系統的穩定。

青海湖湟魚是一代青海人的集體記憶,它曾幫助很多青海人熬過了上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糧食短缺的艱難歲月。因而,湟魚在當地也被稱為“救命魚”。因為過度捕撈,到上世紀80年代后期,青海湖漁業資源銳減,周邊生態環境持續惡化。為保護青海湖湟魚資源、修復青海湖受損的漁業生態環境,從1982年起青海省共實施了5次封湖育魚行動。2021年開始的第六次封湖育魚,將實施零捕撈政策直至2030年。

從撈湟魚度難到封湖育魚,湟魚保護是青海生態保護的破舊立新之舉。39年的湟魚“拯救”之路,成效顯著。

湟魚繁殖能力低、生長緩慢,每年增長50克、每10年大約增長1斤,除了種群自然恢復,青海省漁業部門多年來運用科學手段進行人工繁殖放流。

青海省農業農村廳漁業漁政管理局副局長韓通行告訴記者:“為有效保護湟魚,青海湖裸鯉救護中心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布哈河與剛察縣沙柳河、泉吉河成立增殖試驗站和放流站,人工增殖放流,2002年至今向青海湖放流湟魚一齡魚種1.56億尾。青海湖湟魚資源量從2001年不到0.26萬噸,增加到2020年的10.04萬噸,其中人工增殖放流貢獻率達23%。”

自然生存法則在湟魚洄游時表現得淋漓盡致,湟魚洄游時在水深處積蓄力量,往上游臺階魚躍時,瞬間竄上去。其天敵魚鷗隨時在河里找尋捕食的目標,常見魚鷗高飛俯沖一頭扎入水中,飛起時嘴里叼的湟魚尾巴來回搖擺。

曾經一段時期,為了農田灌溉,沙柳河、哈爾蓋河、泉吉河等湟魚洄游的主要河道修建攔水壩等設施,因壩體比較高,湟魚洄游通道受阻。

“為了打通過魚通道,我們把攔水壩全部拆除,對流入青海湖的幾條河道進行清理和建設修復。”剛察縣農牧水利和科技局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局局長王勇說。站在沙柳河邊,王勇感嘆道,修建過魚通道時正值深秋,天氣特別冷,為了保證工程質量,一到晚上河道都用棉被蓋起來。

青海組織相關專家學者專門設計科學合理的過魚通道,來保證湟魚的“生命通道”更加暢通。王勇幾十年來在水利部門工作,參與并見證了“生命通道”的治理和建設過程,“每個過魚臺階高度是魚身長度的1.5倍、寬度是魚身長度的3倍,這是專家學者經過無數次反復試驗取得的結果”。

全民合力保護

沿青海湖一圈約360公里范圍內,剛察縣是離青海湖最近的一個縣,也是環湖地區人口最集中的一個縣,有1.3萬常住人口,被稱為魚鳥天堂、海濱藏城。

在剛察縣城采訪,發現水果商販將稱重后的水果裝在一個紅色簡易布袋里遞給顧客??h城里不但塑料袋蹤影難尋,街道、河溝也干凈整潔。

剛察縣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副局長潘海鵬告訴記者,為了更好保護青海湖生態環境,2019年,剛察縣政府牽頭進行全域無垃圾整治行動,縣市場監管局發布禁塑令,得到了當地群眾的認可和支持。為更好保護青海湖生態環境,當地進行縣域環境衛生大整治,縣城變得越來越干凈了。

剛察縣發展和改革局副局長山成倉說,為了保護青海湖生態,剛察縣于2012年建設了日處理水量2000噸的污水處理廠,后期因處理能力不足,于2019年進行二期提標擴能建設,污水處理標準從一期的一級B提高到二期的一級A。

“全國最干凈的公廁,你們辛苦了!2021年6月4日安徽游客留言。”一位游客在剛察縣編號005號公廁的留言便簽上寫了這樣一段話。青海湖周邊缺少公廁是共性問題,從偏僻牧區到剛察縣城都是如此。這座編號為005號的公廁,外墻表皮斑駁,但里面干凈整潔,有熱水供應和嬰兒椅。自2010年起,剛察縣公廁從1座陸續增加到27座,編號后高標準管理,公廁已成為市民和游客最滿意的公共衛生設施。

在剛察縣壇城博物館,一排顏色艷麗多種材質的寶瓶吸引眼球,這是群眾的創新之舉。青海湖是牧民心中的圣湖,剛察縣自古就有每年“祭海”的習俗。以前,都是在瓷制寶瓶里裝五色糧食拋到青海湖里面“祭海”,后來為了保護生態,當地牧民開創性地將酥油糌粑捏的寶瓶用來“祭海”。“這樣既不污染環境,還方便喂食湟魚。”剛察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王守利解釋說。陶瓷寶瓶換成手工捏制的糌粑寶瓶,一個小小的改變,體現了群眾生態保護意識的進步。

曾經祖孫三代靠打魚為生的李一帆,是土生土長的剛察縣人,家里三代都以打魚為生。“13歲時我就跟著父親飄蕩在青海湖上打魚。”李一帆說。他于2015年組建了剛察縣海濱藏城救援隊協會,從7名隊員發展到12名正式隊員,還招募志愿者參與,6年來自發組織救援湟魚30多次,達到上百噸……

站在河邊隨便徒手都能撈幾條的湟魚,保護起來并非易事。近年來,湟魚洄游之所以順暢,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當地牧民看到有偷捕和傷害行為會第一時間上前阻止,并打電話給相關保護管理部門。

“生態保護主要還是靠當地牧民,青海湖是他們世居的家園,他們有敬畏自然的倫理觀,從這幾年保護湟魚的效果來看,當地牧民是最得力的生態衛士。目前,沿湖城鎮是生物多樣性保護共建共治共享的主體。”剛察縣自然生態資源局副局長李成海說。

綜合治理施策

正值旅游旺季,慕名而來的游客聚集在沙柳河景區湟魚家園,在泉吉河喂食湟魚。來自浙江的胡海盛帶著女兒將餅干捏碎后撒到河里看湟魚爭相搶食,“以前在電視里看到過‘湟魚洄游’的畫面,這次來青海旅游專門帶家人來看看”。

湟魚洄游孕育生命的奇跡,離不開當地綜合治理施策。青海湖是構造斷陷湖,湖水主要由湖面降水、地表水、地下水3部分組成,70余條河流源源不斷地流入青海湖,成為青海湖日漸豐盈的源泉。

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江西溝鎮莫熱村離湖邊不到100米,記者在村口見到村長完瑪東主時,他正在村口指揮涌入的旅游車輛有序行駛。“我們村760多戶,開民宿的有100多戶,從事旅游服務業的大概有500多人。為了湖水不被污染,我們村與縣里的環衛公司簽訂合同,每天由6至7輛罐車轉運生活污水到幾十里外的倒淌河鎮污水處理廠。”完瑪東主說。

為了青海湖可持續發展,防止無序重復建設和管理問題,青海省于2007年成立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首次系統開展生態環境保護綜合治理,總投資15.67億元,實施了退化草地治理、濕地保護、沙漠化土地治理、生態監測體系建設等12項工程。

根據中央環保督察組整改要求,自2017年8月29日起,為保護青海湖的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青海湖鳥島景區、沙島景區先后閉門謝客,并停止一切經營活動,最大限度地減少人類活動,為野生動物提供一方凈土。環湖百姓的收入一度受很大影響。當地部分人員通過轉移就業和發展畜牧業標準化養殖來解決收入問題。經過4年時間,隨著青海湖生態保護日見成效,鄉鎮人員就業環境也逐漸好轉,牧民的環保觀念也發生了變化。今年,仙女灣景區也被關閉。生態保護有多種形式,對青海湖的保護來說,人類的離開是為了野生動物的歸來。

多年的治理和保護,讓青海湖取得了水資源量增加、生物多樣性恢復、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顯著效果。青海湖如一個青藍色的寶盆,草原上暮歸的牛羊、隨波蕩漾的魚鷗、淺翔水底的湟魚,構成了一幅青海湖生物多樣性和諧共生的大美自然景觀。

[責任編輯:楊凡、武云泉]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