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工人日報
2021-11-08 10:13:11
原標題:高壓、孤獨,膽大、心細:手執焊槍的水下“蛙人”
來源:工人日報
高壓、濕冷、孤獨,膽大、心細、技藝高超——
手執焊槍的水下“蛙人”
早上6時,伴隨初升的朝陽,城市慢慢蘇醒,盧洪飛結束4小時的作業,從十幾米的水下“工位”回到地面。
盧洪飛是山東省青島市太平洋水下科技工程有限公司的工程潛水員,他的工作需要每天負重35公斤在深水之下焊接。工程潛水對從業者的技能水平要求很高,全國持證從事水下工程焊接與切割的“蛙人”不足150人,盧洪飛便是其中之一。
危險:遭遇“驚魂時刻”
身穿特制潛水服的盧洪飛逐項檢查潛水作業設備,一切準備就緒,他背上35公斤重的應急氣瓶、壓鉛等裝備,一頭扎進深不見底的水中。
幾分鐘后,船艙監視設備傳來盧洪飛水下焊接的畫面,夾雜著氣泡的金色火光將鋼筋網格連成一體,這番“水火交融”的景象令人贊嘆稱奇。
2006年,19歲的盧洪飛來到公司,成為一名預備工程潛水員。
整整3個月,他接受了嚴苛的潛水理論和實踐訓練。他印象最深的是69-Ⅳ潛水卸裝,要求潛水員屏住呼吸潛入8米深的訓練池底,在“一口氣”時間內找到咬嘴、完成咬嘴排水、呼吸、佩戴面鏡等一系列操作。第一次獨立完成潛水操作時的緊迫感,盧洪飛記憶猶新。
如今,工程潛水員使用的潛水頭盔可以在頭部與水面之間形成一道安全保護屏障,實現直接供氧。不過,盧洪飛認為,正是此前嚴格的潛水訓練,讓他在后來的潛水作業中能靈活應對突發事件。
2010年夏天,盧洪飛參與貴州構皮灘水電站檢修項目時,供氣管因天氣炎熱、水下壓力過大等原因突然爆裂,下潛至60米深的作業地點時,呼吸供氣突然中斷。憑借豐富的經驗,他迅速打開應急氣瓶,當時,應急氣瓶的供氧時間只有10多分鐘。盧洪飛用平穩的語速向船上工作人員報告水下情況和自己的預判,最終化險為夷。
艱苦:低溫、高壓、孤獨
工作15年來,盧洪飛參與的工程近百項,大多是位于城市郊區的水電工程。
為了不影響居民日常用電,他們通常在半夜進行水下作業,下潛深度從10米~60米不等,水下溫度最高在10攝氏度,最低時接近0攝氏度,每次下水至少連續作業2小時~3小時,有時也會長達7小時~8小時。由于體力消耗過大,潛水員每次出水都全身酸痛。
盧洪飛解釋說:“水下環境壓力較大,人體由高壓回到低壓環境需要進行脫飽和,一個周期大約需要12小時,脫飽和不充分,易引發減壓病,因此中途不能返回船艙進行休息。”
潛水人員下潛到40米以下,還易出現“氮麻醉”。
“就像喝醉酒的狀態,會反應遲鈍、興奮話多、失去平衡……”2013年,盧洪飛參與甘肅劉家峽水電站項目施工時,同事由于下潛速度過快,出現了“氮麻醉”。看到同事身體逐漸失控、漂浮、上升,盧洪飛立即向地面報告,并迅速潛到同事身邊進行保護。
“人體回到壓力較小的水域后,‘氮麻醉’現象會自動緩解和消失,稍作適應就可以繼續下潛。”盧洪飛說,水下孤獨黑暗的環境,增進著潛水員之間的感情,他們是彼此最信任的人。
全能:練成“盲焊”絕技
焊接、切割、澆筑、打鉆、打撈、爆破……與陸上施工人員不同,工程潛水員并不細分工種,需要具備多種技能,也因此被業內稱為“全能選手”。這其中,難度最大的要屬水下焊接。
“我們采用的是水下濕法焊接,焊條經過防水物質浸漬,能在水下穩定燃燒。焊條燃燒會產生類似氣泡的隔離層,形成相對干燥的空間,這樣就可以焊接了。”盧洪飛說,陸上焊接考驗的是焊接技術和工藝,而水下焊接更大的難度來自環境。
“水下雜質多,始終處于流動狀態,焊件很難徹底清理干凈,一旦焊槍停止燃燒,焊條產生的氣泡就會消失,焊接面突然接觸冷水易導致焊件脆化,使用壽命和韌性都會受影響。”盧洪飛告訴記者,水下低溫、水流、水壓、能見度低等外在因素也會給潛水員帶來干擾,因此工程潛水員需要練就“盲焊”技藝。
2016年,盧洪飛參與牡丹江市荒溝抽水蓄能電站水下續建工程,當時水質非常渾濁,能見度只有5厘米,所有施工都靠觸摸進行。在水下“盲焊”的盧洪飛,根據運條進度和聲音就能判斷焊接質量。
“水下世界雖然艱苦,卻有著難得的純粹和安寧。”盧洪飛說,水下生物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畫面經常讓他陶醉。
記者 張嬙 楊明清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