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范小青:生活撲面而來,你想躲也躲不開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

2021-11-24 05:15:11

原標題:范小青:生活撲面而來,你想躲也躲不開

來源:光明日報

范小青:生活撲面而來,你想躲也躲不開

【走近文藝家】

她被稱為文壇“勞模”,自25歲發表處女作后,40多年里寫了20多部長篇,400多部中短篇。她從蘇州小巷出發,不斷拓展小說創作的邊界,給當代文壇帶來《城市表情》《城鄉簡史》《滅籍記》等產生廣泛影響的作品。從開始寫作,她就一直聚焦現實、關注底層,總有寫不完的東西。問其原因,她說:“因為我就是他們,他們就是我。”

提起范小青的名字,很難和“如雷貫耳”這樣的形容詞聯系在一起。帶著蘇州女性特有的溫婉氣質,她擅于用細膩的筆觸從生活的末梢入手,發酵出現實背后的本質。如蘇州城里那些交錯縱橫,蜿蜒糾纏的小巷般,她帶領讀者在文本的叢林中探秘生活的邊邊角角,卻總能于轉角處與真實重逢。

從早期的知青小說《上弦月》、寫小巷生活的系列小說,到寫官場的《女同志》、寫鄉村醫生的《赤腳醫生萬泉和》、寫小人物的《我的名字叫王村》,再到寫居委會干部的《桂香街》和新長篇《滅籍記》,范小青觸及的生活面不斷擴大,美學風格幾番“變法”,但她卻覺得自己有一以貫之的東西,那就是觀照現實、體驗生活的方式。

“從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寫作,我的目光一直聚焦現實、關注底層。因為我就是他們,他們就是我。與其說是我主動觀察他們、走近他們,深入他們的世界,不如用另一句話來表達,那就是‘生活撲面而來,你想躲也躲不開’。”范小青說,小說里那些鮮活的人物并非刻意觀察所得,他們的原型和作家生活在同一片屋檐下。

“比如21世紀以來我寫農民工的小說,別人覺得,你是一個作家,和他們的生活隔得遠,怎么想到寫他們?怎么能寫好?回想起來,我不是刻意為之,因為在某一個時間段,這個群體撲上門來了,急切而全面地撲上來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無法跟他們分開了,甚至城市的方言都變得雜糅了。”范小青說,“只要不是有意閉上眼,你就會注意到他們,就自然會去關心他們,想深入了解他們,這也吻合我一直以來的寫作習慣:從生活中來。”

在范小青筆下,她著力展現了新一代農民工和父輩們的不同——不僅渴望安放身體,更渴望安放靈魂。拾荒者王才(《城鄉簡史》)住在城市悶熱的地下車庫里,卻有自己的愛好,生活得有滋有味;保安班長王大栓(《這鳥,像人一樣說話》)為了不讓人覺得是外地人,買來美白霜用。除了賺錢外,范小青筆下的主人公更強烈地渴望平等、尊重,渴望融入都市,渴望被接受,他們有自己的精神世界,而這正是作者努力開掘的。

2016年,范小青寫了一部名為《桂香街》的長篇小說,被人稱作“講述百姓故事的世情書”。和她以往的創作一樣,《桂香街》沒有轟轟烈烈的故事,更多的是鄰里生活的家長里短、喜怒哀樂。居委會主任林又紅、神神道道的居民夏老太、面店老板齊三有、丁大強等來自外鄉的小攤販們,各色人物輪番登場,故事背后有對食品安全這一社會問題的嚴肅探討,更立體展現了基層社區工作者的辛酸苦辣。

范小青說:“我寫街道干部,是因為他們平時就在我身邊,和他們接觸的機會隨時會出現、靈感隨時會產生。比如我曾聽一名街道干部說,她幾十年中都沒有近距離接觸過離世的人,當了居委會主任后,街道上有個孤老去世,又恰好是大過年的時候,她就一個人去給孤老料理后事。擦身換衣服,等等,心里非常害怕,卻還是硬著頭皮做了。像這種雖然普通平凡卻十分感人的事例,在生活中比比皆是。”

正如范小青所說,生活中可寫的東西太多了,可當它撲面而來的時候,又怎么去分辨哪些是吉光片羽,哪些是一地雞毛?“其實我們作家寫的,既是生活,又不是生活,要從生活中提煉出生活之外、之上的意義。這就需要鍛煉我們敏銳的直覺。”在她看來,提煉生活第一需要我們判斷什么樣的生活實例,進入文學作品能夠“提升”起來,什么樣的生活實例,僅僅只是生活而已;第二還要學會從生活出發進行虛構,“這個虛構是有方向的,這個方向,就是你所提煉出來的作品的意義。一旦對生活,即便是最平凡最普通的生活,有了哲學的感悟,你的寫作就有了方向感,日常的瑣碎的東西,都成為精華了”。

她從日常瑣碎里提煉出的精華,可以概括為“尋找”。從20世紀80年代的成名作《褲襠巷風流記》,到新作《滅籍記》,人對物的尋找,人對人的尋找,人對夢想、情感、價值、信仰等精神層面的尋找,構成了范小青創作的主題特色。

“尋找不是為了尋找而尋找,而恰恰是從生活中感受到了混亂、荒誕、不確定,由此困惑漸生,于是開始尋找。比如現在我們從微信朋友圈或各種群里,可以看到無數不知真假的消息和文章。”范小青說,“在真假難辨甚至黑白顛倒的混雜環境中,我們怎么辦?親身去經歷、去尋找,尋找真相、尋找真理。”

在《滅籍記》中,范小青為讀者講述了一個主人公吳正好“尋找”自己身份——“籍”的故事。“《滅籍記》的故事有些荒誕:活生生的人,需要一紙身份證明自己的存在,而一個不存在的人,卻一直依靠身份‘活’在世間。現實生活中的種種荒誕奇事,是新舊交替過程中必然發生的。舊的規則正在打破,但尚未完全消亡,新的秩序正在建立,卻尚未完成,這中間會有縫隙,縫隙里就有文學的種子。”范小青說。

這些關于“尋找”的故事恰恰反映出她對文學功能的思考——文學不提供“答案”,和書中人一樣,讀者也需要親身去作品中“尋找”。“作家可以把所見所聞所思所想,編織成一個好看的故事呈現給讀者,讀者會讀出其中的真實和虛幻,或者既真實又虛幻,或者既不真實也不虛幻——這樣的感悟,就是文學傳遞的新的觀念。”范小青說。

(作者:張鵬禹,系人民日報海外版編輯)

[責任編輯:楊凡、崔中連]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逆轉成都蓉城豪取11連勝 武漢三鎮隊向中超發起最后沖刺

逆轉蓉城豪取11連勝。武漢三鎮隊向中超發起最后沖刺。憑借著羅森文禁區外的大力遠射和桑一非、馬爾康聯袂上演的“世界波”進球,武漢三鎮隊...[詳細]
長江日報 2021-11-24

碳中和、碳達峰成三季報熱詞 “雙碳”目標重塑產業格局

碳中和、碳達峰成三季報熱詞——。近段時間以來,A股上市公司陸續公布2021年三季度財務報告。實現“雙碳”目標,需要在實體經濟層面加速推...[詳細]
經濟日報 2021-11-24

網絡詩歌如何創造互聯網時代的詩性品格

網絡詩歌如何創造互聯網時代的詩性品格。我們如今所置身的移動互聯網時代,數字化浪潮的影響不僅滲透到社會物質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波及人類...[詳細]
光明日報 2021-11-24

傳統文化緣何頻頻破圈

傳統文化緣何頻頻破圈。在互聯網帶來的多元文化盛行的今天,傳統文化不斷煥發出新的活力。近年來我國不斷推動優秀傳統文化的復興,并提出“...[詳細]
光明日報 2021-11-24

破解難點痛點 讓“指尖上的政務”更加利企便民

讓“指尖上的政務”更加利企便民。近年來,中國多地推動政務服務事項掌上辦、指尖辦,取得了積極成效,政務服務平臺已成為各級政府服務企業...[詳細]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1-11-24

豌豆顛顛兒 四川冬天的美食靈魂

豌豆顛顛兒四川冬天的美食靈魂。而這一碗食物里,最好得有一個“靈魂” 豌豆尖。”在小梁心里,別處吃不到的豌豆尖,成了心頭的“白月光”[詳細]
華西都市報 2021-11-24

《登幽州臺歌》并非陳子昂所作?

《登幽州臺歌》并非陳子昂所作。11月29日下午2點,封面新聞“名人大講堂”陳子昂專題講座將在陳子昂故里射洪舉行,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詳細]
華西都市報 2021-11-24

成都雙流首趟海鐵聯運貨運班列發車 貨物5至7天可抵達】

成都-欽州-東南亞。成都雙流首趟海鐵聯運貨運班列發車。貨物5至7天可抵達[詳細]
華西都市報 2021-11-24

這篇文章告訴你 兒童新冠疫苗劑量為何與成人一樣

這篇文章告訴你兒童新冠疫苗劑量為何與成人一樣。疫苗的機制與治療性藥物不同,疫苗里的抗原在進入身體后,不是被直接代謝,而是經過免疫系...[詳細]
科技日報 2021-11-24

減少進口依賴 國產高壓電纜絕緣材料成功破局

國產高壓電纜絕緣材料成功破局。用于110千伏、220千伏、500千伏的國產高壓電纜絕緣材料逐步實現工業化應用,將使我國高壓電纜絕緣材料長期...[詳細]
科技日報 2021-11-24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