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濟網
2021-12-27 04:34:12
原標題:四季度貨幣政策委員會例會釋放了哪些政策信號?
來源:中國經濟網
四季度貨幣政策委員會例會釋放了哪些政策信號?
本報記者 劉 琪
一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以下簡稱“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例會被視作貨幣政策“風向標”,貨幣政策措辭的變化,往往預示著下一階段貨幣政策趨勢。
12月24日,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召開2021年第四季度例會。會議指出,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科學管理市場預期,努力服務實體經濟,有效防控金融風險。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紅利持續釋放,貨幣政策傳導效率增強,貸款利率穩中有降,人民幣匯率預期平穩,雙向浮動彈性增強,發揮了宏觀經濟穩定器功能。
《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發現,同第三季度例會相比,第四季度例會在措辭上有所調整,并出現一些新提法。比如,貨幣政策要增強前瞻性、精準性、自主性,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要積極做好“加法”;更好滿足購房者合理住房需求等。
明年降準降息仍可期
“穩健”依然是貨幣政策的主基調。第三季度例會提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而第四季度例會則提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這與12月份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提法保持一致。在此基礎上,新增了“增強前瞻性、精準性、自主性,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更加主動有為,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的表述。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梁斯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認為,從“前瞻性、精準性、自主性”的含義來看,2021年是“過渡”之年,貨幣政策逐步向常態回歸,整體基調與去年相比呈邊際收緊態勢,在臨近年末的情況下,保證今明兩年的政策平穩過渡,需要增強政策前瞻性,做好相應的政策銜接。當前我國經濟形勢整體穩健,融資總量合理,需要繼續引導資金流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提高精準性。此外,美國等經濟體貨幣政策已經開始轉向,外部擾動因素增多,但我國貨幣政策的首要目的是服務我國經濟發展,即“以我為主”,這需要保持自主性。
“在堅持總量穩定、確保對實體經濟融資融資支持不減的基礎上,貨幣政策將更加注重精準導向,主動加大對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的支持力度,在做好穩增長工作、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同時,要持續改善發展質量,引導信貸資源向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領域傾斜。”梁斯表示。
在粵開證券研究院副院長、首席宏觀分析師羅志恒看來,明年經濟下行壓力增大,需要前瞻性和精準性地加大跨周期調節力度,穩信用、穩增長;同時,中美貨幣政策分化,美聯儲加快寬松政策退出,中國要“以我為主”,增強自主性,適度放松貨幣政策,提振經濟。預計明年貨幣政策將繼續發力,降準降息等總量工具以及支農、支小再貸款等結構性工具或將陸續推出。
結構性工具效用突顯
相較于第三季度例會,第四季度例會更加突出強調了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作用。會議明確提出,“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要積極做好‘加法’,精準發力,將兩項直達實體經濟貨幣政策工具轉換為支持普惠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市場化政策工具,實施好碳減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綜合施策支持區域協調發展,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的支持”。
西部證券研報認為,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有兩個明顯的特點:對于銀行體系而言,它是央行定向支持小型銀行流動性的工具,隨著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使用,小型銀行直接從央行獲得流動性的數量在明顯增加;其次,對實體經濟而言,它是支持綠色經濟、小微企業等政策支持行業的重要抓手。總的來看,結構性貨幣政策在疫情以來對于經濟結構的調整具有積極作用。
“作為宏觀調控政策的重要一環,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要積極做好‘加法’,即更加強調在特定領域有所作為,不斷實現在特定領域形成增量,夯實我國經濟的發展根基。”梁斯說道。
廣發證券資深宏觀分析師鐘林楠認為,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仍會是未來一段時期穩信用、穩增長的重要抓手,具體可能包括:推動已經出臺的結構性工具落地,如碳減排支持工具與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將兩項直達實體經濟貨幣政策工具轉換為支持普惠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市場化政策工具;繼續增加再貸款再貼現額度,支持普惠金融與區域均衡發展。
再次聚焦房地產市場
在第三季度例會上,首次提出了房地產相關內容——“維護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維護住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而第四季度例會也再次提出房地產相關內容,且著墨更多——“維護住房消費者合法權益,更好滿足購房者合理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和良性循環”。
可以發現,“維護住房消費者合法權益”被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而“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和良性循環”也與12月份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一脈相承。
值得關注的是,央行從今年11月份開始單獨披露個人住房貸款統計數據。從數據來看,10月末,個人住房貸款余額37.7萬億元,當月增加3481億元,較9月份多增1013億元;11月末,個人住房貸款余額38.1萬億元,當月增加4013億元,較10月份多增532億元。這無疑已經釋放出央行維護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維護住房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政策信號。
從房企融資情況來看,房企融資政策也得到“糾偏”。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12月初曾表示,銀保監會將認真貫徹國家有關政策,在落實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的前提下,指導銀行保險機構做好對房地產和建筑業的金融服務。現階段,要根據各地不同情況,重點滿足首套房、改善性住房按揭需求,合理發放房地產開發貸款、并購貸款,加大保障性租賃住房支持力度,促進房地產行業和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鐘林楠認為,房地產金融政策將繼續邊際調整,按揭貸款額度、房貸利率等金融環境有望進一步改善。(證券日報)
【編輯:陳海峰】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