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17-03-08 15:21:03
英國金融時報網24日發表著名為西蒙·沙瑪沙瑪撰寫的題為《“美國優先”的前生今世》的文章。文章說,對移民問題,美國向來呈現分裂特質。美國的力量和道德權威源于其異質性,但本土主義者的偏執從未遠離。
“這里不歡迎你!”“回家去!”
不,這不是移民官員們在執行唐納德·特朗普的旅行禁令,遣返抵達美國機場的伊朗博士或伊拉克祖母時發出的責罵,而是一部帶有態度的啤酒廣告片。最近一個周日舉行的美國職業橄欖球總決賽超級碗是集重要賽事和精彩廣告于一體的視聽盛宴。面向逾1億美國電視觀眾,并且大膽地忽視無數喝百威啤酒的人的投票偏好,啤酒巨頭安海斯-布希公司制作了一部描述艱難移民經歷的精彩廣告片:時長一分鐘,講述其創始人阿道弗斯·布希在19世紀50年代來到圣路易斯的故事。
生怕被指帶有自由主義情調,這則廣告有一個可以配得上布魯斯·威利斯動作片的名稱:“天生艱難”。這部微電影的制作價值很高,而且情節也扣人心弦。片中的英雄歷經艱難險阻才找到命中有緣的合伙人:一位安海斯先生。這部廣告片肯定是早在移民禁令——及其引發的大規模街頭和機場抗議——之前就完成制作的。但它現在被移民辯論雙方都視為一種刻意努力,目的是把美國界定為首先是一個“移民國家”——這也是肯尼迪總統著作的名稱。
這部廣告片觸動了人們的神經。在19世紀50年代,德國移民以及愛爾蘭移民遭遇了暴力的本土主義者的敵意風暴,這場風暴是由美國人黨的煽動者們掀起的,該黨以“一無所知”的綽號為榮。聽起來有些耳熟?在肯塔基州的路易斯維爾,20人在一場突然爆發的騷亂和破壞中死亡,其中一些受害者在自己家中被活活燒死。費城、巴爾的摩和辛辛那提也發生了類似的反移民集體迫害事件,它們全都受到新教徒無端恐懼(認為天主教徒密謀破壞美國文化,因為多數德國移民來自德國的天主教地區)的推波助瀾。發明電報的塞繆爾·莫爾斯發表了一套對天主教“亮劍”的文集,即《反美國之自由的境外陰謀》。不妨把當今的伊斯蘭教法恐懼癥替換成對教皇的憎惡,那時和當今的本土主義者憤怒是一樣的。
在既根本又導致立場分化的移民問題上,美國一向表現出分裂人格。18世紀80年代的赫克托·圣約翰·克雷夫科爾等一些最早的歌頌者認為,讓美國卓越的是對民主自由和平等觀點的忠誠,而不是在舊世界生成部落忠誠感的種族、宗教和語言。美國的力量和道德權威源于其異質性。但是本土主義者的偏執從來沒有遠離。當年加州掘金者曾經召集針對墨西哥人和其他拉美人的“外國佬大滅絕會議”,想必是因為后者要分得自己的一杯羹。在1871年的洛杉磯,至少17名華人在一場由仇外的鼓動者發起的大規模私刑中受到嚴刑拷打,最后被吊死。11年后頒布的《排華法案》使中國移民終身無法獲得美國公民身份,令人震驚的是,這個種族禁令竟然一直持續至1943年。
歡迎和拒絕——這兩種歷史沖動延續到了現代。因移民而膨脹起來的世界主義大都市在19世紀80年代興起,催生了農業區窮人捍衛者托馬斯?E?沃森領導的民粹主義政黨。在短暫而徒勞地團結白人和黑人反對城市之后,沃森搖身轉變為種族主義者和反猶太主義者。偏見既源于高層的忽悠,也來自下層的呼聲。1911年,在11名意大利人在新奧爾良被私刑處死后,信奉婆羅門教的政客亨利·卡波特·洛奇的回應是要求限制他們移民。1896年,麻省理工學院院長弗蘭西斯?A?沃克給自己一個任務,要“喚醒公眾輿論,使其認識到有必要進一步排除……對我國的國家特色有害的因素”。反烏托邦的夢魘被想象出來,比如:“警察驅車碾過垃圾堆……試圖在那些深不可測的污泥里茍延殘喘的可憐蟲”。
但是,與之對立的美國開放情懷作出了回應。自由女神像最初由法國人制作,旨在作為大西洋兩岸共和人士團結的象征,與好客沒有什么關系。愛瑪·拉扎露絲盡管在1883年就已寫下了《新的巨像》這首偉大的詩歌,但在20年后它才被刻在自由女神的底座上(當時拉扎露絲已去世很久),此舉相當于承認輿論在轉向。
唐納德·特朗普喊出的“美國優先”口號是由伍德羅·威爾遜創造的,用來捍衛他在一戰期間所持的中立立場——此后不久他就拋棄了這一立場。后來威廉·蘭道夫·赫斯特劫持了這個口號,來表示排外、種族純潔和孤立立場。他對德國法西頭目斯希特勒贊不絕口,并將這個口號交給查爾斯·林德伯格的中立宣傳活動。已經在上世紀20年代收緊的移民政策被進一步收緊,而與此同時數百萬猶太人遭到拋棄,任由他們遭到迫害和后來的大屠殺。
因此,在美國歷史上,反移民仇外心理的道德惡臭不是什么新鮮事。新鮮的是它現在入住了白宮。這是對總統規范(無論是共和黨還是民主黨)的根本背離。肯尼迪的《移民國家》——在1964年完成并出版該書的他的兄弟羅伯特稱,這是他最鐘情的事業——推動林登·約翰森在1965年的移民法案中拋棄了基于地理位置的配額制度。美國前總統羅納德·里根曾宣布控制美國邊境的目標,但那是在他大赦300萬非法移民之后。喬治?W?布什再三試圖說服自己的政黨出臺一項人道主義移民政策,并且在2001年“9·11”恐怖襲擊事件爆發6天后,特意前往華盛頓的伊斯蘭中心,譴責把伊斯蘭與恐怖主義混為一談——而現任總統振振有詞地把這兩者混為一談。
世界正分裂為不可調和的兩部分:那些只希望和與他們外貌、祈禱和說話方式一樣的人為鄰的人,還有那些在種族大雜燴的都市里希望共享社區的數以百萬計的人。
今年可能是建造城墻的1年,但它們將會在未來倒塌。不管怎樣,當我在最近的一個周六晚上飛達抵肯尼迪機場的時候就是這么感覺的。穿過州警組成的人墻,我從航站樓出來看到一群揮舞著標語、喊著口號的抗議者。他們當中有一個帶著燦爛笑容的年輕婦女,她的標語上寫著“讓美國再次歡迎”。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