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
2017-05-08 14:21:05
原標題:法國大選:一場"民心思變"卻"無可奈何"的抉擇
“法國歷史在今晚將翻開新的一頁。”當地時間5月7日晚8時20分左右公布的初步統計結果顯示,在剛剛結束的法國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中,中間派“前進”運動候選人埃馬紐埃爾·馬克龍當選新一任法國總統。
2017年的法國大選,一直吸引著全世界的目光,從多位重量級候選人在初選階段出局,到輪流執政的社會和共和黨候選人未能進入第二輪,再到極右翼和極左翼在選戰中的突出表現,此次大選給法國留下了一道深刻的歷史痕跡。在歐盟危機重重、反全球化浪潮此起彼伏的當下,此次法國大選對歐洲政治、世界政治格局的影響不言而喻。
我們回顧整場大選,此次有哪些不同于以往的特點?大選結果能否撼動全球局勢?對中法關系有何影響?本期思享者專訪復旦大學法國研究中心張驥副主任,解讀投票結果、指點大選迷津、前瞻未來走向。
1、思享者:被認為“波折迭出”又“意外不斷“的法國大選終于塵埃落定,您認為此次大選有什么不同以往的特點?
張驥:本次法國大選與以往相比,體現出如下特點:傳統政黨的出局、極端政治力量的上升、非傳統新興力量勝出、投票率創歷史新低。大選改變了傳統上中左、中右兩翼角逐的局面,第一輪投票出現了四強爭霸,結果共和黨和社會黨提前出局,這是法蘭西第五共和國首次由兩位均不屬于傳統左右翼政黨的候選人進入第二輪投票。共和黨和社會黨都不能提供令人滿意的候選人,給極右、極左提供了很大的空間。
極右翼反全球化、反歐盟、反移民的主張及較高的支持率使得外界普遍擔憂“黑天鵝”是否會再次從法國飛起。盡管馬麗娜·勒龐最終敗北,“黑天鵝”沒有飛起,但是其近40%的支持率(一千多萬張選票)充分說明極右已經成為法國政治中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抵制極右的“共和陣線”也出現了嚴重裂痕。極左的梅朗雄也在第一輪投票中創歷史新高,獲得近19.58%的支持率。極端政治力量在未來的法國政治運作中將會繼續“興風作浪”。極端力量支持率的上升反映了基層民眾的普遍不滿:對現狀的不滿、對精英的不滿。
在這樣的背景下,標榜“中間”的新興政治力量崛起。年僅39歲的馬克龍和他成立剛剛一年時間的“前進”運動最終勝出,創造了歷史。這反映出選民普遍求變的心態。但是,盡管馬克龍取得了最終的勝利,但在第二輪投票中,據官方公布的初步統計數據,有25.38%的選民沒有投票,有8.58%的投票選民投了白票或廢票,雙雙創1969年以來的歷史新高。這足以表明社會的分裂,馬克龍是“民心思變”又“無可奈何”的矛盾選擇。
本次法國大選還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法國傳統的左右之爭演變為全球化與反全球化、支持歐洲一體化與反對歐洲一體化之爭。這是在全球化競爭和難民、恐怖襲擊危機中迷失的國家和大眾,將國內經濟、社會危機原因外部化的表現,民粹力量一定程度上成功地塑造了議題,誤導了焦點,也使大選喪失了檢視國政的機會。
2、思享者:馬克龍能夠贏得法國大選的原因有哪些?面對“撕裂的法國”,他未來的施政走向如何?
張驥:馬克龍“非左非右”的政綱實際上是一種改良的主張,技術的路線。但是,面對社會黨五年執政的爛攤子和極右帶來的顛覆性危險,馬克龍的主張確實為法國社會帶來了某種超越“過去”和“改變”的可能性,其開放、進步的形象也吸引了那些不愿意選擇極右和極左的選民。加上極右挺進第二輪,不得不因為反對勒龐而選擇馬克龍。可以說,他的執政基礎是不夠堅實的。
毫無疑問,馬克龍的施政之路注定不會平坦,當選后他旋即面臨三大挑戰:頭等挑戰就是如何在接下來的議會選舉中獲得多數支持。目前,在總統選舉中失利的各大政治力量已經開始“磨刀霍霍”,力爭在議會選舉中扳回一局。盡管從總統任期改革后,法國有在總統大選后馬上舉行的議會選舉中背書總統多數的傳統,但今年法國大選所體現出的政治分化格局使得這種可能性降低,對剛剛滿歲的“前進”運動是一個巨大挑戰。6月的議會選舉是對馬克龍政治基礎的真正試金石,若不能贏得多數,將出現聯合執政(過去是“左右共治”)的局面,這將是半總統制中比較糟糕的情況。
第二大挑戰是如何彌合分裂的社會。盡管馬克龍在勝選演講中強調了團結,但勒龐也在勝選演講中明確表示要做“第一大反對黨”,民粹的上升和底層的不滿對出生精英又得到精英支持的馬克龍是不小的挑戰。
第三大挑戰是如何把他那些看起來很漂亮的所謂“非左非右”的政策主張落到實處。馬克龍無論在經濟政策、社會政策領域都面臨“左右手互搏”的可能性。而所有這些,都指向一個更大的挑戰,就是如何解決法國社會面臨的深刻危機。
3、思享者:歐盟危機重重、反全球化浪潮此起彼伏,此次法國大選對歐洲政治、世界政治格局會有何影響?
張驥:人們對此次法國大選如此關注的原因,就是擔心一旦極端政黨上臺執政,作為歐盟雙核心之一的法國可能會帶來比英國脫歐更大的沖擊,甚至是對歐洲一體化進程毀滅性的打擊。歐盟和德國等國領導人對一國的大選表達立場也是非常少見的。
持堅定歐洲一體化立場、相對傾向自由貿易的馬克龍當選,將大大緩解人們的這種憂慮。他所代表的某種“進步主義”也使得人們重新期望法國這臺歐洲合作的發動機能夠和另一臺發動機德國一道,給危機重重中的歐盟帶來某種新的動力,期望在保護主義不斷抬頭的世界經濟中不要再有一個“法國優先”的出現。
然而,我們必須看到,在這個歐洲一體化的創始國,脫歐竟然成為了一種現實的選項,在11位總統候選人中竟有8人有不同形式的脫離歐盟(或歐元區)的主張。大選中反移民、反歐盟、反全球化及民粹的主張得到大張旗鼓的宣傳和鼓勵,也使得政治家們不得不關注全球化、歐洲一體化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歐洲民粹的上升不獨在法國,極端勢力在各國的選舉中不斷“攻城略地”,即便沒有執政,其社會土壤和階級基礎也漸成氣候。無論誰當選,都不能再忽視這股力量,所以強調主權和國家主義的一面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強化。
4、思享者:馬克龍的勝利能說明法國政黨政治已經失去左右平衡了嗎?“前進”運動這一非傳統政黨的“亮眼表現會對西方政黨政治有哪些影響?
張驥:馬克龍的“前進”運動和梅朗雄的“不屈法國”是此次大選的亮點,尤其是“前進”運動,成立剛滿一年就打敗傳統大黨、贏得大選。而表現不俗的它們都不是傳統的政黨,是一種新形式的政治動員和組織方式,值得關注。但是隨著當選執政,這種新型政黨將會面臨一系列的挑戰,它會否“返祖”,又重新固化為傳統的政黨,“小鮮肉”馬克龍能否超越寡頭統治的鐵律,是需要進一步觀察的。
在總統大選中失敗的傳統政黨,社會黨和共和黨則可能面臨分裂的危險,尤其是社會黨。黨的分裂造成敗選,敗選可能又會加劇分裂。法國基本上維持的左右輪流執政的政黨政治面臨著重大的挑戰。六月的議會選舉因此變得至關重要,將決定它們的命運。
極端政黨的“正常化”道路是另一值得我們關注的趨勢。勒龐雖然最終沒有獲勝,但極右翼的“國民陣線”在大選中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支持。關鍵在兩點:一是深刻的經濟、社會危機為極右主張提供了更大的空間;二是勒龐在一定程度上改革了“國民陣線”,一定程度上去極端化。她甚至在進入第二輪后戰術性地辭去黨首,標榜要做“全民”的領導人。一方面,極端政黨盡管反體制,但是紛紛參加大選,爭取上臺執政,另一方面,支持極端政黨不在是完全的政治不正確,“合法性”基礎有所增強。歐洲其他國家的選舉中也出現或者將出現這樣的趨勢。
5、思享者:此次大選的結果將對中法關系產生什么影響?
張驥:馬克龍對中國的態度是比較積極的,他在采訪中強調了中法關系的特殊性,希望與中國開展在能源、氣變、教育等領域的合作,在競選期間發生旅法中國人被槍殺的事件后,他還專門會見慰問了家屬。此外,在美國奉行保護主義、質疑巴黎協定,英國脫歐的背景下,法國在多邊主義、氣變、第三方合作等領域有更強的動力與中方開展合作。所以,我們有理由期待一個積極合作的前景。但是,我們也不能忽視大選中出現的反全球化、反歐盟、反自由貿易的民粹和保護主義傾向,這些民意基礎的存在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強法國對外政策中的保護主義傾向。此外,在中法關系中也發生過一些不愉快的過去,雙方有責任積極引導,避免發生這樣的不愉快。(人民日報中央廚房·思享者工作室 劉學 張垚)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