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聲在線
2019-06-13 06:25:06
自2010年首次踏上非洲熱土至今,中聯重科東西非國家經理熊傳豫已經在非洲“駐扎”了近10年。他見證著非洲國家每一天、每一年發生的變化,為包括自己在內的中國人幫助非洲老百姓過上好日子貢獻力量而自豪——
“老非洲”,一言一行總關情
熊傳豫及中聯重科公司團隊在坦桑尼亞的水管改造項目工地。(資料圖片)通訊員 攝
熊傳豫經常去做志愿服務的肯尼亞內羅畢近郊孤兒院。(資料圖片)通訊員 攝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黃利飛
“大熊,什么時候又要回肯尼亞了?”
“下周。”
6月11日下午在中聯重科麓谷工業園,熊傳豫跟偶遇的同事“寒暄”。大家都知道他是一個“老非洲”,多年來不是人在非洲就是馬上要去非洲。
“雖然非洲現在經濟仍不夠發達,但已經比10年前好很多了。”熊傳豫說,以后肯定會越來越好。
“從懷疑到嘆服,我們改變了非洲人對中國的印象”
熊傳豫2010年被中聯重科派駐肯尼亞后,在接下來近10年的時間里,先后在坦桑尼亞、烏干達、盧旺達、南非、南蘇丹和尼日利亞等國家工作過。
“最初來的時候,我看到非洲人的眼神里,是懷疑甚至不屑,在他們的認知里,‘中國制造’就是價格低廉、品質沒有保障的,直到我們給他們建起來一座座橋、修起一條條路,水電站、天然氣站,高樓大廈在中國企業和中國設備的參建下拔地而起,他們才真正信服。”熊傳豫說著翻出了一張照片,一臺極光綠的中聯重科ZCC2600履帶吊正在肯尼亞一個液化天然氣項目現場作業。
肯尼亞是東非第一大國,經濟基礎相對完善,但人們一直用的都是灌裝煤氣。2017年,肯尼亞最大港口城市蒙巴薩港口液化天然氣項目開工,中聯重科600噸的履帶吊一出場,工地現場的非洲人無一不驚訝:“中國能造出這么大的家伙!”
當看到設備吊裝重物時既輕而易舉又精準無誤時,這些人更是一臉不可思議。
熊傳豫記得,項目承建方的項目經理曾坦言,前幾年他們公司主要使用歐美和日本品牌的設備,這次使用中聯重科的產品,讓他感受到了中國制造設備的強大。“從懷疑到嘆服,我們改變了非洲人對中國的印象。”熊傳豫對此頗感自豪。
那時,他被非洲“工友”團團圍住,被問及“你們為什么能造出這樣的設備?”“歐洲能造嗎?”“這樣的設備你們有幾臺?”等問題時,熊傳豫告訴他們,中國不僅能造出這種600噸的設備,還能造出更大、吊裝能力更強的設備,并且這樣的設備有很多臺。
“在國外待久了,深深感覺到祖國的強大是多么令人驕傲,這不僅僅是聽到別人感嘆我們有多么了不起,而是覺得我們國家得到了別人的認可并且主動向我們靠攏。”熊傳豫說,現在他接觸的很多非洲企業家,都計劃等孩子長大了送他們來中國。
“操作和技術都毫無保留,想讓他們過上跟我們一樣的生活”
從2018年11月起,在中聯重科麓谷工業園,總能看見成群結隊的非洲人活動在車間、在會議室、在食堂。
這是“發展中國家工程機械運用與維護技術培訓班”的學生,來自非洲布吉納法索。他們在中聯重科的培訓課堂里,利用半年的時間,了解工程機械產業發展現狀與發展前景、學習掌握常用工程機械的運用與維護技術。
熊傳豫是培訓班的講師之一,他一般在課堂上講一些能夠實際運用的知識,比如如何正確使用與保養才能讓設備作業更高效節能等。
“我們還帶他們去生產車間參觀,手把手教他們操作,講解關鍵技術,真是毫無保留。”熊傳豫認為,這些人是他們國家工程機械行業的‘種子’,教會他們本領了,他們就能在當地發揮先鋒作用,助力當地基建、民生工程建設。
在跟熊傳豫交流的一個多小時里,每每提及有些非洲國家老百姓艱難地生活,他真誠地說:“我們在非洲重點關注民生工程,修水電站、修公路鐵路和機場等,就是想讓他們過上跟我們一樣的生活。”
熊傳豫記得,在修建蒙巴薩港口液化天然氣項目時,附近一位居民興奮地對他說:“幾年后,我們會和你們中國的大城市一樣使用上天然氣,太感謝你們了!”
9年多來,每次休完探親假返回非洲時,熊傳豫都會特意帶上一些小朋友需要的東西,送到肯尼亞郊區孤兒院。他有空也常常去那里做志愿者。“在非洲會想念家鄉,也會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但是看到孩子們的笑臉,內心就會變得充實溫柔。”熊傳豫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