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聲在線
2019-06-20 06:36:06
6月18日下午,古丈縣斷龍山鎮尚家村,彭秀春在村民龍萬清家問診。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童迪 攝
新湖南客戶端·華聲在線記者 朱玉文
一襲白衣,一個醫藥包,今年52歲的鄉村醫生彭秀春行走在斷龍山鎮的田埂上,深邃的目光回望過去,好像看到自己年輕時的身影。
一塊石碑,一封信箋,斷龍山鎮衛生院里,村民們自發集資建起的一塊紀念鄭川生的石碑,講述了已故鄉村醫生鄭川生在這一片山水間一段無法割舍的行醫情緣。
6月18日下午,彭秀春到年過8旬的龍萬清家問診,彭秀春離開時,龍萬清從藤椅上掙扎起來送彭秀春出門;而多年之前,鄭川生也曾為青年龍萬清開方治病。
6月18日,記者來到古丈縣斷龍山鎮采訪,感受斷龍山土地上的醫者情緣。
馬燈、手電筒,鄭川生曾在這里戰斗
古丈縣斷龍山鎮衛生院被打掃得干干凈凈。
一塊石碑立在院子中,一棵參天的古樹將石碑半掩半蓋。
正面《紀念鄭川生》的碑文講述了已故鄉村醫生鄭川生從長沙來到古丈縣斷龍山鄉(鄉鎮區劃調整前,斷龍山鎮為斷龍山鄉)扎根16年,在大山中為村民們行醫問藥的一段情緣。
到最需要最艱苦的地方去。1965年,湖南醫學院剛畢業的大學生鄭川生挑起行李藥械,來到邊遠的斷龍山鄉,從事衛生醫療工作。
當時的斷龍山鄉,干旱缺水,交通閉塞,經濟貧困,封建迷信較重,這給鄭川生的工作帶來了諸多困難。
一年之后,在鄭川生的奔走努力下,斷龍山鄉成立了衛生院。
冰天雪地,鄭川生爬上斷龍山水利工地現場為民工治病;大雨磅礴,鄭川生踏進深山,為病人送藥;烈日炎炎,他下到4公里外的白溪關河里為病人清洗被單。在艱苦的歲月,鄭川生的足跡遍布山嶺和溝坎。
石碑的另一面是鄭川生離開斷龍山鄉后,他寫給鄉親們的一封信。信里的文字,多年以后看來,仍讓人動容。
“我不會忘記斷龍山的水溝,白虎洞的火把,我不會忘記白溪關的渡口,那是我采藥、洗病房被蓋、休息的地方。我不能忘記醫院的馬燈,深夜出診,病房的戰斗,我不能忘記一盞馬燈,幾只手電筒,全院同志通夜戰斗的場景。”
2002年,鄭川生因病去世,村民們自發集資為鄭川生立下了石碑。
多年以來,斷龍山鎮的村民和鄭川生的后人都忘不了這段情誼。
“每年的清明節,我都會來斷龍山鎮看望鄉親們。” 鄭川生的兒子鄭小東在湖南省中醫院附二醫院工作,在電話的另一頭,他告訴記者。
彼時的龍萬清正值青壯年,他很少生病。“在生產隊干活,有點外傷,就找鄭醫生拿藥。”龍萬清回憶。
單人、雙腳,彭秀春繼續行走在尚家村
一直沒有學會騎摩托車,彭秀春靠一雙腳在斷龍山鎮尚家村行醫21年了。
1998年,中醫專業畢業的彭秀春回到家中成為一名鄉村醫生,此時,還沒有衛生室,彭秀春就把家中的一間房改造成衛生室。
彭秀春家在半山腰,下到山谷問診,再爬上山頂看病,來往一趟,要一整天時間。
尚家村衛生室修好后,彭秀春就到衛生室來辦公,現在,他是尚家村214戶村民唯一的村醫。
最開始是走泥巴路,最近幾年是走水泥路,村民們有時請他看病,就騎摩托來接送彭秀春。
彭秀春的行醫條件雖然艱苦,但已經不能和鄭川生所在時的條件同日而語。
彭秀春告訴記者,這些年,他最直觀的感受是,村里疾病的防治做得越來越好了。“現在的小孩一出生就打防疫針,兒童的小病小痛比以前少了很多。”彭秀春說。
2007年以后,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逐步建立,老百姓就醫更有保障了。
“現在,交通方便了,村民們身體不適,開車或者騎摩托都直接到鎮衛生院,或者進城看病了。”彭秀春說,他現在的工作主要是做好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為村里慢性病患者提供定期隨訪服務。
年過8旬的龍萬清是長期高血壓病人,每周,彭秀春都要到龍萬清家巡診一次,現在,尚家村需要彭秀春每周巡診的一共有21戶,包括17戶慢性病病人和4戶患癌癥病人。
28歲的張云芳幾年前嫁到斷龍山鎮,通過3年的鄉村醫生本土化培養。她已經順利完成學業,通過了鄉村醫生執業資格考試,目前,已經在斷龍山鎮的一個村上崗。
而最近2年,有4位科班出身的大學生分配到了斷龍山鎮衛生院。
斷龍山鎮衛生院院長王鋒告訴記者,現在,村里正在物色一位人選去參加鄉村醫生本土化培養,希望在彭秀春退休之后,能接上他的班。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