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17日訊 圍繞行業數字化轉型趨勢,不久前召開的2022世界5G大會進行了5G十大應用案例評選,重點遴選對智能化生產、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和服務化延伸的應用場景進行迭代升級優化,經濟效益和商業模式創新性突出的優秀5G應用案例。初賽共征集有效參賽項目432個,經過各位院士級別評委歷時1個月的3輪嚴格評審,最終評選出十大優秀案例,中國聯通集團共有4個項目成功入選,分別是黑龍江省分公司的《“大國糧倉”——龍江5G數字農場》、天津分公司的《5G助力天津港打造智慧、綠色的世界一流港口》、上海分公司的《千兆虛擬專網助力江南造船5G全連接工廠應用落地》《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5G架構下超便攜混合現實顱腦手術導航系統》。
同時,在2022世界5G大會閉幕式上,5G融合應用揭榜賽獲獎名單揭曉,中國聯通喜提多項大獎。作為2022世界5G大會“會”﹢“展”﹢“賽”的重要組成部分,2022年5G融合應用揭榜賽通過大會組委會建立的大賽線上系統共征集優秀項目770個。經過初賽、復賽,評委評選出13個決賽入圍項目和20個三等獎獲獎項目。其中,一等獎3個聯通全部斬獲,《山東能源集團5G智慧礦山應用》《5G融合技術創新賦能家電行業智能制造創新轉型》由中國聯通牽頭,《雙碳背景下智能電網5G規模化應用》項目中國聯通參與。二等獎10個項目中,中國聯通占4個;三等獎共20個項目,聯通有8個入選。
如此佳績只是中國聯通近年來在5G應用上縱深耕耘的一次檢驗。5G商用以來,中國聯通積極探索實踐,認真落實《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5G應用已經實現“從0到1”的突破,正在實現“從1到N”的飛躍。截至目前,中國聯通打造了8000多個5G規模應用的“商品房”項目,服務超過2000個行業專網客戶,覆蓋礦山、鋼鐵、港口、醫療等38個行業,5G已經釋放出賦能產業變革的巨大潛力,加速了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新融合,“加”出了數字經濟深度融入實體經濟的新天地,形成了“一業帶百業”的新局面。
這里全面展示入選2022世界5G大會5G十大應用案例的4個案例以及中國聯通在5G融合應用揭榜賽一、二等獎的獲獎項目。
十大應用案例﹢揭榜賽二等獎
讓農場更“慧”種田!5G驅動數字農業走向新時代
“嗡……”帶著風聲,一架大型無人機在黑龍江北大荒閆家崗農場的千里水稻田上騰空而起,開始植保作業。水稻隨風輕擺,顯出勃勃生機,走近細看,略顯青澀的谷粒已開始孕育灌漿,應和著水田里的巨幅稻田畫,預示著即將到來的喜慶豐收。
走進北大荒閆家崗農場這一基于中國聯通5G網絡打造的數字農場,就能感受到一張5G核心網加上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打造的“農業智慧大腦”實現了農業生產“感聯智控”,以及由此形成的全產業鏈智慧農業。
據北大荒集團信息有限公司產品部副總經理張杰介紹,5G數字農場是基于中國聯通5G網絡和邊緣云,打通農場“人、地、機、物、環”全生產要素,建立完備的網絡體系和數據體系。在農場生產服務上,融合5G創新應用,打通“耕種管收”全環節,打造了以數據驅動的農業生產新模式。以5G云網為基礎,以“農業智慧大腦”為核心,以黑土地保護﹢無人化智能作業為抓手,打造“1﹢1﹢N”架構(即1張5G網絡,1個農業智腦,“N”項5G應用)。
比如原來農場農民需要自己開車在地里播種,應用5G技術后,實現了機車的無人駕駛,農民坐在家里就能指揮無人機車進行作業,同時,農場播種機上加裝了數控裝備,可以精準監測到每塊地播了多少粒種子,提高了播種質量,降低了生產成本,也為農民帶來了非常大的實惠。水、肥、藥施用量節約20%以上,燃油成本降低10%以上;每畝節電約5元;每畝節約種子2公斤以上;人力成本降低65%以上;每畝增產5%~ 10%,每畝收益增加了200~300元。
未來,北大荒集團將攜手中國聯通,以“大國糧倉”5G數字農場為基礎,持續賦能數字農業快速發展。到2025年,北大荒將實現數字農服全覆蓋,實現農機智能化全覆蓋,打造全國領先的數字農(牧)場,建成中國農業產業數字化先行區,引領現代化大農業發展,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同時立足黑龍江,服務全中國,將北大荒數字農業成果和經驗在國內復制推廣,助力我國數字農業快速發展。
更智慧更綠色!5G助力天津港打造世界一流港口
“大吊車,真厲害,輕輕一抓就起來……”天津港港口碼頭的機械師林師傅哼著小曲,輕松操縱著遠在數公里外的卡車集裝箱裝卸作業。
走進天津港集裝箱碼頭,25臺5G無人化集裝箱卡車往來穿梭。碼頭岸橋上,主鉤緩緩落下、收鉤、夾緊,十幾噸重的集裝箱就這樣被輕輕吊起,并緩緩放置在實船上,整個無人作業流程一氣呵成。在遠端控制臺,工作人員不僅避免了從前要爬上60米高塔才能作業施工的危險,而且可以同時控制3~6臺設備,方寸之間大有作為,大大提升了碼頭作業效率,降低了運營成本。
在天津聯通5G專網的助力下,天津港集裝箱碼頭自2019年完成首次場景測試驗證至今,相繼攻克了世界性智慧港口建設諸多難題,實現了全球首次傳統集裝箱碼頭無人化自動化改造全流程實船作業,無人集卡實現了日常投產與商務合作,年集裝箱吞吐量邁上2000萬標準箱臺階。
“上行帶寬大,視頻就不會卡頓;控制信號時延低,網絡等待時間在毫秒級別,避免了操作卡頓。”中國聯通天津分公司工業互聯網高級總監何凱介紹,5G網絡有效解決了光纖鋪設不便、工業WiFi容量不足不穩定的問題,為系統精確控制提供了支撐。
在港口建設過程中,天津聯通聯合天津港及生態合作伙伴等多家單位、多個部門成立聯合項目組,建立嚴格的協同組織體系,最大限度提供相關資源,扎實推進,持續優化網絡質量、擴大應用規模、發展創新技術、提高服務品質,采用一張網、兩層云、N應用,目的是建設5G全連接碼頭,實現“人、車、船、貨、場、環”全要素一體化管理,助力天津港打造綠色智慧樞紐港口。今年7月1日,天津港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全球首創傳統集裝箱碼頭全流程自動化升級改造項目舉行了竣工儀式,標志著天津港的智能化又邁上了新高度。
天津聯通5G助力項目從生產實際出發,切實解決生產作業中的問題,助力天津港整體作業效率提升近20%,單箱能耗下降20%,減少人工60%以上,減少碳排放約135.96噸/年,節約成本661.61萬元/年,增加收入985.5萬元/年。本項目已經完全實現5G智能無人集卡、5G岸橋遠程控制應用場景的常態化、規模化應用,未來將在全球傳統集裝箱碼頭進行復制推廣,為世界智慧港口建設貢獻“中國方案”“天津樣板”。
十大應用案例
千兆虛擬專網助力江南造船5G全連接工廠應用落地
走進已掛牌“國家科技創新基地先進移動通信應用創新中心”的5G智能制造創新實驗室,一個個5G應用測試母版映入眼簾。創新實驗室負責人、江南造船生產技術研究所副所長于洋介紹,通過實驗室孵化的應用高度驗證了5G網絡的特性。江南造船作為中國領先的高技術船舶總裝建造企業,在中國聯通5G千兆虛擬專網的幫助下,實現了業務本地接入、算力快速下沉、數據不出園區,達到一定級別的等保認證,并賦能與船企應用平臺連接,有效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和從“大國制造到智造”的深度轉變。
高速率主要應用在船舶建造的質量檢測環節,5G﹢AI的船板麻點檢測應用能夠在最短時間內完成整張鋼板的點云模型上傳,通過疊加AI算法,船板瑕疵識別準確率可超98%;在大連接方面,在焊裝車間打造的5G全連接,落地了5G﹢焊接群控管理、5G﹢智能安全帽人員定位、5G﹢車間環境監測等應用,真正做到“人、機、料、法、環”生產要素的打通;在低時延特性方面,5G低時延﹢AR遠程協作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解決江南造船船用設備調試困難的問題,船廠工程師在現場佩戴AR眼鏡,檢驗專家通過5G網絡回傳的第一視角,指導現場工程師進行設備檢測與調試,完成了多艘船舶主要設備的聯調作業,切實保障了各型船舶的按期順利交付。
江南造船信息技術黨支部書記李振華介紹,千兆虛擬專網切實支撐了江南造船智能化生產和精細化管理十大應用場景落地。產業維度方面,千兆虛擬專網推動了關聯產業的快速發展,協同將船舶行業的上中下游產業鏈、材料設備供應商形成聯動,提供快速數字化賦能的網絡基礎,同時聚焦船舶制造流程中的斷點、痛點,關注企業的研發設計生產管理體系,賦能行業企業生產技術革新;經濟維度方面,已落地應用對應的生產環節人員投入降低10%,材料損耗、返工工時減少5%,能耗下降3%,每年約為江南造船節約人工、材料、工時超過3000萬元。
中國聯通裝備制造行業軍團常務副軍團長胡衛東表示,中國聯通會持續發揮在裝備制造板塊的核心能力,設計打造江南造船5G﹢數字化工廠母版,在行業中進行快速復制;同時構建“智能制造﹢創新管理”運營新模式,形成5G﹢的協同業務場景,并且制定符合船舶行業生產特點、統一數據的行業標準,助力中國船舶行業從“大”走向“強”。
5G醫療專網助力神經外科智慧診療
隨著社會老齡化和城市化進程加速,腦血管病危險因素普遍暴露,如何準確地對顱內病變進行體表定位,是神經外科醫生每天需要面對的問題。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作為我國神經系統疾病領域的重要奠定者和新技術引領者,聯合上海聯通共同打造基于5G醫療專網的面向神經外科疾病的超便攜混合現實顱腦手術導航應用,有效解決顱內病變準確定位問題,全面提升全國神經外科疾病的救治水平,探索我國神經外科疾病救治新模式,為進一步完善我國神經外科疾病救治體系提供有益的嘗試和經驗借鑒。
傳統的開顱手術方式是先根據核磁共振、CT等影像學資料,判斷腫瘤的確切部位,以此制定手術方案。為確保準確性,手術的切口往往比較大,而醫生能看到的只是暴露在外的器官表面,手術操作過程中存在傷害深部重要血管、神經的風險;如果出于“謹慎”,又可能帶存在腫瘤定位困難、暴露不全、切除不充分等障礙,給患者帶來嚴重后遺癥。因此手術究竟從何處入手,切多大切多深,大多依賴于醫生的個人經驗。
此次上海聯通智慧醫療團隊與華山醫院神經外科專家醫生緊密協作,充分運用AR增強現實技術,結合人工智能算法,基于5G便攜式終端,開發了混合現實顱腦手術導航應用,幫助醫生對腦部組織與病變進行更加精準的分割、三維重建和輔助定位,制定手術計劃,進行手術預演,預知可能存在的手術風險并進行合理規避,全面分析進展性顱內出血風險因素和相關系數,挖掘潛在預測和干預目標,這在世界范圍內屬于前沿性工作。在中國聯通5G醫療專網的支持下,患者核磁共振、CT的原始圖像(DICOM格式)通過云存儲發送至手機終端(每位患者平均500M-1G),上傳和下載僅需要5s,手機輔助手術導航病變定位平均耗時4±1分鐘,精度和傳統導航儀相媲美,手術的定位精度從厘米級變為毫米級,使用的便捷性遠超傳統導航,能夠實現針對偏遠地區醫院的遠程影像處理、術前、術中指導,解決偏遠地區醫療資源相對匱乏的問題。
中國聯通會持續加強在智慧醫療領域的創新探索,充分發揮5G+技術特點優勢,與智慧診療深入融合,加快5G應用建設,引領5G智慧醫療健康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以5G和AI等技術為驅動,助力未來智能醫療,兼具醫學價值、社會價值與經濟價值。
揭榜賽一等獎
智慧礦山軍團推動礦山行業智能化轉型
近年來,國家“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加強礦山深部開采與重大災害防治等領域先進技術裝備創新應用,推進危險崗位機器人替代。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等八部委聯合發布相關指導意見,礦山智能化已經成為國之重策。
面對礦山這一特殊、專業的行業,山東聯通整合多方資源,與山東能源、中興通訊、云鼎科技、北斗天地等強強聯合,組建了智慧礦山5G聯合實驗室,研發了5G煤機交換機、5G本安型基站等多項首創技術,大大降低了井下設備傳輸時延。
基于此,山東聯通發揮自主研發能力,在集團內,率先研發了礦用智能綜合管控平臺,結合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地理信息系統等新技術,實現了與煤礦應用場景的數據共享。通過平臺應用可實時掌握煤礦整體生產、安全、運營管理的現狀,打造井下5G﹢智能綜采、5G﹢智能掘進、5G﹢輔助運輸等十大應用場景,共同支撐煤礦智能化運行。在行業內,聯合研發了高可靠礦用5G專網系統,包含礦用輕量級5G核心網、礦用5G基站、礦用5G控制器、礦用5G手機等各類5G通信設備,保障了煤礦生產各類數據的信息安全,突破了在煤礦井下的多層環形組網、信號冗余覆蓋、控制面功能下沉、關鍵場景獨立運行等關鍵技術,實現了從無到有的突破。
5月17日,中國聯通宣布成立智慧礦山軍團并落地山東,聚焦并深耕礦山產業領域,結合聯通云網一體化優勢,在現有煤炭綜合機械化基礎上,進一步將5G技術、人工智能、工業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機器人、智能裝備、寬/窄帶通信等先進科技與現代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深度結合。圍繞智慧礦山產業鏈空白點,聯合上下游關聯企業不斷延伸、細化、補強產業鏈條,持續推動智慧礦山發展落地,打造高可靠運行的智能化場景,推進5G在礦山行業的融合創新,助力礦山數字化轉型、高質量發展。
5G融合技術創新賦能家電行業數字化轉型
如今,新基建已成為我國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加快5G與工業互聯網的融合發展,有利于提升產業融合創新水平、加快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步伐、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廣東,家電制造業是傳統產業也是支柱產業,產值規模占全國總額比重超40%,其中空調、冰箱、電飯鍋、微波爐等規模保持世界第一;家電行業作為工業制造業的典型代表,具備80%以上離散制造行業典型工業場景,覆蓋物流、鈑金成型、注塑、裝配等多個環節。廣東聯通積極布局以家電制造為代表的5G﹢工業互聯網領域,始終堅持場景驅動、創新引領,累計中標工信部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項目3個,在全省打造了上百個5G﹢工業互聯網標桿案例,沉淀了一批5G專網、工業互聯網領域的應用產品,同時廣東聯通夯基筑臺,充分發揮廣東省家電行業優勢,聯合行業龍頭企業、主設備商、芯片制造商等合作伙伴,逐步形成了一套可復制推廣的5G“黑燈工廠”方案。
網絡不貫通且封閉不可管,產線數據共享難、利用率低等問題是家電行業傳統工廠普遍存在的痛點,對此,廣東聯通提出了“五個一”5G創新升級體系,即一張5G工業內網、一朵企業專屬邊緣云、一套端到端工業切片、一組5G工業創新應用、一個5G行業賦能平臺。方案應用后,大幅縮短了制造產線改造周期,時延低至9ms,強化了網絡端到端可管可控能力,流程數據共享水平全面提升,真正實現了面向柔性生產和精益管理的應用賦能。
目前,廣東聯通打造的方案和模式已服務格力、美的等家電龍頭企業,并面向產業鏈上下游1000多家中小型企業推廣賦能,已沉淀30多套標準化解決方案,引領家電行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后續中國聯通將持續攜手產業合作伙伴,打造更多可規模復制的5G﹢工業互聯網方案和產品,促進5G技術與智能制造產業融合,提升傳統制造業的生產效率并進行質量優化,實現產業共贏。
助力國網山東電力全國首個廣域電力5G專網外場試驗基地落地
走進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調控中心大廳,一塊不斷閃現數字的大屏幕吸引了記者的眼球。“現在你看到的這些電能一部分來自‘山間清爽的風’和‘古城溫暖的光’,有了中國聯通的5G電力虛擬專網,可以對大規模、分布式的新能源實現可觀、可測、可控,助力‘源網荷儲系統協調互動’,解決了新能源消納方面的諸多難題。”國網濟南供電公司互聯網部負責人指著屏幕講解。
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聯合中國聯通于2021年10月建成了全國首張省域5G電力示范網,建成電力生產、管理信息、客戶服務三類5G電力切片網絡,是當前國內覆蓋范圍最廣、應用規模最大的5G行業專網。接入電力5G終端7000余臺,實現山東16個市全覆蓋,實現了電力系統末端業務的廣域互聯,滿足了電網分區分域安全隔離要求,在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等12類場景中部署了5G應用,促進5G網絡與電力系統的深度融合。對于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助力“雙碳”目標的實現、推動我國能源清潔低碳轉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近日,國網山東電力、中國信通院與中國聯通加深合作,構建了全國首個廣域電力5G行業虛擬專網外場試驗基地,開展能源行業特殊環境下5G網絡性能、網絡切片、定制化專網、網絡安全、業務安全以及業務綜合承載性能的適應性、安全性和可靠性驗證,制定了《電力5G虛擬專網外場測試規范》,針對分布式新能源調控、配電自動化等電力業務完成測試用例26項,并輸出了系列成果。
該電力5G專網試驗外場電力終端、專網切片、運營平臺、安全管控等試驗結果得到了業界權威機構的充分肯定,該試驗外場對于促進5G網絡與電力系統深度融合、加快推進能源互聯網建設具有重大意義,相關成果為5G專網在國內電力行業的規模商用提供了參考和借鑒。
山東電力5G專網構建了“標準體系培育—創新技術孵化—商用產品推廣”的全環節、全流程三大閉環能力,打造了5G與電力融合應用的“橋頭堡”,基本實現了“電力業務可調、5G網絡可配”,探索構建了5G電力業務規模化發展的新模式、新路徑,有助于加速5G網絡與電力系統高效、安全、智能化適配。不斷迭代升級新能力,打造“一點創新、全國復制”新模式。
揭榜賽二等獎
5G專網助力打造海南自貿港車聯網示范區
在海南省瓊海市博鰲鎮東嶼島,一條長達17公里的運營線路,擁有無人小巴、無人出租車各4輛,智慧站牌3個,無人清掃車、無人售貨車各兩輛。記者在現場看到,乘客可通過APP自助約車,自動駕駛小巴不僅能夠自動識別紅綠燈、變更車道、在路口轉彎等,還會及時避讓其他車輛、自行車、行人。無人清掃車則沿著規劃好的路線自動進行清掃和消毒作業。無人售貨車在道路沿途為游客提供掃碼即停、招手即停服務。
作為汽車、電子、信息通信、交通運輸等行業融合發展的現代產業,車聯網是體現國家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新賽道。海南省政府高度重視車聯網的發展,正在加快構建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博鰲東嶼島車聯網項目應運而生。
東嶼島車聯網項目融合了5G以及智能化、數字化、信息化相關技術,擁有先進的智慧“大腦”與感知系統,可助力城市打造更加智慧、高效的交通體系,進一步提高出行效率。據海南智慧交通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干可博士介紹,車聯網分為智慧道路和智能車輛兩部分,路測設備需要與車輛實時交換路況信息和車輛信息,車聯網管控平臺根據模型計算并輸出駕駛指令,車輛按指令執行操作,而這一切的基礎是一張低時延、高可靠的5G無線網絡。“這個項目是我們聯合中國聯通海南省分公司、聯通智網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充分利用了海南聯通的5G虛擬專網和智網科技公司的車聯網云平臺。”
在該項目中,海南聯通利用已建的公網站點和新增基站,結合行業專用UPF和5G網絡切片技術,為無人車輛和平臺之間的數據傳輸打造了一張低時延、高可靠的5G專網,從而為項目提供高質量、高穩定性的連接,保障車聯網安全運行。
其中,5G網絡切片采用QoS調度的方式,主要應用于車輛的視頻回傳和遠程駕駛。通過5QI優先級設置,保障數據回傳帶寬和時延,在公網信道擁塞的情況下,仍能確保車輛所需的無線資源,實現傳輸時延低于50毫秒。
據悉,繼博鰲車聯網項目之后,海南省還將以揭榜掛帥的方式在海口、三亞、瓊海、儋州、文昌五個市縣建設車聯網試點,中國聯通海南省分公司、聯通智網科技有限公司作為技術支撐單位將繼續支撐。
5G無人駕駛讓智慧礦山跑出創新加速度
針對環境惡劣、礦難頻發、生產安全形勢嚴峻等棘手問題,向智慧化、無人化轉型成為礦山行業的必經之路。近些年,在市場、技術、政策的加持下,礦山無人駕駛正在加速落地,而坐落在內蒙古鄂爾多斯的某大型煤礦無疑走在了前列。
該煤礦是一座年產超過800萬噸煤的大型煤礦。與城市道路相比,礦山環境封閉,道路及通行規則自成體系,車輛路線相對固定,車速大多在40km/h以下,是無人駕駛商業化的絕佳場景。內蒙古聯通聯合騰訊云采用三一智礦的無人駕駛寬體車,基于中國聯通5G專網,實現“廣州—鄂爾多斯礦區”跨越2000多公里的無人礦卡遠程駕駛,畫面時延降低到120ms。與此同時,實現了無人化全流程作業且夜間不停工,大大提高了礦山的生產運營效率,最大限度排除了安全隱患,為礦山降本增效立下了汗馬功勞。
走進露天煤礦生產現場,該煤礦機電部相關工作人員介紹了曾經面臨的“痛點”:過去采用傳統網絡攝像頭方案實現的遠程操控,無法滿足遠程駕駛體驗需求,畫面時延在500ms左右;部署的時候需要配置靜態IP,無法穿透內網網段,場景靈活性不足;只支持一個駕駛艙和車輛一對一綁定……
面對上述“痛點”,基于中國聯通超低時延5G專網以及騰訊云無界5G遠程實時操控產品,充分利用已有硬件環境的軟件解決方案誕生了。在客戶車輛側的自動駕駛域控制器網關側,進行遠程視頻網關軟件部署,連接FPDLINK攝像頭;在客戶機房側,進行遠控視頻服務器軟件部署;在客戶駕駛艙側,提供遠程操控SDK,客戶通過SDK集成自有的駕駛艙軟件。
現在,遠程駕駛體驗得到極大提升。時延從500ms左右降低到120ms左右;實現了“一看多”和“靈活多車”切換,改變了原有安全員只能監管一輛車的情況,工作效率大幅提升;新增設備通電就可完成部署,不需要引入額外網絡配置,部署非常靈活且無車輛數量限制,特別是可進行5G專網、局域網、公網等多場景部署。
未來,基于技術的不斷迭代,礦山“智慧化”高效運營時代將真正到來。
正如中國聯通董事長劉烈宏所說,當前,5G已經成為推動全球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著眼未來,中國聯通全新升級面向數字經濟的新戰略,堅定從傳統運營商駛向數字經濟新藍海,實現發展動力、路徑和方式的全方位轉型升級。積極擁抱數字文明新時代,打好大聯接、大計算、大數據、大應用、大安全的“組合拳”,發揮“一個聯通、一體化能力聚合、一體化運營服務”優勢,擔當數字經濟“鋪路人、賦能者、護航員”的角色,為數字經濟發展輸送聯通能力、輸出聯通方案、貢獻聯通經驗,著力成為促進數字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