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臨沂市充分發揮“掃黃打非”體制機制優勢,聯合相關部門,建立“3+3+N”網絡監管矩陣,形成工作新格局,網絡空間不斷凈化。
建立監管新格局。一是矩陣管理。橫向建設政務雙微、媒體、自媒體3類傳播矩陣,縱向將全市138個鄉鎮政務號納入矩陣管理,形成市縣鄉3級貫通、7個類別460余家的新媒體矩陣監管格局,在站穩“雙微”、頭條號基礎上,逐步探索向抖音號、快手號、視頻號等多社交平臺擴展,擴大新媒體矩陣監管覆蓋面。二是技術賦能。加強信息監看,嚴格執行7*24小時值班制度和節假日值班,借助技術手段,將重點網站、抖音快手、微信微博賬號進行分組,將屬地敏感人物、重點賬號納入重要信息檢索范圍,做到及時發現、研判、處置,不斷加大有害信息查堵刪除和“掃黃打非”輿情監測力度。三是底線排查。用好全市“一排底線”意識形態和網絡安全專線工作,組織縣區和有關部門開展涉黃涉非領域風險隱患專項排查整改,堅持抓早抓小抓細,及時做好排查化解工作。
唱響網絡主旋律。在建立網絡監管新格局的基礎上,不斷健全完善全市新媒體矩陣考核評價體系,通過矩陣二次傳播,實現集群發聲,形成網上宣傳“大合唱”,讓正能量成為大流量。一是注重傳播效果分析。加強與清華大學清博數據合作,根據抓取的網上宣傳數據對矩陣成員進行效果分析,每月下發全市新媒體傳播影響力分析報告,推動全市新媒體健康有序發展。二是健全評價獎勵機制。每年進行年度“十佳新媒體”和“優秀新媒體”評選表彰,激勵各新媒體向榜樣學習,向標桿看齊。每月展示優秀政務新媒體團隊,通過成功案例和典型經驗分享,提升各新媒體賬號的運維能力。三是強化培訓交流機制。每年舉辦全市新媒體編輯培訓班,邀請省內外新媒體專家、資深編輯等,針對新媒體內容策劃、產品創作與傳播等方面進行授課,指導新媒體對所屬網站、手機客戶端、公眾號等內容來源和導向的把關。
凈化網絡大空間。一是開展專項行動。緊盯網絡直播、音視頻、社交平臺等重點領域,研究制定專項整治方案,部署開展“凈網”“護苗”“電商平臺”等系列專項行動和專項整治,從嚴整治網絡涉黃涉非行為,凈化網絡出版物市場環境。二是注重聯合聯動。聯合網信、公安、工信、市場監管等部門,深入推進網絡生態綜合治理,強化網絡行政執法,亮利劍出重拳整治網絡亂象,形成工作合力,網絡空間更加清朗。三是加強網絡執法。加大網絡執法力度,充分發揮網信部門職能職責,強化對色情違法網站和公眾賬號的查處力度,保持打擊網絡違法違規行為的高壓態勢。今年以來,約談違法違規網站平臺17家,注銷備案信息3家,關停2家,整改12家。
促進全民齊參與。一是做好正面宣傳。聯合網信部門,發揮主陣地主渠道作用,指導市內新聞網站開設專題專欄,結合網絡安全宣傳周和網絡文明周等專項活動,普及掃黃打非和網絡安全知識,增強廣大網民自覺抵制網上涉黃涉非信息和有害出版物的意識。二是創新宣傳形式。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不同新媒體業態屬性和傳播優勢,通過長圖文、H5頁面、短視頻等方式,智能化精準推送相關內容,大力營造“掃黃打非”工作人人知曉、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三是暢通舉報渠道。向社會公布舉報受理方式,對舉報線索分類建立臺賬,形成規范有效的“舉報—核查—處置—反饋”的舉報流程。同時,依托臨沂市舉報辟謠平臺,指導全市14家網站規范開展舉報工作。今年以來,共受理處置網民舉報色情等違法、不良信息103條,根據舉報查處網上銷售非法出版物案件1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