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城區司法局深入落實法治賦能產業鏈工程,從法律護企、法治雙審、執法監督等方面入手,構建起全方位、全覆蓋、全周期的產業鏈法律服務工作模式,以法治賦能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組建專業團隊,提供全方位保障。成立“律師來了”“益企成長”等法律助企服務團,組織全區120名律師點對點包靠500余家企業,開展“律企同行”“法律管家”等活動,舉辦政策宣講類講座110余場,幫助企業規避化解法律風險500余條、提供法律咨詢1500余件次,以法治力量助力企業健康發展。同時探索建立涉外法治人才儲備庫,舉辦涉外法律培訓3期、法治宣講8場,審查涉外合同90余份,助力產業鏈向海外延伸。
突出法治雙審,實現全領域覆蓋。嚴格落實合法性審查與公平競爭審查協同聯動機制,深化與市場監管部門銜接協作,確保送審項目承辦單位及時得到業務指導。立足合法性審查審核工作4大板塊,對現行有效區政府行政規范性文件進行集中清理,先后兩次共對8件即將臨期的政府規范性文件組織實施后評估,擬廢止2件,優化政策供給法制保障服務,向市場主體釋放政策活力,為企業發展賦能添力。
優化執法監督,優化法治營商環境。大力實施“首違不罰”“輕微不罰”、包容審慎“柔性”執法,開展行政執法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印發《濰城區涉企行政執法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實 施計劃》,堅決糾治濫用行政執法權損害企業合法權益的行為,促進行政執法合法公正、公開透明,持續優化法治營商環境。深入推進涉企行政檢查線上報備工作,先后3次分別組織涉企檢查報備試點單位、全區行政執法單位管理員進行培訓。目前已報備涉企行政檢查事項500余件。
精準助企紓困,護航高質量發展。以企業需求為導向,開展“法治進產業鏈”體檢活動,今年以來開展“法治體檢”370余次,“對癥下藥”提出整改意見和建議500余條。探索建立“紅、黃、綠”企業糾紛化解機制,做到分級分類預警管控。實行“一企一冊,線上+線下”的方式,有針對性地形成化解清單,為企業建立矛盾調處“健康檔案”,對不同程度、不同階段的涉企糾紛采取不同解決方式,成功化解涉企矛盾糾紛392件,解決經濟糾紛77起,挽回經濟損失2000余萬元。
下步,濰城區將堅持以企業需求為重點,鼓勵和引導法律服務機構主動為企業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務,促進法律服務鏈和產業鏈雙鏈融合發展,著力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為濰城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