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2025第四屆黃河流域新能源創新發展大會”在濟南召開。本次大會以“發展新能源、助力碳中和”為主題,聚焦新能源產業裝備技術的創新發展,致力于打造新能源新質生產力,加速培育新能源產業集群。來自國內的院士專家、有關政府部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能源企業等各界代表500余人參會。
雙院士把脈新能源轉型:工程創新與技術跨界融合雙輪驅動
在主旨演講環節,中國工程院院士凌文、澳大利亞技術科學與工程院外籍院士劉科分別圍繞“工程創新與新能源發展” “綠色甲醇與微礦分離技術解決中國碳中和及能源與糧食安全問題——打造中國特色的綠色甲醇經濟”兩大主題內容發表主題演講,為行業發展注入前沿思考。凌文從工程科技視角切入,強調“創新生態鏈構建”的重要性。他指出,新能源技術突破需打破學科壁壘,通過“材料—裝備—系統”協同攻關實現產業化跨越,要加強氫能儲運、智能電網等關鍵領域的工程化突破。劉科則深入闡述兩項技術協同應用的創新路徑,指出這將為中國實現碳中和目標、保障能源與糧食安全提供有力支撐,引發與會者強烈關注。兩位專家的前瞻性觀點為企業突破技術瓶頸、把握政策機遇提供了重要啟示。
多領域專家共探“智慧能源+綠色金融”創新路徑
此外,浙江大學兼職教授劉亞芳;未來協同技術研究院院長,廣東工業大學智慧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劉建平;齊魯工業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部主任、黨委副書記許崇慶;中國投資協會能源投資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杰;法國液化空氣(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氫能業務總經理莊洪波;電力規劃設計總院清潔能源研究院能源融合研究三處副處長龍望成;人才云集(山東)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海明等來自國內外的10多位專家學者圍繞新能源與智慧能源及儲能發展、綠色金融等主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他們的演講涵蓋了新型儲能助力新能源高質量發展、新能源技術的最新進展、智慧能源系統的構建與優化、儲能技術的突破與應用,以及綠色金融對新能源產業的支持等多個方面。通過分享新思維、新技術和新成果,為黃河流域新能源產業的創新發展提供了豐富的思路和解決方案。
“技術+會展”戰略合作簽約,構建新能源產業賦能平臺
現場,未來協同技術(山東)研究院院長劉建平與新丞華國際會展(山東)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愛民進行了戰略合作簽約。雙方將在智慧能源、氫能及產業生態構建展開深度合作,重點打造“技術研發+產業對接+會展服務”一體化平臺。此次合作旨在打通“政產學研用”全鏈條,為區域新能源產業協同創新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助力黃河流域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同時,陜西科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長清區投資促進局、人才科創(山東)有限公司在會上還進行了應用于能源領域的生物表面活性劑高效制備項目方面的合作簽約。
高端平臺聚勢,賦能黃河流域新能源生態
本屆創新發展大會由黃河流域科技創新聯盟、山東省國有資產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山東省科學院生態研究所、山東省科學院能源研究所共同主辦,山東人才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山東省國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來協同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黃河流域科技創新聯盟氫能專委會、新丞華國際會展(山東)集團有限公司聯合承辦,山東省碳中和技術創新中心、山東省太陽能行業協會、山東省新能源產業協會等30余家行業組織與龍頭企業協同舉辦。通過多方協作,實現了從戰略規劃到落地實施的縱向貫通,更通過跨領域資源整合,為黃河流域新能源產業協同創新搭建起高效賦能平臺。
本次大會的召開,為黃河流域新能源產業搭建了一個高端的交流合作平臺,對于促進新能源技術創新、推動產業升級、實現綠色低碳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與會各方將以此為契機,加強合作,攜手共進,共同為黃河流域新能源產業的繁榮發展貢獻力量,助力實現碳中和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