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18日訊 清晨雞鳴破曉,合作社大姨正忙著將麥子送入石磨。經過揉、醒、蒸等工序,一個個白胖的“于家饃饃”碼放整齊。這個位于日照五蓮縣西北部的小村莊,如今正通過“白饃饃經濟”書寫鄉村振興新答卷。
于家官莊村以種植大麥、玉米為主,村黨支部牽頭成立“于家饃饃”合作社,發展饃饃、石磨面粉加工產業。盡管擁有傳統石磨制粉工藝,但設備老舊、產能不足等問題長期制約發展,甚至連本村專為75周歲以上老人開設的“幸福食堂”的供應也不能滿足。
針對這一困境,港信期貨通過實地調研,向該村捐贈15萬元專項資金,重點升級生產設備、優化工藝流程。現如今,機器轟隆作響,蒸汽蔓延升騰,合作社的饅頭不光讓大爺大媽們敞開了吃,還有余力向周邊社區、工廠供應。“于家饃饃”的持續運轉,既保住了養老餐桌的溫度,更焐熱了村民共富的信心。
港信期貨瞄準發展痛點,以精準幫扶打通了傳統手藝與現代市場的任督二脈。這種“既授魚更授漁”的幫扶哲學,正推動更多鄉村產業突破“小散弱”困局,在齊魯大地上書寫國企擔當與中國特色金融文化的生動實踐。
“于家饃饃”合作社生產設備
工人正在搬運合作社生產的面粉
閃電新聞記者 通訊員 李丘琳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