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半島都市報
2017-03-13 08:14:03
84歲的島城老人孫延德,自掏腰包為公交站添置愛心板凳,被市民和游客稱為“公益老人”。2016年7月12日,本報首發(fā)報道后,孫延德的事跡引發(fā)社會關(guān)注,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為他頒發(fā)特別獎。從第一次擺愛心板凳至今,孫延德已安放了近3000個,在這10個月間,他幾乎每天都出去“巡邏”,平均一天在外七八個小時。據(jù)了解,在此期間,很多熱心人以不同的方式加入進來,3月12日,記者陪同老人擺放板凳時,就遇到了兩位免費幫送板凳的熱心的哥,還有多位幫忙擺放修繕的熱心市民。
二中分校公交站上,孫延德老人和他的愛心小凳。
花費多少錢早已記不清楚
“青島的愛心板凳越來越多,連外地媒體都開始報道了,作為青島人,咱心里挺自豪。”近日,市民張先生撥打本報熱線說。今年84歲的孫延德老人,2016年6月份產(chǎn)生了擺放愛心板凳的想法,之后一發(fā)不可收拾。經(jīng)本報報道,孫延德老人還獲得“做公益上頭條”正能量人物特別獎,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決定聯(lián)合半島都市報為他頒發(fā)5000元正能量獎金。
3月12日早上,記者再次來到孫延德老人的家中,此時他剛剛吃過早飯,正打算出去查看愛心板凳的情況。雖然年齡長了一歲,但是老人的精神狀態(tài),比去年好了很多。“愛心板凳是我的事業(yè),整天干自己喜歡的事,精神狀態(tài)肯定好。”孫延德老人笑道。據(jù)了解,從第一次擺放愛心板凳,孫延德老人已經(jīng)堅持了10個月,據(jù)粗略統(tǒng)計,除了丟失和已經(jīng)損壞的,他已經(jīng)擺放了近3000個板凳,只要是沒有板凳或者凳子不夠坐的,孫延德都會擺上幾個。對于具體擺了多少個站點,花費了多少錢,孫延德老人早已記不清楚了。
“自從開始擺板凳,他一天都沒閑著,除了下大雨大雪,幾乎天天出去打理那些小板凳。”據(jù)老伴介紹,孫延德吃過早飯后,每天八九點鐘出門到擺放愛心板凳的站點巡邏,一旦發(fā)現(xiàn)有損壞或丟失的,他會立即買來新板凳換上。為了方便更多乘客,孫延德經(jīng)常沿著某條公交線路乘車,觀察各個站點的情況,一旦發(fā)現(xiàn)板凳不夠坐,他也會專門打車運來新板凳。“中午飯幾乎都在外面吃,因為回家吃飯會耽誤很多時間,下午的話一般四五點鐘回家,晚的時候會到六七點鐘。”孫延德說。
阿里公益頒給孫延德老人的榮譽證書。
老人擺板凳串起一路愛心
12日上午,記者陪同孫延德老人一起體驗擺放修繕愛心板凳,出門時他需要帶著鐵鏈、鎖、近半米長的工具鉗等。當(dāng)天上午9時許,孫延德老人首先來到山東路南站,此處鎖著二三十個嶄新的板凳,這是愛心板凳暫存的地方。記者得知,旁邊的一家蛋糕店也加入愛心接力。“之前,板凳白天擺在外面,晚上收起來沒地方放,我們就讓老人把板凳放到店里,也算是獻出一份力。”蛋糕店店員說道。
隨后,孫延德拿出了8個板凳,打算到兩個站點擺放。老人打了一輛車牌號為“魯UT3415”的華青出租車,前往明霞路站。當(dāng)出租車司機得知,孫延德是自費擺放愛心板凳時,堅稱不收打車費。記者和孫延德老人來到明霞路站時,幾名市民正坐在愛心板凳上等車,他們對愛心板凳贊不絕口。其中一個板凳損壞,孫延德老人拿出長長的工具鉗,打算將鐵鏈剪斷更換板凳,幾位候車市民得知情況后,急忙上前幫忙。
在明霞路站安置4個板凳后,孫延德又打了一輛車牌號為“魯UT6805”交運出租車到黃臺路上的少年宮站。得知愛心板凳是84歲的孫延德擺的,熱心的哥王洪亮拒絕收取車費。“我的車前面掛著‘敬老文明號’,這錢肯定不能收,這也是我接力做公益的一種方式。”王洪亮說道。到達(dá)黃臺路安置時,得知孫延德老人的事跡后,又有多位市民上前幫忙。其中一名陪女兒等公交的女子表示,自己和孩子周末有時間,如果老人周末需要運凳子,她可以開車陪同。臨走時,這名熱心女子特地記下了孫延德老人的電話號碼。
二中分校公交站上,一些市民認(rèn)出了孫延德老人,熱情地與老人握手交談。
“干到90歲就可以歇歇了”
“公益事業(yè)越做越有勁,除了能夠幫助別人,我也能感受到很多來自他人的正能量。”孫延德說,除了愛心報攤、商家?guī)褪瞻宓?出租車司機免費接送,還有很多人通過其他方式幫忙,例如他在鞍山路小學(xué)附近擺愛心板凳時,一名市民拿出300元要給他,希望能獻出一份力,在海洋地質(zhì)所附近時,也有一名男子拿出100元捐助,但是都被孫延德老人拒絕。“捐錢熱心人的心意我領(lǐng)了,雖然之前阿里公益獎的5000元用完了,但是我每個月有4000多元的退休金,這些錢差不多夠用,暫時不需要別人捐助。”孫延德說。
據(jù)老伴趙老太說,因?qū)O延德有心臟病和高血壓等疾病,加之住過幾次院,在家人的多次勸說下,他曾同意擺完勝利橋附近的站點就不干了,“但是干著干著就收不住了,直到現(xiàn)在還忙得不行。”趙老太介紹,去年大年三十孫延德都沒閑著,直到下午五點才回家。因年紀(jì)大了,孫延德有時記性不好,但是對于愛心板凳的事卻格外上心,哪里有壞的、哪里需要修他都記得很清楚。
“我現(xiàn)在身體還行,我想繼續(xù)干下去,一直到90歲,之后就不干了,可以在家里安心地享清福了。”孫延德說。
記者手記 愛心可貴,堅持更難得
得知孫延德的事跡后,青島市政協(xié)委員楊乃瑞表示,近年來,青島已營造出崇德向善的城市氛圍,而愛心板凳就是這種城市精神的具體體現(xiàn)。安置愛心板凳不是一種作秀,而是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善良,不僅讓自己的晚年發(fā)光發(fā)熱,更是引領(lǐng)了一種時尚。擺幾個板凳是一件小事,但是自費擺了幾千個,一擺就是10個月,這里面的愛心可貴,而其中的堅持更是難得。
小板凳,大愛心,每一個坐上愛心板凳的人,都會感受到青島這座城市的溫度。在記者采訪過程中,也發(fā)現(xiàn)了個別值得市民注意的問題,有些市民不愛惜板凳,還有一些愛心板凳被人搬走或損毀。作為島城的一分子,每個人都應(yīng)該杜絕這種行為,并且懂得愛護,學(xué)會接力,畢竟修繕等瑣碎的事情加起來就是大工程,孫延德老人和少量愛心人士的力量畢竟有限。美好的生活環(huán)境,需要大家共同維護,過往乘客自然要善待愛心板凳,相關(guān)部門也應(yīng)調(diào)查研究,在適當(dāng)?shù)暮蜍囃?nèi)合理安置座椅。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wǎng)官方微博(@齊魯網(wǎng))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wǎng)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wǎng)友評論僅供網(wǎng)友表達(dá)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wǎng)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