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8-03-28 11:27:03
導語:
3月24日晚上8點鐘,在印尼首都雅加達地下30米的深處,隨著最后一方混凝土從地平線沿管道噴薄而下,標志著由中建八局一公司負責施工的印尼一號雙塔項目順利完成地下七層逆作法施工,開始向303米的云端展開新的征程。這段地下30米“逆生長”的神奇之旅,包含著太多的中建速度、中建智慧和中建擔當,多項印尼第一次在這里誕生。
最深基坑,印尼第一次運用逆作法施工
印尼一號雙塔項目位于印尼首都雅加達金融街核心區,建筑總面積30.6萬平方米,地下共七層、基坑最大開挖深度達到30米,地上為雙子塔結構,建筑高度達303米,這不僅刷新了印尼基坑開挖深度之最,也是當地在建第一高樓。與此同時,項目施工區域極其狹窄,距離日本大使館只有4米,嚴苛的環保、地基變形和安全壓力,讓 “逆作法”施工成為不二之選。所謂“逆作法”,就是先加好基坑“蓋頭”,再在“蓋頭”底下自上而下逐層交叉完成土方開挖與主體結構施工。這是一次建筑“逆生長”的過程,中國建筑成為印尼“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與相較于傳統超高層施工現場巨大的基坑,印尼一號雙塔只有兩個38*38米的方形露天區域,基坑開挖面積不到傳統施工的五分之一,可謂是一臺“微創手術”,但做的卻是一場真正的“大手術”。七層地下空間的建筑面積達到10萬平方米,幾乎相當于兩個“水立方”。如何在全程地下施工、30米超深基坑、只有3.2米的層高、每層分布著178根鋼柱之間實現土方開挖和地下主體結構施工成為一項巨大挑戰。狹窄的地下空間,讓挖掘機等大型機械的運作顯得捉襟見肘,這些龐然大物要時刻避免對建筑主體的碰撞損傷,就好像在大象站在刀尖上跳舞。最終,22臺挖掘機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謹慎施工中,用一年半的時間,完成了地下30萬立方米的土方開挖,總量可填滿150個標準游泳池。
中國智慧,當地第一次生產出C85高強度混凝土
項目施工中FC70高強度混凝土(相當于國內C85混凝土)涉及的構件截面大,同時兼具高強混凝土施工技術和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加之當地攪拌站沒有成熟的配制經驗,現場施工一度面臨重大困難。項目通過邀請混凝土專家、中建八局副總工程師王桂玲赴項目指導工作,在項目團隊和當地攪拌站的共同努力下,經過3個月時間、3次進行現場樣板澆筑、500套次的試模實驗后,獲得突破。
2017年6月18日,高強度大體積混凝土巨柱mockup正式進行施工,經現場實測,混凝土的擴展度、坍落度等技術指標均滿足設計要求。7月19日,經過抽芯取樣,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的120%,這也是雅加達當地攪拌站第一次成功試配出FC70高強度混凝土,為項目的后續高強度混凝土施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中國速度,第一次將溜管法引入印尼
印尼一號雙塔項目采用樁筏型式基礎,一次性混凝土澆筑量達10000余立方米,這是印尼國內史上最大規模的底板混凝土澆筑。項目團隊因地制宜,引進了中國的溜管法施工技術:借助混凝土自身的流動性,設置一系列的管道,將混凝土從地面“溜”至待澆搗的地下室底板工作面,不僅解決了施工效率的問題,還克服了雨季混凝土施工等難點。
在剛剛完成的大底板澆筑過程中,當地6個攪拌站同時供貨,在雅加達這個世界上最堵的城市,項目團隊通過前期合理策劃,實現了1400輛次罐車有序進場,創造了52小時澆筑10000立方米新的記錄,這在當地也引發了轟動,有著26年施工經驗的業主代表Michael Lie評價說:按照傳統施工,我們至少需要100小時,你們讓我體會到什么是中國速度!,這項技術也成功在印尼完成專利注冊。
總統點贊,印尼工人第一次住上周轉板房
為改善工人的居住環境,項目部專門從國內海運過來可周轉裝配式活動板房,據了解,印尼當地工人的居住環境非常差,經常是十幾個人擠在一個小房間里,甚至沒有站立空間,這也是印尼建筑工人第一次住上環保、衛生的周轉板房。印尼副總統尤素夫·卡拉蒞臨項目視察時,看到項目為當地工人提供如此高標準住宿條件感到驚訝,連連為中國建筑做出的努力點贊。在詳細詢問板房的材質性能、安全防火、安裝工期等問題后,他希望這種板房能在印尼得到大力推廣,為更多的建筑工人提供舒適的“家”。當地工人也紛紛說:“Bagus”(很棒)。
作為“一帶一路”的建設先鋒,中國建筑在“走出去”的過程中,一直踐行者“創造幸福空間”的企業使命,在充分尊重各國文化的同時,也將中國智慧、中國愛心帶到世界各地
項目團隊將中建標準化管理帶到印尼,通過開展安全行為之星、全員佩戴安全帶、推行標準化安全防護等措施,不僅提高了當地的安全意識、安全管理水平,也為實現安全運行100萬工時提供了保障。
為充分尊重當地文化,在伊斯蘭教宰牲節,項目部向毗鄰項目的阿藍瓦清真寺捐贈了宰牲節用的公牛,拉近了鄰里之間關系,受到了印尼最大中文媒體報紙《國際日報》的報道。此外還積極參加當地的無償獻血活動,僅在2017年,累計獻血量就超過了20000毫升,這份用鮮血傳遞的愛心受到當地的尊重和認可。
伴隨著印尼一號雙塔的“逆生長”,項目團隊和當地的關系卻持續升溫,越發親密和諧。
“Indonesia one, to be NO.1”(印尼一號,永爭第一)
陪伴印尼在建第一高“逆成長”之旅的是一支平均年齡只有26歲的年輕團隊,項目中超過6成是90后,86年出生的項目經理劉嘉東已然成為這個年輕團隊的老大哥。對于項目上的絕大多數人來說,這是第一次在海外施工,也是第一次面對逆作法。“Indonesia one, to be NO.1”(印尼一號,永爭第一)成為他們共同的口號。
項目經理劉嘉東說:“我們要做就要做到最好,不能讓自己的汗水在平凡中湮沒”。帶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韌性,他們在不斷挑戰極限中完成多項人生中的第一次,也將中國建筑的智慧和擔當帶到了印尼,以勇爭第一的姿態,助力印尼一號雙塔項目,由地下最深向著云端303米的最高記錄發起沖刺。
項目效果圖
建筑“逆生長”
溜管法施工現場
地下躍層開挖現場
土方運輸
印尼副總統尤素夫·卡拉參觀項目板房
參加當地無償獻血活動
《國際日報》的報道宰牲節捐贈公牛
身著當地民族服裝的項目團隊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