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日報
2018-05-21 06:15:05
□姚曉楠 報道 趙光澤向濟南大學泉城學院的大學生介紹當時的種棉情況。
開欄的話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40年眾志成城,40年砥礪奮進,40年春風化雨,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齊魯兒女敢為人先、奮發有為,齊魯大地改革開放春風浩蕩、浪潮滾滾,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從今天起,本報推出《改革開放40年·40人40事》欄目,擷取改革開放40年間的代表性人物和標志性事件,與廣大讀者一道重溫激情歲月、經典瞬間,再現個體命運同祖國發展休戚與共、與時代大潮同頻共振,并從中汲取繼續前行的力量,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敬請關注。
□ 本報記者 王兆鋒 本報通訊員 馬朝霞 姚曉楠
5月19日,聊城市臨清市八岔路鎮趙塔頭村。
“一晃40年,這變化可真是大啊?!?8歲的村民趙光澤,翻看著1980年關于他家成為“萬元戶”的老照片,心里有太多想說的話。
1980年11月,新華社報道臨清縣八岔路公社(現為臨清市八岔路鎮)趙塔頭村趙汝蘭一家,賣棉花收入過萬元。當年趙家添置了五輛自行車、三臺縫紉機、兩塊手表、一個座鐘、兩臺收音機。趙汝蘭由此成為山東首個被媒體報道的“萬元戶”。趙光澤就是趙汝蘭的長子。
“改革開放前,經常吃不飽飯,想起來心里就難受。改革開放后,農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過了?!壁w光澤說,“包產到戶把大伙兒的干勁激發出來了,不光是咱家,全村也都致富了?!?/p>
對趙光澤而言,在過去的這40年中,有幾個時間點,他是一輩子也不會忘的。
1979年,趙塔頭村實行包產到戶。
“這一年,作為老黨員,父親帶頭包了21畝地,又開荒了9畝地,全部種上了棉花。”趙光澤回憶說。
父親領著一家10口人沒黑沒白地干,帶著水壺和干糧,在田里一干就是一天。以前,在集體種棉時,一畝地只收7斤皮棉,而包產到戶后,自己家的棉花,畝產皮棉107斤。
“棉花堆放得一垛一垛,別提多喜人了?!敝钢彰藁ǖ恼掌?趙光澤說,“年收入過萬元,以前想都不敢想。你知道萬元是什么概念嗎?那時候雞蛋5分錢一個,豬肉六毛錢一斤?!?/p>
思想的閘門一旦打開,就不斷釋放出創造之力。
“既然政策鼓勵農民致富,咱就該大膽地闖一闖?!壁w光澤說,種棉致富之后,他沒有只靠種地掙錢,而是走南闖北做生意,賣過煤炭、化肥,中間雖吃了不少苦,但都見到了收益。
不僅僅是趙光澤,他的弟弟趙光運做起了軸承生意;村民趙金友向趙光澤借了錢,買了大吊車,遠去深圳創業。
1990年到2004年,趙光澤曾經任村委會主任,2011年開始,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在前后近30年的時間里,趙塔頭村隨時代一同前行,趙光澤也經歷了鼓勵村民外出和吸引村民回流兩個截然相反的過程。
“先前村里有富余勞動力,種棉少了,種糧基本實現機械化,年輕人不用拴在地里了。在尋找致富渠道的過程中,我們找到了打工這條路?!壁w光澤說,村里鼓勵大家外出打工,最多時共有400多人在外面打工,這也成為村民主要收入來源。
“村里土地流轉也有了,流轉來的土地上建起了40畝的蔬菜大棚?!壁w光澤說?,F在,村里人均收入2萬元,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了小汽車,87戶還在城里買了樓房。
從包產到戶到土地流轉,在趙光澤看來,趙塔頭村的變遷就是改革開放后中國農村的縮影,“黨的好政策讓趙塔頭村民不斷嘗到新甜頭?!?/p>
在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大背景下,2017年,村委會大院安裝了40萬元的光伏發電項目,并入國家電網,每天穩定收益200元;鎮政府用4個村的扶貧資金110萬元,在趙塔頭村建起11個大棚,4個村50戶貧困戶因此受益。
近期,趙塔頭村還把村里的環境整修一新,村里干干凈凈,大街上看不到一點垃圾,居住環境大為改善?!艾F在政策很好,國家正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我想讓出去的人再回來,大家一起干?!?/p>
不僅如此,趙光澤已有了初步打算。“村里人在城里居住的多,村里的宅基地空了不少。村里有宅基地307畝,我想拿出100畝來建樓房,讓鄉親們住上樓,這樣能騰出200畝耕地來?!?/p>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