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8-06-09 10:30:06
齊魯網濟南6月9日訊 省扶貧辦消息,近年來,山東重塑鄉村文明新風,提振貧困群眾脫貧精氣神,樹立孝善養老社會導向,千方百計讓特殊貧困群眾心里熱起來、精神抖起來、腦子轉起來、身子動起來。
先進文化引領
重塑鄉村文明新風
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貧困村落細落小落實,讓貧困群眾參與其中,讓文明新風入腦入心,轉化為過上美好生活的新動能。積極倡樹喜事新辦、喪事簡辦、厚養薄葬。全省成立農村紅白理事會8.6萬余個,建立“喜喪大院”“村民禮堂”等紅白事辦理場所5756個。沂水縣實施農村公益性公墓改革,2017年共有1783名貧困人口享受到了“殯葬全免費”政策,戶均節省費用2.5萬元,有效解決以老年人為主的困難群體“死不起”的問題。試點建立新時代文明傳習中心,傳思想、習理論,傳文化、習禮儀,傳新風、習美德,傳知識、習技能,傳情懷、習關愛,打造“紅色牧師”,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農村落地生根。全省4200個貧困村建設綜合性文化服務室,定期送戲下鄉、送電影下鄉,開展不同形式的群眾性文化娛樂活動,滿足老年貧困人口不同層次的精神生活需求。
紅色精神激勵
提振貧困群眾脫貧精氣神
把沂蒙精神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紅色引擎”,教育引導貧困群眾寧肯苦干、決不苦熬,自力更生、艱苦創業。通過開展宣講、送政策下鄉、編扶貧手冊等,把黨的聲音傳遞到田間地頭,把沂蒙精神植入貧困群眾心中。發揮身邊脫貧典型引路、示范、激勵作用,宣傳靠賣豆腐脫貧的“懶漢”臧章建、通過養殖長毛兔“光榮脫貧”72歲老人徐美鳳、身殘志堅的農村“電商達人”孟宏偉、雙腿癱瘓用鍵盤敲出脫貧路的淘寶管家黃允強等,讓他們登電視上報紙,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讓貧困群眾學有榜樣、趕有方向。
傳統文化滋養
樹立孝善養老社會導向
注重傳承儒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等文化積淀。把孝德文化與精準扶貧有機結合,引導子女自覺履行贍養義務,倡樹良好家風。實施“四德”工程,開展好婆婆、好媳婦、好兒女等評選活動,成立養老理事會、簽訂養老協議,孝順的登紅榜,不孝的上黑榜。各地通過子女拿一點、社會捐一點、財政補一點,在村級設立孝善基金,子女每月繳納100—200元,由基金按比例給予10%—15%的補助,定期發放錢或實物給老人,讓他們的生活有實質改善。全省建立各類孝善基金12841個,募集資金2.53億元,惠及老年人62.35萬人。
閃電新聞記者 劉金旺 濟南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