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3日訊 位于菏澤東明的山東石化巨頭山東東明石化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東明石化”),近日聯合菏澤黃河河務局東明黃河河務局、山東黃河河務局菏澤黃河河務局,成立了東明清源水務有限公司,這也是東明石化首次做起“水生意”。
『01』從小煉廠到大民企的蛻變
對于東明石化,人們或許并不陌生。這家民營企業前身為東明縣石油化工廠,始建于上世紀80年代。經過30多年的發展,如今已成為集原油加工、石油化工、煤炭化工、氯堿化工、熱電、物流運輸、建筑安裝、進出口貿易為一體的大型企業集團。其下屬的恒昌化工集團公司2007年在新加坡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目前東明石化的實際控制人為李湘平。
在近期公布的2021山東民企百強排行榜中,東明石化名列第三位。與其共享東民企百強榜前三榮耀的是魏橋創業和南山集團,三者營收均超1000億元。而在剛剛發布的山東省百強企業8月份品牌指數中,東明石化憑借362高品牌指數位居第7位。
圖/2021山東民企百強排行榜中,東明石化名列第三位
對于東明石化的發展歷程,有媒體曾以“從‘茶壺煉廠’到千億級企業 ”為題進行過報道,頗為勵志。而在另一篇山東本地媒體的報道中,山東東明石化集團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李湘平這樣揭曉企業蛻變的關鍵所在,“我們之所以能從一個沒原料、沒資金、沒技術、沒人才的‘小煉廠’,一步步成長為國內具有知名影響力的民營煉化企業,靠的就是創新,這是企業的生命,也是發展壯大的根本。”
『02』石化巨頭的跨界生意經
李湘平所提到的“創新”一詞,基本上成為山東一眾民營企業翻身壯大的概括精髓。落在東明石化上,最直觀的體現便是產品創新。
以其明星產品“魯昌2.0高效燃油”為例。作為東明石化與全球化工巨頭德國巴斯夫的共同研發作品,這款高效燃油因更適合當下中國的路況和環保要求,深受普通消費者青睞,也因此成為成品油領域的人氣“國貨”明星。
如果把此項產品看作東明石化保持行業領先的創新之舉,那么跨界做“水生意”則可以看作其打破行業壁壘的新意之行。
就在近日,東明石化聯合菏澤黃河河務局東明黃河河務局、山東黃河河務局菏澤黃河河務局,成立了東明清源水務有限公司。工商注冊資料表明,東明清源水務有限公司注冊資本800萬元,大股東為菏澤黃河河務局東明黃河河務局,其持股比例為50%,東明石化持股比例則為30%,另外一個股東山東黃河河務局菏澤黃河河務局持股比例為20%。
圖/東明清源水務有限公司的股東信息
從營業范圍上看,東明清源水務涉及污水處理及其再生利用、現制現售飲用水、天然水收集與分配、食品經營以及自來水生產與供應等。對東明石化來說,無疑是對其業務板塊外延進行了擴大。
根據企業官網,東明石化經營7大產業板塊, 包括煉油、化工、物流、國際貿易、終端銷售、工程技術、金融投資,“各板塊互為補充、相互依托、相輔相成”。如今投資水務領域,或是東明石化“全面推進世界一流能源公司建設”(東明石化2021年度工作會議上,公司總裁李治做了《堅持穩中求進聚焦高質量發展 全面推進世界一流能源公司建設》萬字報告)的重要一發。
閃電新聞記者 賀曉菲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