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閃電深1度|“雙碳”圖景下循環經濟怎么走?山東將重點布局綠色供應鏈企業

來源:齊魯網

作者:

2021-10-12 11:46:10

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12日訊 近日,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印發《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領域循環經濟“十四五”發展規劃》的通知,對如何建立和完善工業和信息化領域循環發展的長效推進機制、加快全省工業和信息化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更為具體的發展路徑。

所謂循環經濟,是以資源的高效和循環利用為核心,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經濟增長模式,是對“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傳統增長模式的根本變革。

對工業結構和產品結構偏重于高投入、高消耗的重化工業,并處于工業化中后期階段的山東來說,發展循環經濟無疑是實現其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圖/日照鄉村光伏工程,來自視覺中國

【01】部署循環經濟發展新任務

閃電新聞注意到,山東循環經濟發展的目標十分明確。根據《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領域循環經濟“十四五”發展規劃》,到2025年山東將實現工業和信息化領域資源利用效率居于全國前列、工業固體廢物資源循環利用體系持續完善、循環型產業體系基本形成、循環經濟制度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綠色制造體系加快建立的工業和信息化循環發展模式,初步建成符合山東工業經濟結構的資源循環利用體系

從頂層制度建設到發展模式確立,再到產業體系形成,可以看出,山東把發展循環經濟作為轉方式、調結構和緩解資源環境瓶頸制約的重要措施。

而事實上,近幾年山東一直基于節能、減污、降碳等目標,把循環經濟作為重要發展抓手,并取得一系列明顯成效。

一組數據顯示:2020年,山東全省“四新”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突破30%,較2015年提高10個多百分點;累計列入工信部綠色制造名單的項目共526個。此外,山東在重點領域實施能效、水效“領跑者”行動,實現18家企業被工信部評為能效“領跑者”,7家企業被評為水效“領跑者”。同時有22種節能技術裝備、90種“能效之星”產品列入國家工業節能技術和裝備產品目錄。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如今這也已成為山東全社會的共識和自覺行動。

【02】關注消費領域綠色發展

目標既定,關鍵在落實。山東提出了“2461”行動,即“夯實兩個基礎、強化四個創新、推進六大工程、創建一批平臺”

值得一提的是,在“2461”行動中,山東在社會生活領域上著墨頗多,無論是在消費產品設計方面,還是在供應鏈優化、機制創新方面,都更加注重與百姓息息相關領域的綠色發展。

比如《規劃》提出,將選擇量大面廣、與消費者緊密相關、條件成熟的產品,應用產品輕量化、模塊化、集成化、智能化等綠色設計共性技術,采用高性能、輕量化、綠色環保的新材料,開發具有無害化、節能、環保、高可靠性、長壽命和易回收等特性的綠色產品。

同時,山東提出建立健全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延伸產品供應鏈和消費鏈。以電器電子產品、鉛酸蓄電池、輪胎和塑料包裝物等為重點,強化生產者廢棄產品回收處理責任。重點在汽車、電子電器、通信、機械、大型成套裝備等行業選擇一批代表性強、行業影響力大、經營實力雄厚、管理水平高的核心企業創建一批綠色供應鏈企業。

從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領域著手,壯大循環經濟,體現出山東循環經濟未來努力的方向,也是此《規劃》的一大特色。

【03】釋放循環產業增長潛力

不得不說,從布局到實施,山東在壯大發展循環經濟上頻頻出手。山東先后出臺了《山東省低碳發展工作方案(2017-2020年)》《山東省工業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評價管理實施細則》《山東省工業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評價實施指南(試行)》等一系列的配套政策,制(修)訂了120多項循環經濟地方標準,為山東工業綠色發展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政策支持,其背后更體現出山東對自身發展的深刻認知。

眾所周知,作為工業大省,山東工業結構和產品結構偏重于高投入、高消耗的重化工業,并處于工業化的中后期階段,高能耗、高排放的重化工產業仍占較大比重,特別是全省煤炭消費總量處于較高水平。電力、鋼鐵、石化等傳統行業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保持較高水平,抑制增量、削減存量的任務艱巨。

此前山東開啟實施的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以及科技創新的持續推進,皆是工業和信息化領域循環經濟發展的嶄新抓手。特別是當今年兩會上“碳達峰、碳中和”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意味著優化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將成為全國上下一項頂格任務。在這樣的歷史鋪陳下,山東發布“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路線圖”、深度釋放循環產業增長潛力的舉動,讓人們看到了這個工業大省持續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決心和魄力。

閃電新聞記者 賀曉菲  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