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18日訊 眼下,青少年心理健康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據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今年3 月發布的《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 0 1 9 -2 0 2 0)》顯示,2 0 2 0 年青少年的抑郁檢出率為2 4 .6 %,其中,輕度抑郁的檢出率為1 7 .2 %,重度抑郁為7 .4 %。究竟如何做,才能讓同學們培養健全人格,健康快樂地成長?這是很多家長和教育工作者一直以來努力回答的問題。
針對青少年成長中的種種心理煩惱,10月17日晚,濟南外國語學校開元國際分校啟動了一項量身定制的家校整合教育項目,目的就是為學校廣大學生、教師和家長們心理賦能,共同成長。
據介紹,項目課程共30個課時,分為三部分:一是針對五年級兒童的心理發展特點,引導學生認識自我,接納自我,與情緒和諧相處,進而平穩度過成長的必經階段。濟南外國語學校開元國際分校副校長侯穎介紹說,“每個課時大致一個半小時,內容包括情緒管理、同伴交往、學習力等比較集中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輔導”。二是家長的心理賦能,家長的言傳身教和家庭教育,最大程度地影響著孩子性格形成與未來發展,引導家長做孩子成長的陪伴者和支持者;三是教師的心理賦能,針對開開元分校寄宿制特點,為學科教師和生活老師分別定制了相應課程,引導教師進行與職業相關的自我覺察,提升自我價值感和職業幸福感,讓心充滿能量。在接受閃電新聞采訪時,幾位家長也感觸很多,對即將開啟的項目也充滿期待。
啟動儀式圓滿落幕后,項目正式開啟家長心理賦能第一課《解密孩子成長的內在密碼》。課程最后,濟南市教育局思政處處長王翔宇,山東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山東省心理咨詢中心心理科主任張敬懸,山東大學心理咨詢中心資深心理咨詢師、山東省心理衛生協會家庭治療學組副主任委員曹麗麗,山東正家家庭教育研究院院長王力波教授,就家長在孩子成長中遇到的自主學習、情緒管理等方面的問題進行了解答與分享。
濟南市教育局思政處處長王翔宇接受采訪時介紹,濟南市學生心理關愛熱線87525525,自2020年6月開通以來,共接聽7902個電話,通話時間是10000多分鐘,這里面的電話,問題主要集中在幾個方面:第一,孩子的學業壓力;第二個,親子沖突;第三個,手機等電子產品依賴;第四個同伴關系。對于部分情況比較嚴重的學生,要做好他們心理健康工作,不僅需要學校的持續細致的關愛,也需要醫療機構和高校專業資源的支持。“我們下一步,和山東省精神衛生中心成立一個濟南市醫教結合學生心理健康促進中心,在治療的同時,教育要跟上,學業可以進行個別化的指導,還可以協調家庭進行改變,治療差不多了,還要醫院出具一個后續指導建議,正常回歸到社會當中。這在全國來說,也是具有前瞻性的一種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