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29日訊 人才,是高校可持續發展的第一資源。近日煙臺大學印發《煙臺大學人才引進與管理實施辦法》,進一步推進“人才強校”戰略。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學校設立黃海學者,大力引進高層次與優秀青年人才,待遇相當優厚!
根據《辦法》,學校堅持黨管人才原則,人才引進堅持按需設崗、公開招聘、嚴格條件、注重業績、德才兼備、合同管理。引進方式分為全職引進和柔性引進兩種,對符合國家人才支持政策、具有重大教學科研成果、在相關領域具有重要影響的優秀人才引進采取“特事特辦、一事一議”的方式。
明確人才引進類別。《辦法》單列了黃海學者層次,根據專業能力和學術水平,將引進人才分為黃海學者(第一層次、第二層次、第三層次)、優秀青年學者、優秀博士等3個人才類別和5個人才層次。黃海學者第一層次定位于具有本學科領域重要影響力的領軍人才、國家級人才;黃海學者第二層次定位于學校沖擊國家級“四青人才”的優秀中青年學科帶頭人;黃海學者第三層次定位于學校沖擊省部級人才的優秀學術骨干;優秀青年學者定位于學校沖擊省級青年人才和有較好發展潛力的優秀青年人才;優秀博士定位于具有良好的學術背景,滿足學校教學科研基本需求的青年人才。
明確引進人才待遇。根據《辦法》,引進人才按照引進層次享受人才津貼、購房補貼、科研啟動費、留學費用補貼等待遇。符合省市有關政策規定的,按照政策享受相關待遇。學校可根據黃海學者的學科(團隊)建設需要提供必要的學科(團隊)建設經費。其中,黃海學者第一層次首個聘期實行年薪制,待遇實行一事一議。黃海學者第二層次首個聘期實行協議工資制,協議工資包括所聘崗位的40萬元/年崗位工資、120萬元購房補貼和科研啟動經費(自然科學類100萬元、人文社科類30萬元),符合條件者還可以享受25.8萬元生活補助和15萬元留學費用補貼。黃海學者第三層次首個聘期的薪酬待遇包括所聘崗位的20萬元/年崗位工資、100萬元購房補貼和科研啟動經費(自然科學類60萬元、人文社科類20萬元),符合條件者可以享受25.8萬元生活補助和15萬元留學費用補貼。優秀青年學者除崗位工資外,享受60萬元購房補貼和科研啟動經費(自然科學類20萬元、人文社科類8萬元);優秀博士除崗位工資外,享受45萬元購房補貼和科研啟動經費(自然科學類8萬元、人文社科類3萬元),優秀青年學者和優秀博士符合條件者也可享受25.8萬元生活補助和15萬元留學費用補貼。此外,引進人才達到學校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工作實施辦法規定的副教授或教授業績條件的,可聘為副教授或教授。學校還將依據學科建設發展規劃設定柔性引進崗位,其待遇根據來校工作時間和完成目標任務等情況確定。
明確人才引進程序和聘期目標。引進人才時,學校實行業績資格條件下的代表作評價制度,達到相應引進層次業績資格條件的,由學校組織進行水平論證,水平論證結果作為確定引進人才層次的重要依據。引進人才經考察推薦、學校審定后辦理聘用手續。引進人才聘期目標至少含教學任務、教研科研任務和其他任務,其中教研科研任務與引進層次的業績資格條件或職稱評審的業績條件相關聯;其他任務包括教學質量、人才培養、實驗室建設、專業發展、社會服務、公共服務等方面,對引進人才的聘期考核分年度考核、中期考核和期滿考核。
為推進落實該《辦法》,學校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將全面統籌全校人才引進與管理工作,加強對人才引進工作的宏觀指導、統籌協調,健全黨管人才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學校各用人單位建立由同行專家與黨政領導共同篩選、學術委員會考察、黨政聯席會集體研究的人才引進工作機制,做好引進人才的遴選、考察推薦等工作。對于引進的黃海學者實行校領導聯系專家制度,定期與專家溝通交流,構建全員重視人才的工作機制。此外,學校將建立人才引進工作目標責任制和督查落實制,將人才引進工作成效、人才聘期中期和期滿考核結果作為相關考核的重要內容,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
下一步,煙臺大學將出臺校內黃海學者人才工程實施方案,實現引育一體化改革,通過校內外人才層次、評價標準、待遇管理和聘期考核并軌運行,最大限度激發校內人才活力,力爭使校內人才和新引進人才緊密契合、團隊作戰,發揮最大合力,把人才引進來、用得好,讓各類人才在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的事業中各展所長、各得其所、用當其才,為高水平大學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附《煙臺大學人才引進與管理實施辦法》原文鏈接:#
閃電新聞記者 張洪波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