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25日訊 在煙臺大學,有這么一群人,他們24小時在校園里晝夜守護,精準信息摸排、核酸采樣組織、心理問題疏導、生活難題解決,一趟趟校園四處的奔波,一通通噓寒問暖的電話,一個個緊急響應的深夜……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他們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初心使命,詮釋著承諾擔當,用愛和關懷守護著每一個學生,成為同學們學習的“催化劑”、心理的“柔軟劑”。問他們為何能如此義無反顧,勇毅堅定?一句響亮的回答:“因為,我是輔導員!”
“爸爸是一名‘戰士’,要在一線守護更多哥哥姐姐”
音樂舞蹈學院輔導員姜楊在一個月前剛剛成為了一名父親,女兒“小石榴”在元宵節的第二天呱呱墜地,“虎寶寶”的降臨讓姜楊一下子成為了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然而,從學生春季學期返校開始,疫情就一直“不消停”。3月15日,煙臺大學開始實行全面封閉管理,全體學工人員無特殊原因需要駐校工作。一邊是還不滿月的小女兒和正在坐月子的妻子,另一邊是作為學院唯一的男輔導員老師,學院還有400余名學生等著他。在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下,他下定決心——“我要留在學校!”
姜楊和未滿月的女兒視頻通話
從駐校的那一刻起,姜楊就把精力投入到了學校的防“疫”工作中,除了學生日常的行程摸排檢查、疫情防控管理、核酸檢測等工作外,他還是學院疫情防控教職工黨員沖鋒隊的一員,負責學院所有琴房和舞蹈房的管理、維護和消毒,以及隨時做好應急服務保障工作的準備。每天早上7點,姜楊都先到琴房和舞蹈房進行通風、消毒,他說:“琴房是同學們練琴練聲的地方,舞蹈房是大家練功練舞的場所,既要保證干凈,更要保證安全,大家信任我,就得給它們當好‘門衛’,確保一個都不能出差錯。”
既是同學們的“大管家”,又是同學們的“樹洞”,負責畢業年級的他還要操心著畢業學生就業的事情,傾聽他們的就業訴求,隨時解惑答疑、對接就業單位……每天,他在2018級群里為大家推送就業信息,提醒畢業論文相關事宜,同時還不忘給大家鼓勁加油,同學們看在眼里,更記在心里。
音樂舞蹈學院181-2班秦雅楠同學,有一天悄悄地給姜楊發了一條信息:“老師,大學最幸運的事情就是遇到了你們。馬上要畢業了,我也想為疫情防控做點事情,我用自己的錢買了一些防疫物資,想全部捐給奮戰在一線的疫情防控工作者,也算是盡我自己的綿薄之力吧!”3000個防疫口罩、30瓶消毒液……姜楊看到這些,感到很欣慰,所有的努力都沒有白費,他的選擇是有意義的。
“100余次心靈對話,近30次班會,我最擅長的就是‘陪伴’”
“老師,您有時間么,我想跟您聊會天!”“老師,我有點事想跟您說!”“老師,我最近有點難受……”建筑學院的學生們一遇到難事、煩心事,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給輔導員張昆老師發消息。作為本碩都是心理專業的她來說,給同學們做心理疏導既是她的專業,更是她的責任。
春季學期開學以來,張昆在線上線下進行的一對一心理輔導有100余次。其中有一位女生因為自己的旅居地有疫情導致舍友居宿留觀,雖然舍友并沒有說什么,但她自己卻非常自責。張昆得知后,沒有第一時間找她聊,而是先找班長、團支書、她的好朋友以及父母了解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張昆覺得與她面對面聊天,說什么都是蒼白無力的,于是她在深夜里給同學們群發了一條信息:“無論你們是在居宿留觀,還是在防控一線進行志愿服務,都是在最大限度地保護自己、保護他人。謝謝你們每一個人為學校做的貢獻!”收到這條消息,那位女生突然覺得老師在告訴自己,雖然哪里都不能去,但卻在用最簡單的方式保護學校,想到這里,她仿佛有些釋懷了。據其他同學說,這幾天那位女生外向了很多,還主動當起了疫情防控秩序維護的志愿者。
張昆說,“建筑學院的學生適應性很強,尤其是校園封閉管理初期,學生上網課的積極性都很高,好多同學跟我反映很享受現在的學習節奏。但是,也會有部分同學情緒波動較大,沮喪、空虛、缺乏動力。”張昆堅持每周開班會,組織班委和宿舍長開例會,近30場班會讓同學們逐漸拉近了與老師的對話距離,隔著屏幕與老師侃侃而談,講同學們的苦惱,講同學們的擔憂。收集好相關信息,張昆就開始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的表現,分層分類進行分析。針對低年級同學,張昆注重發揮榜樣作用,鼓勵宿舍黨員在宿舍學習,學習委員組織學習打卡等。針對畢業年級,張昆設置了一間“復試必勝小屋”,讓大家在一次又一次的練習中找到最佳狀態。
“發現每一個能將暖心服務,做到學生心里的機會”
“學生在哪里,我的工作場所就在哪里。”在走訪學生宿舍時,特里爾可持續發展技術學院輔導員方寧對所有學生說:“我在南校區臨時辦公室的門24小時為你們敞開,我和其他駐校輔導員的手機24小時在線,只要有需要都可以找我們!”
3月15日起,煙臺大學實行南北校區封閉化管理,為充分保障南校區11000余名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學生工作處第一時間組建了南校區駐校工作專班,方寧等20名來自于各個學院的輔導員與學生工作處的張強老師,共同負責南校區萬余名學生的日常管理教育工作,承擔精準掌握學生動態信息、校園巡邏檢查、宣傳防疫政策、心理情緒疏導、緊急情況處理等任務。特里爾學院是煙臺大學一個新成立的學院,方寧是目前該學院唯一名輔導員,加入了南校區住校專班,也就意味著他不僅要負責好南校區的各項工作,同時還得兼顧著在北校區的學生。
為了在這種特殊時期下做實做細學生們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方寧在平日信息摸排中,注意發現每一個能將暖心服務做到學生心里的機會。3月23日,是他一直關注著的中德211-2班徐子媛的生日,看到這個信息后,方寧從校內購買了一個生日蛋糕為她慶生。同時,為了讓其他宿舍同學也能通過“味蕾滿足”來緩解焦慮情緒,方寧還購買了披薩分給大家。“我們的輔導員老師太有心了,在防疫這樣的特殊時刻,還能讓我們感受到如家一般的溫暖,真是特別感動!”同學們邊吃著蛋糕和披薩邊幸福地說到。
“兩場‘仗’都要打,兩場‘戰’都要贏”
疫情之下,大家所有的精力幾乎都撲在了疫情防控工作上,對于經濟管理學院統籌基層學團工作的輔導員老師徐小惠來說,她不再只是一名年級負責人,而是要統籌協調調度各年級輔導員,共同做好本科、研究生近3000名學生,72個班級的工作。
近期,團中央發布了線上開展第十七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終審決賽的通知,這讓徐小惠一下子緊張起來。學院有兩支團隊進軍國賽戰場,準備迎接最后的終審答辯。核酸檢測、數據統計、摸排報表、組織學生模擬答辯、參賽信息上交、設備調試……這么多事情,該怎么辦?那天晚上,徐小惠翻來覆去、輾轉難眠。就在此時,她看到了比賽群發來的信息,“我剛剛修改完答辯PPT,我感覺這一版比上一版好多了。”“我們剛剛又在樓道里討論了一下,我還是覺得第一部分應該在1分鐘內就說完……”看著比賽群里大家熱情高漲的拼勁,又翻看另一個志愿服務群的同學們一個比一個積極地“搶活”,沒有什么理由能夠讓她后退。此時此刻,她心中只有一個信念:“我不僅要帶大家干,我們還要干得漂亮!”她立刻起身,打開電腦,有條不紊地把近期的工作按照版塊梳理好。她認為把工作按照時間段進行分配是最高效率的處理方式,于是給自己定下了一個任務——每天晚上必須要制定第二天詳細的時間安排表,按計劃開展一天的工作。
徐小惠的日程表
從早上微信群里的工作提醒開始,徐小惠就馬不停蹄地奔赴各大“戰場”,一天下來,忙碌而又充實。有時候,徐小惠也會累得想哭,但一想到自己要是倒下了有愧于自己那份初心,她便咬著牙繼續干。她說,“我現在就是在兩場‘戰斗’之中,兩場‘仗’都要打,兩場‘戰’也都要贏!”“白+黑”工作制幾乎是她的常態,24小時隨時待命是她的習慣。學院疫情防控學生黨員先鋒示范崗志愿者劉傳卿同學,也是“挑戰杯”團隊的一員,他說,“無論什么時候給徐老師發消息她都能立刻回復,無論在哪項工作上遇到困難了她也能解決,感覺她是無所不能!”
閃電新聞記者 吳麗蘭 通訊員 亓健生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