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6日訊 為推動非遺助力鄉村振興,文化和旅游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鄉村振興局共同組織開展了“非遺工坊典型案例”推薦工作,近日,三部門發布《關于公布2022年“非遺工坊典型案例”的通知》,公布66個2022年“非遺工坊典型案例”(以下簡稱“典型案例”),其中,山東有3項案例入選。
葫蘆雕刻
所屬非遺工坊名稱:濟南友誼葫蘆非遺工坊
濟南友誼葫蘆非遺工坊依托省級非遺項目章丘傳統葫蘆雕刻技藝,通過開設公益性技藝培訓班、助殘上門培訓、產品設計提升、開展非遺研學、體驗等形式助力鄉村振興,免費開設葫蘆技藝培訓班260場,培訓殘困學員3300余人;入村公益培訓39場,免費培訓殘困與待業婦女1950人。設計研發了150余種適合殘困人員制作的葫蘆工藝制品。安置38名殘疾與貧困人員就業,每人年增收1.5萬—6萬元,帶動35戶殘困戶居家就業。與30戶農戶簽訂葫蘆種植回收合同,每戶增收2000元至3萬元,幫助52名學員實現自主就業。有力促進了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
費縣手繡
所屬非遺工坊名稱:費縣手繡非遺工坊
山東省金昇工藝品有限公司以省級非遺項目費縣手繡為依托,在省級重點貧困村崔家溝村成立非遺工坊。工坊對貧困戶、殘疾人、老年人、婦女等實行“送貨到戶、工資日結”,對搬遷村民采用“培養+傳承”的模式,“固定+靈活”的就業方式,帶動包括84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在內的500余人實現就業創業,人均年增收2萬—3萬元,極大改善了搬遷群眾的經濟條件。山東省金昇工藝品有限公司還先后成立6處傳承實訓基地,讓留守婦女實現了就地就近靈活就業。為當地手繡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作出了積極貢獻。
聶家莊泥塑
所屬非遺工坊名稱:高密聶家莊泥塑非遺工坊
高密市昌盛泥塑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依托國家級非遺項目聶家莊泥塑成立非遺工坊,通過建設基地、合作創新、擴大營銷等途徑推動泥塑生產銷售,助力和賦能鄉村振興。推行“黨組織+合作社+工坊”發展模式,發揮18名代表性傳承人引領作用,吸納120多名從業者,構建產、供、銷一體鏈條。工坊研制專用機械設備,部分生產環節的生產效率提高10倍以上。與高校建立創新合作關系,開發十二生肖、黨建主題“泥叫虎”等10多個系列產品,年加工銷售泥塑產品達到40萬個。堅持線下線上融合經營模式,銷售數量月均提高20%以上。目前,聶家莊泥塑產品年銷售收入超過1000萬元,帶動聶家莊村村民人均增收8000多元,為泥塑技藝傳承發展和鄉村振興作出了積極貢獻。
根據文化和旅游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鄉村振興局三部門要求,各地要形成工作合力,將非遺工坊建設作為非遺助力鄉村振興的重點工作,充分借鑒典型案例的經驗,加強對本地非遺工坊的指導,切實發揮其在推動非遺保護、帶動就業增收、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促進鄉風文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獲評典型案例的非遺工坊要不斷提高傳承能力和業務水平,積極發揮示范引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