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4日訊 9月14日-18日,第四屆中國國際文化旅游博覽會、第二屆中華傳統工藝大會將在山東國際會展中心開展。五天的展期內,有來自陜西的“三彩騰空馬”文創產品、長樂未央熏爐;來自內蒙古的計氏羊皮畫、民族風情剪紙畫;來自武漢的“龍鳳無雙”三才蓋碗、虎座鳥架書簽;還有云貴的手工緞面印花竹席包、蝴蝶繡片……不僅如此,來自江蘇的非遺手工藝人也將在現場展示箋譜拓印過程,觀眾可以參與其中,印制專屬的箋紙,屆時,市民將體驗到一場文化底蘊豐富的“手造盛宴”。
來自長安的“博物館奇妙夜”
博覽會上,漢景帝陽陵博物院將攜“星漢燦爛”“漢風無極”“漢女騎兵”等系列文創產品參展。據悉,這些文創產品都是根據博物院精美館藏資源設計開發的。如“漢風無極”系列文創產品圖案,就采用了漢陽陵出土的動物俑、人物俑、漢代瓦當、三出闕等文化元素設計而成。
鎏金銅輔首棒棒糖、乾隆御筆折扇、衛簋冰箱貼……展會期間,西安博物院也帶來了許多文化底蘊深厚的文創展品,比如“馬上祝福”系列。據悉,“馬上祝福”靈感來源于鎮館之寶之一的三彩騰空馬,馬做飛騰狀,馬背上騎一胡人少年,真實反映了在絲綢之路上西域胡人急奔長安城的景象。
同樣帶來精彩文創展品的,還有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壹秦系列”將跪射俑的歪髻、胡須、胸甲和綦履精準還原,設計成精美、萌感十足的玩偶;“蒹葭十二士”以將軍、士官、馭手、弩手等十二個秦俑為原型,呈現出有所思、傷別離、覓終南、狩天狼、醉浮生等十二種意境;“秦風小將”系列則以出土的將軍俑為主要原型,在動漫化的創作中,強化了燕尾長冠的特征,強調頂冠作為織物屬性的卷曲形式,同時保留了發辮的編織細節。
此外,還有西安碑林博物館帶來的碑林墨香書韻折疊書燈、集王圣教序碑、碑林六駿考古系列盲盒;陜西歷史博物館帶來的長樂未央熏爐、虎符如意、金龍引……眾多古韻十足的展品構成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博物館奇妙夜”。
楚國的禮物、江蘇的十竹齋將與觀眾見面
夢回瑰麗奇譎的荊楚文化,“龍鳳無雙”四才蓋碗、蟠龍香薰盒、“楚國雙龍玉璧紋”楚茶禮盒等“楚國禮物”將來到文旅博覽會現場。其中,將要展出的虎座鳥架書簽引起記者的關注。
據悉,虎座鳥架鼓是楚文化的代表文物之一,表達著楚人崇鳳、追求優雅祥和以及浪漫飄逸的審美意識,該書簽采用了虎座鳥架鼓的造型,賦予其現代感的配色,讓楚風跨越千年飛入了尋常百姓家。
此外,依文·中國手工坊將帶來來自西南云貴山區的高原風采,以針線勾勒、用草木渲染,將祖祖輩輩的故事,記錄在美麗的盛裝上。據悉,現場將展出蒙繡哈木爾斜挎包、老土布兔子、蝴蝶繡片、緞面印花竹席包等手工藝品,讓現場觀眾聽到來自深山歲月里的故事,觸摸到民族的舊時光。
現場,江蘇十竹齋將圍繞“饾版、拱花”兩項非遺技藝串起展覽內容,陳設《十竹齋箋譜》系列衍生文創。記者了解到,十竹齋非遺傳承人還將在現場為觀眾互動展示箋譜拓印過程。觀眾可以參與其中,印制自己的專屬箋紙,并手書一封中秋家書帶走留念。
草原上的手造也來博覽會了
花鳥飛禽、農民記事、草原風情……博覽會上,來自鄂爾多斯市的“趙大剪”將隨內蒙古展團參展,帶來一系列傳統民俗剪紙作品。風華絕代的元代青花、民族技藝瑰寶計氏羊皮畫、走進故宮博物院的六合枕、栩栩如生的烙畫、巧奪天工的內畫……博覽會上,包頭市也將帶來一系列帶有內蒙風情的精彩展品。其中,高勒牧德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將帶來“草原的禮物”系列文創產品,包含身著蒙古族28個部落服飾的公仔、察干伊德奶酪瓷、草原芳華、DUDU LAMB等系列產品。
守護著一方特色,延續著文化根脈。手造長在非遺之上,具有明顯的地域特色,飽含手工創意,擁有文化之魂。第四屆中國國際文化旅游博覽會、第二屆中華傳統工藝大會很快就要拉開帷幕,以手造為側重點,讓中華傳統工藝變得有看點、有視點、有亮點、有熱點,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