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
旅游是行走的文化,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文旅融合是新時代人民群眾的一項重要需求。新時代背景下,如何依托富集的文化資源,深化文旅產業融合,讓優秀傳統文化在延續和創新中激蕩活力的同時,助力文旅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9月14日在山東濟南開幕的第四屆中國國際文化旅游博覽會、第二屆中華傳統工藝大會上,閃電新聞記者找到了山東對這一問題的探索之舉。
01/ 手造之“鑰”
山東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沃土,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全省文旅產業發展奠定了深厚底蘊。
記者注意到,本次展會線下設置了文化兩創·鄉村振興、華夏風物·中華手造、大國工匠·手造大師、千帆出海·對外貿易、美好生活·新農民畫、虛擬現實·數字文化、詩和遠方·旅游裝備、黃河大集·惠民消費8個展區。其中,不少展區上都能見到“山東手造”的身影。
無論是深受百姓喜愛的濱州海瓷、聊城東昌葫蘆、威海金鑲玉錫雕,還是成功走出國門的臨沭柳編、菏澤木雕、淄博陶瓷琉璃,這些令人愛不釋手的“山東手造”在呈現出一場視覺盛宴的同時,也彰顯出山東著眼于開拓文旅融合新天地的創新路徑。
近年來,山東充分利用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優勢,創新發展手造新業態、新產品、新模式,全面助推傳統產業升級,通過深入實施 “山東手造”推進工程,“山東手造”品牌影響力不斷增強,“山東手造”產業新動能不斷集聚,成為推進優秀傳統文化“兩創”的強力引擎。
“山東手造”作為山東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活化利用的一朵浪花,映襯出中國文化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燦爛輝煌。
02/ 數字之“能”
讓文化根脈薪火相傳、生生不息,關鍵在于返本開新、守正創新。近年來,各種新技術在文化產業的廣泛應用,催生出豐富場景,積蓄著文旅產業發展強勁動能。
本屆文博會緊緊圍繞“創見美好 智造未來”主題,也著重突出了數字文化賦能。在集中展示全省文化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發展成果的同時,圍繞人工智能、數字視聽等領域,營造沉浸式、互動性觀展體驗。
比如首次設立的公共沉浸式數字化體驗空間,通過視覺動作捕捉技術、AI實時視頻特效技術,讓觀眾在《花好月圓》數字體驗項目中體驗宛若驚鴻般的步步生花、揮袖成詩、移步換景;比如鳳凰數字帶來的《畫游清明上河圖》,讓人們可以零距離“觸摸”國寶;還有百度智能云的文心一言、網易伏羲的文旅元宇宙數字空間、華為開發者聯盟和巨有科技打造的鴻蒙元服務智慧文旅解決方案等等新技術、新應用、新場景紛紛亮相,為觀眾提供了沉浸式體驗機會。
數字催生新興業態,文化激發創造活力,數字與文化融合發展,必將激活更多文化資源,將為文化產業繁榮發展創造更多可能性。
03/ 鄉村之“興”
鄉村是傳統文化的現代載體,鄉村不僅承載著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厚沃土。在本屆文博會特設的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展區,記者看到了在文旅融合和鄉村振興的雙向互動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進一步彰顯的山東實踐。
展區里,既能看到大家熟知的巨野工筆牡丹畫的精進端莊,還能一覽薛城巧姐柳編、周氏葫蘆刻繪的精致美好。除此之外,記者了解到,這些鄉土特色濃郁的特色文化產品,有力帶動了鄉村產業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比如莒縣展區的世唯一(莒繪)積極為農村婦女群體搭建就業平臺,開展產品制作、產品繪畫、電商銷售等多項培訓,為廣大農村婦女解決就業難題,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還有德州齊河,當地通過發展特色旅游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可以說,當文旅融合與鄉村振興緊密相連,為鄉村發展打開了一扇大門。而從這些鄉村土壤滋養的特色文化產品中,人們更能感受到“且以詩意共遠方”的現代鄉村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