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大話山東:這些紅色故事里藏著“天花板”級別的雙向奔赴

來源:閃電新聞

作者:劉桂秋

2023-11-25 14:11:11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25日訊 公元前492年,孔子周游列國時,救了一名旅店老板的父親,隨后被追殺,老板冒死助他逃走,自己卻沒了好日子。數年后,旅店老板病故,孔子行跪拜大禮,又賣掉了自己唯一的代步工具,為恩人辦葬禮。現在看來,他們屬于是雙向奔赴了。之后的漫長歲月里,齊魯大地上的祖輩將這種雙向奔赴和知恩圖報的基因一脈傳承,逐漸孕育出紅色文化的萌芽。

沂蒙山區曾經是山東抗日斗爭的中心根據地,當時農民吃不飽穿不暖,日子過得一言難盡。后來村里來了共產黨,組織識字班還發動大生產,又進行土地改革,讓“耕者有其田”。2000多年來,共產黨帶的隊伍是唯一真正對老百姓好的,于是老百姓不彷徨了,你把人民放心上,人民把你高高舉起,認定了你,披肝瀝膽也要回報。

1941年一個寒冬的夜晚,八路軍小戰士昏死在沂南縣橫河村一處墳地里,住這兒的一位婦女把他藏起來,又騙走了日軍。婦女家一貧如洗,便將乳汁一滴滴喂給傷員,自己的孩子餓得大哭,她愣是沒給孩子一口。這位婦女,就是“沂蒙紅嫂”明德英。舞劇《沂蒙頌》就講述了她的故事;和明德英一樣,“沂蒙母親”王換于帶著兒媳張淑貞撫育革命后代,救治傷員,自己的四個孫子因營養不良先后夭折;張淑貞的女兒于愛梅、外孫女高潔,分別成了第三、第四代“紅嫂”。如今,“紅嫂”家鄉沉浸式演藝院落,入選“最美沉浸式文化藝術體驗空間”;2022年,大型民族歌劇《沂蒙山》榮獲“文華大獎”,從《沂蒙頌》到《沂蒙山》,沂蒙超越地理概念,成為濃郁的紅色標簽、文化符號和精神力量。

“最后一塊布,做軍裝;最后一口飯,做軍糧;最后一個兒子,送戰場”,沂蒙人民為支援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付出,讓雙向奔赴上升到了不曾有過的高度。

血與火的洗禮中,黨和軍隊與山東人民生死相依、同仇敵愾,形成了“黨群同心、軍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沂蒙精神。沂蒙山之外,萊陽農民唐和恩跟老鄉運著糧食,從濟南戰役走到淮海戰場;膠東育兒所里,300多名乳娘和保育員養育了1223名革命后代;南麻戰役時,沂源縣20萬人砸鍋賣鐵支援前線……革命戰爭年代,沂蒙山區420萬人口有20萬人參軍、百萬兒女支前。新中國成立前,山東總人口4000萬,卻有1100萬人次支前,100萬人當兵,22萬人為革命壯烈捐軀。

戰火硝煙已散,時代變遷,不變的是紅色傳承。如今,6條山東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紅色主題遺產線路,成為可游、可觀、可學的革命主題教育新載體。山東,正在發揮優勢創新形式,大力實施紅色基因傳承工程,讓紅色精神成為凝聚奮進,源源不斷的力量。

策劃:逯興舉

制作:劉桂秋

配音:李中豪

閃電新聞記者 劉桂秋 報道

[責任編輯:劉桂秋 逯興舉 李娜 張倩]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