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2日訊 記者從中國社科院考古所中國考古網獲悉,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著名考古學家邵望平先生,因病于2023年12月11日去世,享年86歲。
中國社科院考古所中國考古網發布訃告,以下為訃告全文>>>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著名考古學家邵望平先生,因病于2023年12月11日在美國波士頓去世,享年86歲。
邵望平先生1937年7月19日出生于山東省濟南市。1954年由濟南二中考入北京大學歷史系,開始與歷史學、考古學結緣。1959年8月分配進入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現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長年在考古研究所山東隊工作。
邵望平先生熱愛考古,扎根田野,先后參與華縣泉護村、元君廟、鄖縣青龍泉、安陽殷墟、膠縣三里河、煙臺砣磯島、臨沂鳳凰嶺、滕縣前掌大等著名遺址的考古發掘工作,主持長江西陵峽的考古調查與試掘,參加山東鄒縣、滕縣的考古普查以及梁山青堌堆遺址的資料整理工作。
先生視野開闊,多次參加集體編寫的大型綜述性學術著作的組織、撰稿及編輯工作,如《新中國的考古收獲》《新中國的考古發現和研究》《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學》等。此外,先生還參加了《考古精華》《中國文明的形成》的組織或撰寫工作。
先生才思敏捷,涉獵廣泛,堅持獨立思考,在中國文明起源、早期中國文明特征、考古學區系類型、史前文化交流、古代天文、史前玉器、史前藝術等方面成就卓越。
邵望平先生秉持了中國考古學者重建古史的學術自覺,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歷史文獻為參照,以田野資料為基石,踐行考古寫史、考古鑄史的學術重任。她撰寫的《史前陶鬶初論》,深刻闡釋了史前文化的交流、互動與融合,確立了一種以典型器物為核心研究考古學文化互動關系的新模式。《“禹貢”九州的考古學研究——兼論中國文明起源的多樣性》,將《禹貢》與考古學文化對應研究,立意高遠、大氣磅礴,在考古學文化的“區系類型”與文獻中的早期中國之間搭建了橋梁。
先生長期關注宗教、藝術、禮制等內在意識因素在文明進程中的作用,撰寫的《中國史前的龜靈與犬牲》《“楚地信巫鬼、重淫祀”溯源》等成果,極具才氣,受到了學界的高度關注和贊譽。先生發表的《史前藝術品的發現及史前藝術功能的演變》,是中國考古學界較早討論中國史前藝術的力作。《海岱文化與齊魯文明》以考古資料與文獻史料相結合,以獨立的史觀貫穿其中,系統闡釋了區域文明的發展歷程,堪稱經典之作。淮夷問題也是先生一直思考的學術課題,《中國文明主源之一——淮系文化》一文影響深遠。先生提出的“以禮治國”是中國古代文明的一大特征,先秦各個夷夏共同體的形成經歷了不同的道路等重要學術觀點,得到學術界的高度認可。
先生強調考古學與其他學科的結合,較早與古生物學家合作對王因遺址出土的淡水蚌進行的跨學科研究。先生曾多次參與滇南、海南、新疆、福建等地的民族學調查工作,對當地原始天象知識、歷法、文化、社會都有了較全面的了解。先生參與編寫的《中國古代天文文物圖集》《中國天文文物論集》,影響廣泛。
先生關心、愛護年輕學者,常常為年輕學者答疑解惑、提供無私幫助,深受大家愛戴。
邵望平先生的去世是中國考古學界的重大損失!我們為失去這樣的一位尊敬的師長表示最沉痛的悼念!
深切緬懷邵望平先生,邵望平先生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