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30日訊 提到濱州,有很多關鍵詞。它是山東省工業強市、擁有五大千億級產業集群;它盛產“冠軍企業”,53項產品產量或市場占有率列全球或全國第一位,其中15項產品列全球第一位;它新動能強勁,2023年全市“四新”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達38%以上、保持全省領先……
濱州市委書記宋永祥在年初召開的濱州市第七屆資本對接大會上表示,濱州的經濟活力越來越足、發展潛力越來越大、投資吸引力越來越強。
山東濱州 圖源:視覺中國
如果說濱州的產業鏈迎來蓬勃生機,那么資金鏈無疑是其發展進階之路的助燃劑。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四鏈融合”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主引擎,其中,資金鏈作為聯結和貫通經濟活動的“主動脈”,是驅動創新鏈、支撐產業鏈、塑造人才鏈的關鍵要素。
近年來,濱州推動創新要素、政策措施、工作力量集成整合,加快形成“企業+科技+資本”互動共融的良性格局。截至去年底,全市普惠金融重點領域貸款余額增長27.2%,列山東省第3位;新增存貸比達到104.8%,列山東省第4位;入選了中央財政支持普惠金融發展示范區。濱州積累的金融資源優勢,正被轉化成撬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杠桿。
增強金融資源的有效配置,有利于助力科技創新蓬勃發展。事實上,包括濱州在內的山東各地著眼于資金鏈這條“核心鏈”,加力完善科技金融政策體系,圍繞“產業鏈+創新鏈”部署資金鏈,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給養。特別是近年來,山東將科技金融作為科技體制機制改革的重點,建立了覆蓋科技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為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提供了有力支撐。2023年以來,全省共落實科技成果轉化貸款省級風險補償1700余萬元,累計撬動貸款360多億元。為激勵更多企業強化對科技創新的投入力度,引進更多金融投資機構、行業部門參與科技項目遴選,山東不斷完善科技項目評價機制、“165”科技金融生態體系,構建科技金融良好生態。
數據與“觀感”相符,山東推動資金鏈與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加速推進科創企業孵化和創新成果轉化,催生出更多的新技術、新產業、新商業模式。在山東濰坊,濰柴動力近10年來在發動機研發上投入超過300億元,全球研發人員達到1.3萬名,企業自主研發能力邁向世界一流水平;在山東淄博,齊魯儲能谷創新實施“專業運營主體+創新平臺+產業基金+N服務”的運行模式,以儲能為核心產業,聚合打通電池、光伏、海上風電上下游產業,形成了國內最長、最齊全、最高端的儲能、光伏及風電產業鏈條;在山東濱州,當地連續多年舉辦銀企對接會、資本對接大會匯聚金融資本力量,加快形成“企業+科技+資本”互動共融的良性格局,全市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醫藥健康等新興產業發展日新月異……
這些成長于山東各地的鮮活案例,讓人們得以深刻感受到,構建四鏈融合新優勢,資金鏈的穩健運作是關鍵所在。就在本月初,《山東省創業投資發展獎補資金管理實施細則》印發,21條細則同向發力、形成合力,進一步引導創業投資支持科技型企業發展。對新設立或新遷入創業投資機構落戶進行獎勵、支持創業投資機構投早投小、機構投資失敗最高可享600萬元風險補貼……一條條有溫度、有力度的舉措,著眼于科技創新全鏈條、滿足企業個性化金融需求、打造科技金融對接平臺等重點工作,暢通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
高質量發展的需求在哪里,改革就要跟進到哪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最新提出,要統籌推進財稅、金融等重點領域改革,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山東著力構建“產業+科技+資金+人才”的新型產業生態圈體系,一系列探索連點成面、積厚成勢,一定能不斷開創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