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21日訊 1月21日,由山東高速集團投資建設的日照港嵐山港區疏港高速公路主線正式通車。
該項目位于日照市嵐山區,全長13.1公里,采用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速度120公里/小時。項目建成通車后,對優化區域交通布局、提高港口集疏運效率、構建集約高效的公鐵水聯運綜合運輸體系等具有重要意義。
強化黨建引領,推動項目高質量發展
項目建設難度大,全線涉及廠房、電力、燃氣、石油管線等340余處,跨越省道及地方主干道13條、沈海高速及匝道12次、石油管道12次,施工風險因素多。為保障施工進度,項目組建黨員先鋒隊、青年突擊隊,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積極開展“勇創新、當先鋒、比貢獻”“強國示范”勞動競賽及春、秋季百日大干勞動競賽等活動,優化施工組織,強化要素保障,克服種種不利因素,順利完成各階段建設任務。
筑牢發展根基,打造平安工地
項目緊緊圍繞“平安百年品質工程”創建目標,以全員安全責任制為核心,建立健全風險分級管控、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體系,持續提升安全管控水平。項目創新推行危險作業審批管理制度,開展分級審批、分級管理,各項危險作業均得到專票審批;組織開展安全生產“星級現場”競賽評比活動,打造了一批安全標準化示范現場,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管理經驗;深入開展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研判安全生產隱患風險,細化職責任務清單,重點抓好外包施工、高處墜落預防等專項整治,實現安全水平新提升。
加強精細管理,建設品質工程
項目始終錨定高質量發展目標,加強高水平建造和精細化管理,推進品質工程建設向縱深發展。推廣應用“四新”技術,研發的“無矩”智能測量機器人可自動進行道路測量、劃線等作業,實現施工放樣精度、速度雙提升;優化拋丸鑿毛處理、三維激光攤鋪技術,極大提升橋面鋪裝的效率和質量。項目還依托智慧云平臺,對混凝土拌合、智能張拉壓漿等關鍵數據進行自動采集,對重點部位、關鍵工序開展全過程實時監控,進一步提升質量管控水平。同時,積極選樹先進典型,組織開展質量信得過班組、亮點工程創建評比活動,打造質量標桿示范段,發揮典型示范效應,實現項目建設質量整體提升。
落實“雙碳”行動,鋪筑綠色之路
項目秉持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理念,積極響應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要求,探索固廢材料高值化應用新路徑,鑄就綠色工程。項目依托日照嵐山區鋼鐵基地地域優勢,結合重載交通運輸特點,深入開展全結構鋼渣路面技術與應用研究,全線利用7萬噸鋼渣代替瀝青面層部分粗骨料,在提高路面性能的同時,有效降低后期維修成本;以礦渣、石膏等固廢為主要原料,研發應用超低碳膠凝材料,提升半剛性基層的抗裂性能。項目還通過優化稍坡復合互通布置形式,縮小橋梁規模,精準調整縱斷設計,減少土地占用面積14.2公頃。創新應用海綿養生盒、專用保濕材料,對預制梁封端等進行養護,降低水分散失率,實現水資源高效循環利用,榮獲中國公路建設行業協會交通建設“微創新”獎。
閃電新聞記者 劉杰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