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16日訊 “同學們,大家平時都用什么方法來釋放自己的情緒啊?”“聽音樂”“寫日記,但是寫完后發現寫得不好,再直接撕掉”“對著沙袋打一頓”“曹操蓋飯”……4月10日上午,濟南高新區奧體中路學校五·二班教室里發出陣陣笑聲。山東省青少年宮青少年心理健康發展中心老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王雷帶著同學們上了一堂特別的《我的情緒我做主》課程,通過模擬情景、拆解故事、創意繪畫等互動形式,引導學生認識情緒本質、掌握情緒管理方法,把教室變成了情緒游樂園。
“?鏡子”和“儀表盤”的秘密?
在講解“情緒是什么”時,王雷老師問道:“鏡子里的畫面有好壞之分嗎?”面對同學們的困惑,她將情緒比喻為鏡子:“喜怒哀樂這些情緒,都是我們對環境的一種反映,本身沒有好壞之分,反映的只是我們的心。”王雷老師還通過講述“兔子戰勝恐懼,逃脫老鷹追擊”“因為過敏而厭惡某種食物”等故事,讓同學們明白“情緒就像是汽車儀表盤上的燈,是一種信號,提醒我們發生了什么”,“情緒就像我們的朋友,能給予我們許多幫助”,在互動中引導同學們建立對情緒的客觀認知。
從“踩狗屎”到“轉運符”的轉變
在分析“情緒從哪里來”的環節里,王雷老師以情景式故事展開教學。出門“踩狗屎”后,自己抱怨“真倒霉”,而同事卻笑稱“這是要走狗屎運”。截然不同的反應,引發同學們熱烈討論。王雷老師用拆解案例的方式,告訴同學們同樣的事件,因為不同的想法,會產生不同的情緒。“情緒密碼其實藏在我們的想法里,可以通過管理我們的想法來管理情緒。”同學們不禁感慨:“原來換個角度看問題,就能跟壞心情說拜拜。”
用畫筆給情緒插上彩虹翅膀
在實踐環節,王雷老師講述了情緒釋放三原則:“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破壞環境”,并發放畫紙鼓勵同學們用畫筆對話情緒。同學們拿到白紙后,先用除文字外的方式,任意畫出最近感到害怕或困擾自己的情緒。有的同學一開始畫了三角形,表示自己穩定的情緒,并涂滿紅色表達憤怒。結果被王雷老師要求“給它加個搞笑或者可愛的造型”后,只見他補充了幾筆后,居然把先前的“憤怒”變成了一張“滑稽小丑”的笑臉。
課程尾聲,同學們踴躍上臺分享。在每一位同學講述和展示完自己用畫筆“改造”情緒的過程后,全班都響起熱烈的掌聲。直到下課鈴聲響起,同學們還意猶未盡……
這場別開生面的心理健康課,幫助同學們認識到情緒管理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并在游戲互動中讓大家收獲了情緒管理的“工具包”。許多同學表示,要把課堂上學到的方法用到實際生活中,努力做自己情緒的主人,真正做到“我的情緒我做主”。班主任劉金枝老師說,此次“家長進課堂活動”,不僅讓心理健康教育生動地走進學生心間,更搭建了家校共育的溫暖橋梁。下一步也將創造更多機會,繼續深化家校協同,以多元形式關注學生心靈成長,共同為孩子的笑容更燦爛、內心更豐盈而努力。
(濟南高新區奧體中路學校五·二班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