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南時報
2017-01-05 09:02:01
臘八節前一天,72歲的張英(化名)要露天熬一整夜的臘八粥。柳埠鎮神通寺內,陪伴張英的還有另外10位家庭婦女,她們大多來自濟南市區,每年臘八節來臨之前,都會不約而同地從各地齊聚神通寺,為施粥活動做準備。
60多平方米的露天大院內,堆放著清洗一新的“八寶”食材,排滿了盛粥的保溫鍋。熬粥人的準備工作早在4日中午就已開始。“紅豆難熟,中午就提前熬好了。”
1米多寬的傳統大鍋煮著滿滿一鍋臘八粥,至少得1個小時才能熬熟。這也預示著10鍋臘八粥需要熬整整一夜。當晚氣溫只有3度,臘八粥熬好后需要立即裝保溫鍋。
一直伴隨寺廟施粥活動的張英,已熬粥10年。她見證了早期施粥時的簡陋環境。“早些年自己搭棚子,用磚現壘灶臺,用一口小鍋,一晚上熬4鍋粥。”她介紹。
神通寺三四名法師圍著灶臺連夜忙碌。1月4日晚對他們來說同樣也將是不眠之夜。
盡管地處偏僻的柳埠山區,施粥活動每年仍會招來大批市民。每年熬上10鍋臘八粥,已經成為約定俗成的傳統。
在這非災非荒、不饑不寒的年代,眾人為何會站在寒風中領一碗臘八粥?在寺廟的熬粥人看來,施粥早已沒有了賑災之意,但可以體味人與人之間相互關懷的氣氛,感受中華民族的慈善傳統。
臘八節
相傳臘月初八這天也是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佛的成道日,因此臘八也是佛教信徒的重要節日,稱為“佛陀成道節”。寺廟熬制臘八粥并施粥,也就成了一項傳統。
臘八粥
臘八粥是一種在臘八節用多種食材熬制的粥,也叫做七寶五味粥。吃臘八粥,用以慶祝豐收,一直流傳至今。
古時每逢農歷十二月初八,中國民間流傳著吃“臘八粥”(有的地方是“臘八飯”)的風俗。在河南,臘八粥又稱“大家飯”,是紀念民族英雄岳飛的一種節日食俗。
《燕京歲時記·臘八粥》:“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江豆、去皮棗泥等,開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紅糖、瑣瑣葡萄,以作點染。”。臘八粥和臘八飯一樣,是古代蠟祭的遺存。
《祀記·郊特牲》說蠟祭是“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臘八粥以八方食物合在一塊,和米共煮一鍋,是合聚萬物、調和千靈之意。
其實,說白了臘八粥就是一鍋燉。臘八粥的食材,因各地物產而有不同。有配合初八日,以八樣東西混合煮食。其中米、胡蘿卜、青菜,為不可少的三寶。此外,還有花生(或黃豆)、蓮子、白果、豆腐或油豆腐、芋頭等食材。若要再增加食材,可放四川木耳、紅棗、素豆餅,不可放素火腿、香菇。
美味臘八粥你會做嗎?
臘八粥不但好喝,因為都是五谷雜糧,營養也是很高的。而且,也被咱們的樸實的人民賦予了很高的象征意義:
祈豐收、祈子
即將粥涂抹在果樹花木之上
祈祝多產果實、枝繁花盛
在湖北,若有不結果實的果樹
人們便用斧子在樹上砍個口子
將粥涂在口子上,稱為“喂樹”,以此祈果。
增福、辟邪、避瘟疫
在河北張北
要將臘八粥涂于
墻壁、樹木、門環等處,以驅邪
祛病
在湖北黃岡、新洲
人們認為此日為
翻痢菩薩生日,吃臘八粥可免生癲痢
驅寒
臘八粥溫暖滋補,有較好的驅寒之效
在山西和順
臘八粥也稱“防風粥’,說是可以御寒
當然啦,只喝臘八粥是不夠的,要是再搭配上臘八套餐就更加美味了。比如:
▲ 臘八蒜
▲ 臘八豆腐
▲ 臘八面
今天你喝臘八粥了嗎?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