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壹點
2017-03-26 07:49:03
脫貧攻堅離不開資金支持,而實現長效扶貧,無疑要以產業為載體。濟南章丘水寨鎮,就把5個市級貧困村的扶貧資金,合并在一起投向一家以有機農業為標準的葡萄園。這150萬元扶貧資金,在6年內全部返還村集體,葡萄園經營好了還有額外分紅。另外,葡萄園還吸納貧困人口就業,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
葡萄園帶頭人
曾去日本學有機農業
春風送暖。3月13日,在章丘水寨鎮康家村的繡江河畔葡萄莊園,室外溫度是13℃,而大棚內已經達到了35℃。
“大棚里溫度高,再過幾天葡萄藤就能發芽了。提前發芽意味著能比大田里的葡萄早上市,自然也會有個更好的價格。”這個葡萄園的管理者襲著東在查看完春秋大棚的除草情況后,又來到旁邊的幾壟田地,那里正在搭建一個更大、保暖效果更好的冬暖大棚。
投入大、收益慢,有機農業的這個產業特征,襲著東在2001年去日本參加為期一年的專業培訓時就已經有了深刻的體會。學農出身的章丘人襲著東,在經過4個月課堂、8個月農場的理論學習和實地操作后,逐步接受了有機農業中“不打藥、有機肥、精耕細作高投入”等理念。
回到章丘之后,他搭起大棚種蔬菜,有機農業的種植理念大大提升了菜品品質,也為他帶來了不錯的經濟效益。2013年,襲著東考慮市場供需等情況,在章丘的母親河——繡江河河邊的康家村流轉了157畝土地,決定經營葡萄園。
鎮里整合扶貧資金
打造扶貧聯合體
愛好鉆研的襲著東為了種好葡萄,專門去了河北、江蘇以及省內多家葡萄種植園進行考察,并向省農科院的葡萄種植專家多次請教。目前近160畝的葡萄園里種了夏黑、維多利亞、紅巴拉多等七八種葡萄,并且成了山東省葡萄研究院科學實驗基地。
“有機農業是個系統工程,各個方面都需要資金投入。從2013年10月流轉土地到去年年底,我們已經累計投入了260萬元,把之前賣菜賺的錢差不多都貼上了。”襲著東說,然而,2016年年初的一場凍害,讓葡萄園幾乎遭遇絕產。
要想避免今后再遭受凍害,葡萄園非常有必要建設保溫大棚,但此時的襲著東在資金上已經捉襟見肘。就在他一籌莫展之際,水寨鎮政府考察產業扶貧項目的工作人員主動找上了門。
水寨鎮扶貧辦主任袁寧寧介紹,該鎮將產業扶貧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總抓手,依托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這一載體,不斷整合各村產業扶貧資金,意圖打造扶貧聯合體,實現抱團發展。扶貧辦對鎮域內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進行摸排、篩選后,認為襲著東的葡萄園很有發展前景,于是籌集了5個貧困村共150萬元扶貧資金,用于修建6個春秋大棚和4個冬暖大棚,所修建的大棚產權都歸出資的貧困村所有。
電商、旅游齊上陣
經營好了有額外分紅
作為投資回報,從2017年7月開始,葡萄園每年將給每個貧困村返還5萬元作為村集體收入,一年共25萬元。在6年時間內,將150萬元分期返還給5個貧困村。6年期滿之后,雙方可以續簽合同,葡萄園也可回購大棚。對于各村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葡萄園也會積極吸納其就業。
“這一大筆扶貧資金,對于葡萄園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資金到賬的那一刻,我就感到肩上的擔子變重了,這個葡萄園不僅關乎我一家人,還要帶動鄉親們脫貧。”襲著東說。
據襲著東保守估計,葡萄園的年收入至少有200萬元,除去運營成本,給5個貧困村支付25萬元的回報能夠輕松實現。
“我和扶貧辦簽約時就表過態,每年25萬元只是保底,如果葡萄園經營狀況良好,我還要給5個貧困村額外的分紅。”葡萄園此前的銷售渠道是批發市場、超市和電商平臺,今年襲著東打算舉辦葡萄采摘節來帶動旅游采摘,這個活動不僅能提高葡萄園的收入,相關的配套服務也能增加一些崗位來吸納貧困人口。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頔 劉紅杰)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