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壹點
2017-04-16 08:35:04
在市中區二七新村街道社會組織服務(孵化)中心,位于西側的盲人圖書館很顯眼。屋內書架上整齊擺放著四五百冊各類書籍和有聲圖書光盤。這座社區盲人圖書館自去年底開放以來,滿足了視障人和盲人閱讀需求,為處于黑暗中的群體帶來希望。
感受地圖。
來這里看看書心情很舒暢
近日,家住梁南社區57歲的王小東來到社區盲人圖書館,他常常是圖書館第一名讀者。陸陸續續又有其他讀者來,大多是視障殘疾人群。
王小東因為糖尿病,視網膜發生病變,而白內障的影響讓視力更糟。王小東告訴記者,從十五六年前,他的視力就開始下降,現在屬于一級殘疾,“當時還不到四十歲,視力就開始模糊,醫生說以后的結果就是失明,想著以后要自食其力就參加了殘聯安排的推拿、按摩培訓,也算是因禍得福,現在也有了一技之長。”這十幾年,王小東都是借助助視器來看書,而社區盲人圖書館建成后,他便成了常客。現在的王小東,掌握了推拿技術,不僅能自食其力還能幫助別人,再加上也能閱讀很多書籍,他認為自己和普通人沒有什么區別。
同樣是圖書館常客年逾花甲的井萍,是一位后天視障者,1999年做了視網膜全脫修復手術后視力急劇下降,再加上白內障,從2013年開始看東西越來越模糊。
“當時手術后,醫生告訴我說,老了以后只要不把老伴兒認錯就行了,當時聽到這句活就特別有壓力。現在出門基本都是老伴兒帶著,讀書看報必須是在強光下,同時還要通過放大鏡的幫助。”井萍告訴記者,盲人圖書館有大字體的書,“來這里看書,方便,心情也舒暢。”井萍說,社區的盲人圖書館為殘疾人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盡管我們殘疾了,但是我們能和正常人一樣看書學習,我們活的很有尊嚴。”
每月舉辦的活動,提供交流的平臺
“除了借閱圖書,我們會有互助交談會、盲文學習小組、按摩學習三個活動,每月都會舉辦一次,還會有盲文老師為大家教習盲文。” 負責盲人圖書館項目實施的市中區群益社會組織服務孵化中心執行主任劉昊介紹,活動其實就是為這些特殊群體提供一個相互交流的平臺,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和知識需求,不僅為大家提供一個拓展知識的平臺,也能聯結更多社會資源幫助殘疾人士。
“這里挺好的,在這里可以和有相同經歷的人交流。” 剛剛從王小東那里獲知怎樣購買助聽器的井萍笑呵呵地說道。
作為特殊群體,視障殘疾人群分散居住在社區里,很少有外出的機會。有了盲人圖書館之后,這里也逐漸成了大家伙交流的平臺。圖書館每天都對外開放,憑借讀書證隨時都能來看書,而每周一次的活動日,逐漸成了這些特殊群體聚會的固定日,通常在圖書館看完書后,他們有的會學習學習按摩,有的就在茶話會上交流交流。井萍告訴記者,她學習了保健和按摩知識,回家還能給老伴兒按按。
全市視障人群
都可以來學習
據二七新村街道辦事處社會事務科聶立超科長介紹,由于盲文圖書受眾特殊,出版發行量小,因此市面上很難買到。開始決定建設盲人圖書館的時候借鑒了北京一家盲人圖書館的運營模式,街道聯系了多地書商,歷時一個多月,頗費周折,終于從外地訂購到這批珍貴的圖書。街道購買了200多冊盲文書籍、200本大字書和100多有聲圖書光盤,內容涉及按摩、經絡、養生、電腦、文學等多方面。
盡管與普通書籍相比,館內存書數量仍然有限,但這些書籍定位明確,適合視障人群,比如,保健類、推拿按摩類的書,也讓許多視障者和盲人嘗到了甜頭。一些上了年紀的盲人會到這里選擇適合自己的書。“有時間我還想來學學利用電腦看書、聽書呢。”井萍微笑著說道。
二七新村街道辦事處黨辦主任閆小芳介紹,轄區總共有40多名視障殘疾人群,他們前期了解到,這些人群同樣有借閱圖書、學習的需求,就依托群益社會組織服務孵化中心建起了盲人圖書館。
在圖書館運營過程中,視障不太嚴重的可自行來館借書學習,對出門不方便的人群,志愿者會上門為他們讀書、讀報,也會把書送到家里去。“不僅轄區的視障殘疾人可以來,我們的圖書館也面向濟南市。”劉昊介紹,全市范圍內有需求的視障殘疾人群,都可以來這里學習、辦理借閱圖書證件。(記者 王倩 實習生 劉楠)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