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聊城日報
2017-05-03 10:43:05
◆2010年以來,全市共有16.33萬名農民工返鄉創業,累計注冊各類市場主體約15萬個,累計投資30多億元,吸納就業30萬人以上。
◆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或創業人員均可申請最高10萬元的個人創業擔保貸款,給予全額貼息。
◆對符合條件的創業者發放一次性創業補貼,最低補貼額度提高到1.5萬元。
在外地當過多年建筑工人的冠縣煙莊街道農民陳紀才,返鄉后參加政府舉辦的免費電子商務創業培訓,于2014年在聊城電子商務產業園創辦了電子商務公司,利用網絡平臺銷售五金、建材、家具等產品。截至去年年底,公司銷售額達700多萬元。
創業創新不僅影響著一個人、一個家庭的命運,也關系到聊城發展快慢、轉型成敗。近年來,聊城市加大對創業創新的扶持力度,不斷完善服務體系,大力優化創業環境,吸引越來越多的外出農民工返鄉創業。2010年以來,全市共有16.33萬名農民工返鄉創業,累計注冊各類市場主體約15萬個,累計投資30多億元,吸納就業30萬人以上,成為聊城經濟發展的新生力量。
真金白銀扶持大眾創業
冠縣辛集鎮村民崔培波,返鄉打算從事金屬電動門產品代理,但面臨資金不足的困境。憑借創業擔保貸款政策,他成功申請了10萬元的貼息貸款,不僅解決了燃眉之急,而且注冊了電動門商標,擴大了銷售規模。
崔培波的成功,離不開聊城給力的創業環境。近年來,聊城市著力改善投融資環境,創業擔保貸款政策持續發力,使農民工創業資金來源渠道日益多元化。特別是在去年8月召開的全市創新創業大會上,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意見》,對創業創新者給予“真金白銀”扶持,如加強創業擔保貸款扶持,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或創業人員均可申請最高10萬元的個人創業擔保貸款,享受全額貼息;充分發揮市級創業投資引導基金作用,對符合條件的創業者發放一次性創業補貼,最低補貼額度提高到1.5萬元。
一系列創業扶持政策,為處于創業初期的創業者下了一場“及時雨”,增強了他們的信心和動力。
個頭雖小但潛力巨大
莘縣返鄉農民工王紹志在外從事裝卸工、運輸工和建筑商等多個職業后,引進多項高精尖設備,在莘縣通達創業園創辦了一站式汽車服務中心,年均營業收入240萬元。
受資金限制,聊城市返鄉農民工創辦的實體以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為主,年均營業收入大多在100萬元以內,但各有獨特優勢。有的采用先進技術設備和管理經驗,實現傳統生產方式升級;有的借助家鄉名優特產,促進一二三業產融合發展;有的成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高抗風險能力……
制造業、餐飲、批發等傳統行業歷來是農民工返鄉創業的重點領域,如今這一情況有了新變化。不少返鄉農民工在外務工期間學到了先進生產技術、銷售和管理經驗,創辦了一批品牌型、科技型、“互聯網+”企業。聊城市全國優秀農民工張俊強創辦的鼎誠激光設備有限公司,研發具有獨立自主知識產權的激光電源,獲得7項國家專利。
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為農民工返鄉創業提供了新平臺。冠縣農民丁寬闖原是北京一家搬家公司的裝卸工,回鄉后開始創業。他從最初的網絡代銷紙箱,到自主加工生產,再到通過電商平臺銷售土特產,成為了冠縣首批農村淘寶合伙人之一。
創業企業惠及鄉里鄉親
東阿縣大橋鎮的趙書強,返鄉創辦了富強金屬有限公司。截至目前,企業已累計吸納400余名農村勞動力就業,幫助170余戶農村貧困家庭穩定脫貧。
返鄉創業不僅讓越來越多的創業者富起來,更創造了大批就業崗位。由于聊城市返鄉農民工創辦的企業大多屬于勞動密集型企業,比較適合專業技能相對不高的農村富余勞動者,大大拓寬了就業渠道,帶動了一批貧困人員穩定脫貧。
農民工返鄉創業,還促進了資金、項目、技術、人才等要素向縣城、集鎮轉移,集聚了縣域經濟發展新動能。臨清市煙店鎮依托煙店軸承創業園,吸引大批農民工返鄉創業,形成了遠近聞名的軸承市場,帶動餐飲、住宿、商貿等服務業發展。目前,該鎮從事軸承加工銷售的人員達6萬人,占全鎮人口75%以上。
昔日走四方,如今向家鄉。農民工返鄉創業,正為聊城的全面小康之路培育新動能、注入新活力。(記者 曹天偉)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