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無線濟南
2017-06-01 14:23:06
張恒珍已經是十幾歲孩子的姥姥了,66歲的她二十多年如一日,悉心照顧著自己的“婆婆”。張恒珍說,其實這并不是丈夫的母親,而是大娘,不過丈夫從小跟她長大,所以在他們夫妻倆眼中和親生母親沒區別。
現在,婆婆103歲了,看起來仍然面色紅潤。張恒珍說,婆婆還沒有完全糊涂,還能認得她、認得孫女。老人已經失去了自理能力,現在一日三餐張恒珍都是一口一口喂老人;白天,張恒珍通常會把婆婆架到沙發上坐一個小時,再架到床上躺一小時,半夜還要抱她起來上廁所,往往一夜就要起兩三次。很多年來,張恒珍沒有睡過一個整夜的囫圇覺,只要老人一發出聲音她就會醒來。張恒珍說,有時候也覺得累,不過又覺得為人子女,年輕時老人給自己付出了,現在必須回報,都是應該做的。說起自己婆婆之前的吃苦耐勞,張恒珍充滿了感激之情,他說婆婆總是吃苦在前,任勞任怨幫她照顧小女兒,是一位有素質很能干的老太太。她現在對婆婆的感情也是非常真摯,和婆婆很投緣,對她的照顧實心實意,毫無怨言。張恒珍的外孫女現在已經十幾歲了,三歲之前外孫女需要照顧,婆婆也離不開人,她就帶著婆婆住進了女兒的家里,同時照顧著一老一小。
張恒珍的家在建設路和經十路路口附近,一個不起眼的小胡同里的老水泵廠宿舍。上世紀90年代初,公公去世后,張恒珍就把婆婆接來和他們一起住。“就是這兩間房子,我們在這里住了幾十年了。”張恒珍說,當時女兒還沒有出嫁,這兩間房子還不到50平方米,一家四口要擠在這狹小的空間里。考慮到婆婆年事已高,張恒珍特意給她騰出了一間屋子,并對老人的生活起居開始了無微不至的照顧。
說起老人的身體,張恒珍十分知足。她說,婆婆70多歲的時候還能幫自己看孩子,過了80歲開始有些小腦萎縮,出現了走路不穩的癥狀。有一次,婆婆一個不注意摔破了頭,張恒珍急忙帶著她來到山東省立醫院,又是住院又是打針,五六天就花了5000多元。現在聽起來5000多元似乎不是很大一筆錢,可是當時已經從國棉廠退休的張恒珍一個月退休金才500多塊。從那時起,張恒珍就一步不離地照顧婆婆,一晃20多年過去了……因小腦萎縮厲害,婆婆常常整夜整夜不睡覺,好的時候也會醒二三次。張恒珍白天照顧好一家人的起居后,晚上還耐心地陪老人聊天、幫她撫觸按摩,像對待小孩子一樣幫助老人睡覺。通常折騰整個晚上后,白天筋疲力盡,張恒珍一開始硬撐著配合老人的作息時間,一度身體也透支了。
多年來,婆婆的作息、飲食習慣已經非常規律,張恒珍夫婦也不敢輕易改變,張恒珍說丈夫不熟悉家務,把婆婆交給丈夫一人照顧她不放心,這麼多年來,張恒珍出來買菜也沒有出過遠門。不過遇到老人愛吃的水餃,還會讓她多吃上幾個。適逢端午節,張恒珍給婆婆梳好了花白但仍然濃密的頭發,做了粽子喂老人吃,還給老人添了新衣服,然后就是和往常一樣——每一分每一秒地陪伴。她說,只要老母親健在,每天都會這樣悉心照顧她。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