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南時報
2017-09-29 08:39:09
華夏第一石塔——四門塔記者劉玉樂攝
10月1日-8日,四門塔景區將免費對外開放!這是9月28日記者從四門塔風景區管委會得到的消息。屆時,游客可參觀四門塔、千佛崖造像和龍虎塔3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及中國第四大塔林、神通寺遺址等珍貴文物遺跡。另外,景區內濟南神通寺將舉行祈福活動。
免費不算新鮮事 文物保護是重中之重
始建于隋朝,有著1400多年歷史的四門塔被譽為“中國第一古塔”。其位于柳埠境內的四門塔風景區內,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單層亭閣式石塔,與趙州橋同為隋代石質建筑的典范之作,1961年3月4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上世紀70年代初,四門塔塔頂維修時,在塔心柱上方發現了存放于其中的舍利函及舍利,對于確定四門塔的建造年代和印證隋文帝仁壽置塔提供了確鑿物證。
四門塔風景區有景點20余處,其中有3處國保級文物,分別是華夏第一石塔——四門塔、盛唐藝術奇葩——龍虎塔、初唐佛教造像精品——千佛崖。有距今1600多年歷史的齊魯第一寺院遺址、中國第四大塔林、元明清歷代碑刻、唐臺基精美高浮雕等一大批珍貴文物。另有距今2000多年現仍枝繁葉茂的九頂松、江北第一竹林、七十二名泉之一的涌泉及百尺飛瀑等自然景觀,被稱為近郊尋古探幽、觀光攬勝、禮佛求愿的絕佳勝地。
28日,四門塔風景區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免費其實不算新鮮事,但在國慶期間免費這還是第一次。在景區門口的標識牌上,記者看到票價為30元/人/次、學生票20元/人/次。“景區也就百十畝地,若是采用觀光的方式走下來,最多1小時。”工作人員說,這幾年游客量都不算大,一年也就數萬人,“曾經搞活動一天來過兩三千人,景區就已是人山人海了。”至于國慶假期過后是否還會繼續免費,相關人士謹慎表示目前并未列入計劃,“畢竟這里諸多文物的保護才是重中之重。”
經營還是保護得看如何與歷史對話
是強調經營還是重點保護文物?梳理歷史資料就會發現,景區是有過諸多徘徊的。景區自20世紀60年代對外開放,曾一度成為濟南人南部山區近郊游的唯一景點。20世紀末21世紀初,在“旅游是朝陽產業”的呼聲中,四門塔被歷城區列為南部山區首個重點支持發展的景點。2009年后,景區不再是歷城區政府直屬單位,變成了歷城區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的下屬單位,重歸文化口管理,文物保護也是重中之重。2012年,四門塔進行了自上世紀70年代初維修后的一次大規模修繕。目前景區歸屬南山管委會。
在談及今后的經營發展,統一的思路還是個問題。有人說,這里文化太厚重了,感覺活力不足,所以感興趣的不多;也有人認為,若真要發展旅游,就應該對保護文物、經營管理、市場營銷等進行細化。在此工作多年的一工作人員描述了他理想中的四門塔:“在周圍的喧囂中,這里的幽靜與平和或許反而會成為一種特色。因此,在全域旅游時代,或許可以考慮發展小眾體驗游。當然,這就需要在保護文物的同時,增強或重新梳理對文物本身的內涵講解和帶有體驗互動性的‘與歷史對話’。”
在千佛崖附近,這位研究文物的專業人士舉了個例子:“比如你眼下所站的龍虎塔,屬唐代地質層,但從這里往上再走9個臺階,就進入金元明時期地質層的塔林了。歷史是不是很好玩?”他說,自己理解的旅游,就是如何讓大家感受到這些有文化內涵的“好玩”。
原標題:雙節旅游“大禮包”來襲!國慶長假期間四門塔免門票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