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日報
2017-10-14 10:46:10
◆2013年11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孔府和孔子研究院參觀考察。習近平強調,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
◆山東牢記總書記囑托,以堅定的文化自信,高度的文化自覺,主動作為勇于擔當,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齊魯大地落地生根,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當好排頭兵
□ 大眾日報記者 趙琳
這是世界最長的家譜,寫入200萬名族人,共計2000余萬字。2568年前的9月28日,孔子生于尼山,從此開啟了這項吉尼斯世界記錄。
延續千年的《孔子世家譜》,融入中華民族延續千年的文化血脈,打上了一個東方文明古國的銘印。
放眼歷史,東方古國來到了嶄新的時代,沖出積貧積弱的泥淖,甩掉挨打挨餓的枷鎖,猶如剛剛駛來的“復興號”列車,奔跑在偉大復興的征程中。一個方陣的奔跑,需要一個統一而響亮的號子;千萬個小夢想繪就的中國夢,需要一個共同的價值觀。這是中國的呼喚。
放眼全球,中國自信地站到舞臺中央,參與全球化的復雜合作,并以勢不可擋的崛起開辟出一條舉世矚目的“中國道路”。困擾世界的普遍難題,紛紛擾擾的諸多挑戰,期待著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這是世界的期待。
目光必然地投向孔子,投向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孔孟之鄉是山東。山東歷史文化長廊里群星璀璨,光彩奪目。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是總書記的殷切期望,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也是山東的歷史責任和時代擔當。
挖掘資源傳承基因
扛起傳承與弘揚的責任擔當
盛世修典,傳承文脈。
4月19日,省委宣傳部和山東大學聯合啟動了“全球漢籍合璧工程”,力爭讓流散海外的11萬部“經、史、子、集”等中華優秀傳統典籍回歸祖國。這項傳承中華文脈的重大文化工程,被譽為當代“四庫全書”。
化民成俗,其必由學。9月剛開學,山東省內的中小學全面啟用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材。山東由此成為全國第一個在小學、初中和普通高中三個學段全面開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課程的省份。
從當代“四庫全書”,到學生們人手一冊的課本,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弘揚在山東體現了“登峰造極”和“落實落地”的有機統一。
山東歷史文化底蘊深厚,革命文化波瀾壯闊,現實文化豐富多彩,在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上“得天獨厚”。
孔子基金會秘書長王大千表示,“山東坐擁豐厚文化資源,在傳統文化研究闡發、普及推廣等方面,有能力繼續先行先試、走在前列,扛起責任擔當。”
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首先要正本清源、摸清“家底”。黨的十八大以來,山東承擔儒學和優秀傳統文化研究方面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72項;近幾年儒學和傳統文化方面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結項成果,獲得“優秀”等次的占30%以上,遠超全國10%的優秀率。
仰之彌高,鉆之彌堅。
山東2015年啟動了“齊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工程”,推出105個重點項目。通過項目牽引,集聚各方力量協同創新,研究成果領先全國。
第八屆世界儒學大會上,儒家思想跨越國界、引發共鳴,為普遍性世界難題貢獻了中國智慧,提供了古代中國的解決方案。
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徐向紅表示,山東正在利用多種形式推動以儒家思想為代表的中華文化成為世界文明對話的重要力量。發揮好傳統文化的獨特優勢,講好中國故事,推動中華文化核心價值觀走出去,山東同樣走在前列。
古為今用
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這個動物的名字,與它的性情有關,叫‘貪’,它生性饕餮,貪得無厭。”曲阜孔府內宅門口照壁的《戒貪圖》前,濟寧市任城區委黨校高級講師種淑嫻指著一只貌似麒麟的動物講解,孔家用它來告誡子孫,切不可貪得無厭,要保持古樸的家風和廉潔的形象。
在濟寧干部政德教育基地,每年有2萬多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干部政德培訓班學員,在此汲取文化滋養,提升為政之德。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既是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綱領,又是推動當前文化繁榮發展的指南。
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山東師范大學齊魯文化研究中心首席專家王志民認為,繼承優秀傳統文化要注重與時代發展相適應,取向應該是有利于解決現實問題、有利于助推社會發展。
山東以高度的文化自覺,提煉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一系列創新叫響全國,一系列經驗走向各地。
2014年起,山東連續三年發布善行義舉四德榜“榜上有名”先模人物,在自古只有帝王將相、文人墨客題字留名的泰山,留下了普通山東人的聲名。2014年,中宣部把四德榜山東經驗推向全國,這正是中國傳統文化資源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目前,全省創建四德工程示范縣65個、示范點100個,實現一縣一道德品牌;建立善行義舉四德榜9.1萬個,實現全省行政村全覆蓋;打造四德主題公園(廣場)1萬多個。
構建發布矩陣,放大典型宣傳的正能量。從2015年起,省委宣傳部推出“齊魯時代楷模”“齊魯最美人物”發布廳和“山東典型發布”微信公眾號,共發布9位“齊魯時代楷模”、97位“齊魯最美人物”。
在農村,以喜事新辦、喪事簡辦、厚養薄葬為重點,大力推進移風易俗;在城市社區,廣泛開展“鄰里守望”志愿服務等系列活動;在企業,發起“厚道魯商”倡樹行動,建立誠信紅黑名單……
貼近時代走進生活
煥發傳統文化的當代生命力
每周末,鄒城文化義工章媛媛都會在自己開設的點點茶書吧里開設講座。最近的一場講座,報名30多人,最終來了50多個,到這里聽講座、學國學。
國學講座緣何火爆?曾在北京從事高等教育工作的章媛媛認為,“越來越多人希望從傳統文化中尋找心靈的啟迪,優秀傳統文化補上了心浮氣躁、急功近利等道德短板。”
在孟子故里,像章媛媛這樣文化義工有1000多個,遍布城區的各個角落。
孔子,這位出生在2000多年前的人物,不應該總是在雕塑上,在書本里。孔子研究院院長楊朝明說,“立足生活的場域,這是儒學內在強大生命力的根基所在。”
我省尼山書院、儒學講堂遍地開花,國學普及、禮樂教化、道德實踐等文化涵育活動融入日常生活。2014年,山東將尼山書院和鄉村儒學講堂納入全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全省350余家公共圖書館全部建成尼山書院,舉辦各類活動4000余場次;建成基層“道德講堂”5.6萬多所,鄉村(社區)儒學講堂發展到9200多個,舉辦活動4萬場次,參與群眾500多萬人次,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山東“鄉村儒學現象”。
優秀傳統文化進機關、進企業、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軍營、進家庭,普及教育全覆蓋,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如同開啟一扇門,山東優秀傳統文化用多種多樣的姿態“撲進”人們的現代生活。
在村居,我省在全國率先提出并實施“鄉村記憶”工程,讓村民“記得住鄉愁、留得住鄉情”;舉辦“國學小名士”經典誦讀電視大賽,帶動1000所學校100多萬中小學學生參加,讓孩子們從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向善向上的力量……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