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快看!山東這些村為何能摘得全國文明桂冠

來源:新銳大眾

作者:楊國勝 都鎮強 呂光社 王兆鋒 楊秀萍 張環utf-8

2017-11-25 10:34:11

在日前公布的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名單中,我省濟南市長清區萬德街道馬套村等73個村榜上有名,本報記者選取幾個文明村采訪,為你展示它們的文明創建風采。

松興屯村:打造鄉村文明新典范

小橋流水,濤聲瀑影,飯后漫步在興園公園,已經成為51歲的徐林喜的一種習慣動作。 興園公園不大,占地33畝,規格也不高,屬于村辦公園,但卻讓包括徐林喜在內的高密市闞家鎮松興屯村村民有了休憩的好去處。

“這里前幾年還是廢棄灣塘和場院地,老少爺們都不愿意靠近。村里籌資1500多萬元修建成了一處文化公園。今年4月份,還有40多名來自全國各地的畫家來俺村寫生呢?!敝钢贿h處成排的別墅,徐林喜告訴記者。

從昔日的窮村僻壤,到如今遠近聞名的富裕村,松興屯村這幾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拔覀兇灏l展葡萄和特色蔬菜種植、建設村民新居、興建學校公園,實現了土地流轉、大棚覆蓋、村民遷居新村‘三個百分之百’。”村黨支部書記徐林收說。

口袋富裕了,還要富腦袋。松興屯村籌資2100萬元,建設了集小學、幼兒園于一體的省級規范化學校闞興學校,周圍8個村莊孩子可以就近上學。白天,校園里傳來瑯瑯讀書聲,晚上校園的操場面向村民開放。跳跳廣場舞、慢跑健身,夜晚的松興屯村村民不再大門緊閉,而是走出家門?!拔覀兝脤W校操場舞臺搭建鄉村戲臺舞臺,組建松興屯村歌舞團隊,在節假日和農閑時節舉辦文藝演出。村民上臺演出,下面掌聲陣陣?!毙炝质照f。

走在松興屯村的村民集中居住區,一排排別墅的外墻上畫滿了各式宣傳畫,有孝親敬老的,也有鄰里互助的。松興屯村還以培育“愛誠孝仁”先進典型為示范,開展了“星級文明戶”評創活動,30個星級文明戶受到隆重表彰。開展愛誠孝仁“四德之星”評選活動,推選出了50名“四德之星”。

“我們要打造鄉村文明新典范,讓村民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談起最新榮獲的全國文明村榮譽,徐林收說。

北齊村:千年古村忠厚傳家

11月21日,走進全國文明村鄒城市香城鎮北齊村,工作人員將記者帶到了“幸福北齊”展館,北齊鄉賢“儒士鄉紳”齊景詩、“武舉人”齊國瞻、“歲進士”齊國英等先賢故事,讓人肅然起敬;“尊祖敬宗,和家睦族……”齊氏族訓,“讀書為重,克勤克儉”“教子孫、端家范”等家風家訓讓人怦然心動;十佳孝星、好婆婆、好媳婦、致富帶頭人等現代文明戶又讓人頷首點贊。

“北齊村是一個千年古村,出過不少鄉賢,他們勉勵后輩積德向善、忠厚傳家、讀書流澤?!贝妩h支部書記、村主任齊士湖介紹著北齊村的歷史文化,“我的爺爺在世時就常說,不論做什么事情都要干好,叫人贊成,為人尊敬?!?/p>

從事農資經營、苗木種植的村民齊宜勝與齊士湖有著同樣的感受,“老輩里就教我們做人要忠厚,忠厚才能傳家遠?!饼R宜勝賣農資堅持誠信經營,種植桃樹、豬牙皂角樹、花椒等樹苗,每年收入一二十萬元,與兒子兒媳一起生活,一家人甚是和睦幸福。齊宜勝特意將“勤儉崇矣,奢華戒焉;一身正氣,忠厚謹慎”十六個字作為自個家的家訓。

問他“勤”“儉”咋解,樸實無華的齊宜勝笑著說:“‘勤’就是有活干,才有勁,一天不干活,渾身沒勁;‘儉’就是不講吃穿,我到鎮上趕集舍不得喝碗羊湯,覺得自個喝羊湯,不如買塊肉一家人一起吃好?!?/p>

好家風、好家訓涵養著好村風、好民風。齊方兵、張仁英夫婦原來在煙臺養殖扇貝,很是掙錢,但父親齊廣平2014年3月偏癱,兩人立馬放棄養殖業,回家侍候老人;好媳婦康美芹丈夫偏癱,她不僅照顧丈夫、婆婆,還照顧無人照料的老大娘;好媳婦程麗麗侍候老公公兩年,端屎端尿,一直到老人去世……

齊士湖說:“我們村的孝賢故事很多,從1996年開始村里就評樹典型,一直到現在沒有間斷過,傳承了好傳統,也倡樹了孝老愛親、鄰里團結的村風民風?!?/p>

家風家訓傳家遠,千年古村新風漾?!澳銥榇蠹艺疽灰梗蠹覟槟阏疽辉隆?,北齊村18歲到60歲的男性村民夜間義務站崗巡邏,不用催促,而且堅持三十余年不輟;每年冬天,每次下大雪,村民“各掃門前雪”后,還會主動拿著掃帚,到村委大院、文化廣場、南北大街、旅游驛站等公共場所義務掃雪,根本不用村干部在大喇叭上吆喝。

大秦村:從創建“文明”到經營“文明”

11月21日下午,走進禹城市辛店鎮大秦村村委,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張“幸福大秦”的照片笑臉墻。“笑臉墻上的村民,都是我們村里評選出的‘四德模范’,這兩年,我們村越來越美,村民的‘錢袋子’也越來越鼓,現在都流行‘曬幸福’,所以俺們村也設立了‘笑臉墻’。”村支部書記秦慶文說。

今年70歲的退休教師秦安順就是“四德模范”之一,他是大秦村舞蹈隊隊長,組織村民文娛活動成了他生活中的一大樂趣。

大秦村有300口人,青壯年勞力大多在外打工。過去文化娛樂活動匱乏,村子不大,但村民之間互動交流較少,幾戶村民之間還有嫌隙。秦安順覺得,讓大家在一起搞點文娛活動會有利于村莊和諧?!安还馐翘鴱V場舞,我們村還舉行了‘紅色電影放映主題月’、‘美麗辛店’攝影大賽、道德大講堂等活動。”

弘揚新風正氣大秦村不落人后。他們舉辦了辛店鎮首屆農村青年集體婚禮,倡導文明節儉;開展儒學講堂活動,弘揚傳統孝道文化;村民自發成立德孝義工團,定期組織德孝培訓,開展慰問老人等活動。

在文明創建過程中,大秦村結合特色優勢資源,以文化文明凝人心、聚人氣,探索出了具有大秦特色的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道路,從單純創建“文明”向經營“文明”轉變。秦慶文說,“我們開發了德孝鄉村游、青少年素質拓展游等項目,修建了大秦村游客服務中心。今年‘五一’、‘十一’來村旅游的人一天最多能達到500多人,今年已接待游客8000余人次,大秦德孝鄉村游、農事體驗游的名頭已經在周邊縣市打響?!?/p>

馮莊村:“要是有私心,俺這里的經驗你學不去”

11月22日,小雪節氣。

冬日暖暖的陽光,灑在聊城經濟技術開發區蔣官屯街道馮莊村的集市上。700米長、40米寬的中心大街上,趕集的人們臉上洋溢著笑容,攤位井然有序。有車輛緩緩駛過,人們自覺避讓,車輛也不按喇叭。道路兩旁,是二層的小樓,使人覺得走進了鄉鎮的駐地。

“這個村是全國文明村,到這里,人都自覺文明起來了?!眮碜脏彺宓募o秀麗,在擺小攤賣糖炒栗子,她仔細地侍弄著炒砂,說:“炒砂要干干凈凈,讓買的人吃著放心,要做良心買賣?!?/p>

紀秀麗對這個集市的管理很滿意,沒有欺行霸市的,人都很客氣。“五天一個集,我集集都來,每次交2元的衛生費,能賣五六百元的栗子?!?/p>

附近的攤位上,賣衣服的李超,正在招呼顧客,他高興地說:“這個村富,我一個集能賣2000多元。”地上掉點東西,他自覺撿起來。記者注意到,每個攤位下面都干干凈凈。

這段時間,村里在安裝天然氣管道、暖氣片,有來自7個省的施工隊在施工。來自河南省駐馬店的施工隊隊長石福祥說:“施工的東西放在大街上也沒人偷沒人拿,到誰家都是笑臉相迎,倒水倒茶。我走了這么多地方,這個村給我的印象最好!”

在村支書顏成興家,顏成興正在和村干部商量事情。因為安裝暖氣,向村民收了費用,有的村民對費用有疑問。他們商定,把安裝暖氣以來的所有賬目詳細列出來,在大喇叭上向村民公布,同時張貼出來,村兩委干部輪流在村委會值班,接待有疑問的村民。

馮莊村曾是有名的“臟亂差”的村。2002年,從蔣官屯辦事處離休的顏成興,被村民請回來,當了村里的“當家人”。他帶領村兩委干部埋頭苦干,修路通大街、修胡同、調宅基地、建集市……使馮莊村變了模樣。通大街,需要拆遷56處院子,村干部冒著大雨挨家挨戶做工作,半月內順利拆完;為了抓集市上的小偷,村干部追到玉米地里將他抓住。

“不少人到俺村來學習,我給他們說,俺村好學也不好學。要是你有私心的話,俺村的經驗你學不走。道理很簡單,要是村干部是送禮送上來的,他能虧本嗎?這么多年,我一支煙也沒抽過村民的,一口酒也沒喝過村民的?!?4歲的顏成興說。他的柜子里,擺著很多藥。“能開個藥鋪了。這幾天我總覺得頭上呼呼地進風,不服老不行,但是咱干一天,就要一心一意為百姓服務好一天!”

東王莊村:40多戶榮譽牌匾倡樹文明家風

11月23日,記者來到剛剛獲得全國文明村的滕州市西崗鎮東王莊村采訪。除了整潔的村容村貌、記載村民記憶的村博物館、學習國學的孔子學堂,給記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便是許多村民家大門旁的榮譽牌匾:孝老愛親之家、勤勞致富之家等,粗略數了數,大約40多戶。

村支部書記單新民說:“這是俺們村的良心,也是俺們村最寶貴的財富。他們是全村217戶823人學習效仿的榜樣,這個隊伍年年在壯大。”

夕陽西下,72歲的王維雨老人開始按照祖傳方法,一板一眼做古法豆腐:泡豆、磨漿、燒漿、過濾、點鹵、壓型。

王維雨說:“打從俺爺爺那輩開始,100多年了,都是這6道工序,偷工減料豆腐就變味了。”

“豆腐還是老店的好,吃起來軟、嫩、香、滑,大伙都愛吃。”提起王維雨的豆腐,村民王緒玉贊不絕口。

盡管已年過古稀,但王維雨仍勞作不輟,靠自己的雙手勤勞致富,不給子女增添麻煩。雖然收入不高,但他從不貪圖小利偷奸?;?,堅持做“良心豆腐”。在他家大門上懸掛著村兩委授予的黑底金字“勤儉持家”牌匾。

47歲的李凡英在村里擔任計生主任,還兼著所在民心街的街長。盡管工作繁忙,但她想方設法照顧好年邁的公公、婆婆,教育一雙兒女好好學習、工作,孝敬老人。在李凡英堂屋的墻壁上,貼滿了讀初中的兒子的獎狀。

里里外外,操持得井井有條,家庭團結,鄰里和睦。李凡英說:“忠厚傳家遠,家和萬事興,俺們6口之家很幸福,我很知足?!?/p>

在李凡英家大門旁,懸掛著鮮紅的牌匾:“共產黨員戶”。

63歲的王維明家大門緊閉,門楣上懸掛著“詩書繼世”的牌匾。單新民解釋說:“老兩口去城里給兒子看孩子去了。他家出了兩個大學生,全村的驕傲!”

盡管王維明家庭生活不富裕,但培養孩子讀書卻舍得下功夫。家里住房不寬敞,硬擠出一間給孩子當書房,花錢買了很多書籍。勞作之余,陪孩子讀書看報,關注《新聞聯播》,讓孩子養成關心國家、關心社會的良好習慣。

在王維明的言傳身教下,孩子們樹立了“修身、正業、幸福、和諧”的人生觀,刻苦學習,兒子考上了西南政法大學,女兒考上了山東大學。學有所成,畢業后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表現出色。(新銳大眾記者 楊國勝 都鎮強 呂光社 王兆鋒 楊秀萍 張環澤 通訊員 張長青 盛超 趙帥 程謙 張同耀)

[責任編輯:楊凡、劉巖]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濟南新東站片區將成“站城融合”新模板 居住交通無縫銜接

濟南新東站片區將成“站城融合”新模板 居住交通無縫銜接

24日上午,記者從濟南新東站片區規劃建設座談會上了解到,新東站預計明年年底通車。未來新東站將以408米長度及180米的跨度,成為中國跨度最...[詳細]
濟南時報 2017-11-25
陳葉翠被追授“齊魯時代楷模”

陳葉翠被追授“齊魯時代楷模”

“齊魯時代楷?!卑l布儀式今晚舉行,省委宣傳部追授濟南市歷下區甸柳新村街道第一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陳葉翠同志“齊魯時代楷?!睒s譽...[詳細]
大眾網 2017-11-25
青島:老人在日軍炮樓住了55年 打通彈孔裝暖氣

青島:老人在日軍炮樓住了55年 打通彈孔裝暖氣

說它是居民樓,其實也不準確,據了解這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日軍炮樓,它建成于1938年。孫從孝一家已經在此居住了55年,一開始炮樓連一塊完整的...[詳細]
舜網 2017-11-25
青島貴族草莓新鮮上市了 零售價高達120元一斤

青島貴族草莓新鮮上市了 零售價高達120元一斤

近些年,草莓上市時間不斷提前,冬季吃草莓已不再是新鮮事兒。任學剛:“第一方面得有好的苗子,種植的品種是以前種植的,只不過今年用的是...[詳細]
青島網絡廣播電視臺 2017-11-25

超標電動車屬于機動車 出事故會承擔更多責任

10月30日,招遠市金嶺鎮發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輛超標電動車與一輛轎車相撞。在檢查中,民警發現電動車已達到機動車標準,而超標電動車屬于機...[詳細]
YMG 2017-11-25

濟寧“立享單車”押金難退 用戶權益誰來保障

共享單車為市民的出行帶來了便利,交押金即可騎車,前提是押金可退,可是現在卻出現了不少押金難退的問題單車。采訪中,多數用戶表示,騎車...[詳細]
濟寧新聞網 2017-11-25

棲霞愛心人士捐獻遺體和角膜 生前致力奉獻愛心

近日,棲霞市一位愛心人士隋先生因患病離世,捐獻了遺體和角膜,棲霞市紅十字會完成老人最后遺愿。截至目前,全市實現器官捐獻100多例、角膜...[詳細]
YMG 2017-11-25

退役士兵學生可保留學籍休學創業 增加通識課程

今年,山東省首次啟動退役士兵單獨招生免費教育試點工作,共有20所高職院校參與。退役士兵學生入校以來,各高職院校結合退役士兵學生實際,...[詳細]
YMG 2017-11-25

部分企業對女求職者要求高 心理素質納入考核范圍

連日來,駐煙高校舉行多場大學畢業生專場招聘會。企業招聘女生要求門檻高“您好,我是學工程管理的。[詳細]
YMG 2017-11-25

考研下月14日可下載準考證 初試成績明年陸續公布

進入11月中下旬,很多考生已經完成現場確認的工作,繼續投入到緊張的復習備考中。根據安排,考生在2017年12月14日至12月25日期間,憑網報用...[詳細]
膠東在線綜合 2017-11-25

近期煙臺水果價格上漲近一成 受季節性因素影響

近期,煙臺市水果價格呈小幅上漲態勢。據市物價局價格監測中心對煙臺果品批發市場監測,11月22日,監測的5種水果平均批發價格每500克(下同)...[詳細]
膠東在線 2017-11-25

山東援疆“送崗進家”助脫貧 織襪機搬進戶不出家門能就業

山東產業援疆不斷探索創新,從“總部+衛星工廠”到“家庭車間”,再到疏勒縣織襪一條街上的“家庭工廠”,送崗進家,探索出一條“居家脫貧...[詳細]
大眾日報 2017-11-25

山東15個市將糧食安全納入2017年度綜合考核

記者近日從山東省糧食局獲悉,截至目前,山東17市中已有濟南、青島、東營、濰坊等15市將糧食安全納入2017年度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詳細]
新華社 2017-11-25

網友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