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山東網
2017-12-01 10:22:12
中國山東網訊 今年是中國鹽業改革全面啟動年,近日,山東省發布《山東省鹽業體制改革實施方案》和《山東省食鹽監管體制改革方案》,明確自2018年1月1日起,山東將實施新的鹽業管理體制和食鹽質量安全監管體制,這標志著中央年初頒布的《鹽業體制改革方案》在山東正式落地。
此次鹽業體制改革,著眼于打破固有的政企不分模式,按照方案要求,我省將逐步剝離省鹽業集團及下屬鹽業公司的鹽業行政管理職能;同時撤銷山東省鹽務局,山東省鹽業集團也不再加掛山東省鹽務局牌子,對應的鹽業監管職責同步下放至各級政府,不再實行原先雙重領導、雙重管理的體制。山東省鹽業集團原先的全省鹽業行業管理和質量安全監管職責分別移交給山東省經信委和山東省食品藥品監管局。
方案頒布以來,山東的食鹽市場有哪些變化呢?記者近日走訪了濟南幾家超市發現,很多外地食鹽產品已經進入濟南市場,而鹽業改革后的食鹽價格以及質量監管都成為消費者關注的話題。
外省食鹽進軍山東市場 市民更加認可本地貨
自2016年12月起,山東省鹽務局陸續公布了7批可以從事跨省經營食鹽批發業務的企業名單,總計99家外省鹽企的產品被獲準進入山東市場。
記者在濟南歷山路一家超市看到,來自湖北、天津、新疆等地的食鹽產品擺滿了貨架,觀察一段時間后,發現消費者更多還是青睞本地貨。記者隨機采訪了一位前來購買食鹽的中年消費者,這位消費者表示:“吃了幾十年的本地鹽了,所以購買時還是會習慣性地選擇本地產品?!?/p>
市民更傾向于本土產品
一位外省鹽企駐魯銷售代表告訴記者,“目前我們剛剛進入山東市場,作為前期的一種市場試探,投放的多是中低端產品,下一步將根據銷售情況決定是否推出一些高端產品?!睋@位銷售代表介紹,他們的一些產品比山東本土的品牌更加便宜,可謂是物超所值。當問及銷售情況時,這位銷售代表則坦承“目前銷售的不是很理想。”當記者問及原因時,這位銷售代表認為,“原有的行業壁壘肯定是原因之一,要想打破存在多年的地方行業壁壘不可能一撮而就,不過我們還是看好未來山東市場的巨大潛力。”可以預見,未來山東市場有望出現更多的外地食鹽產品,消費者將獲得更多元化的選擇。
此外,該銷售代表還表示,目前很多外省鹽企尚沒有獲得山東市場的食鹽批發權,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銷售規模的擴大。記者查閱山東省鹽務局網站發現,目前在山東開展跨區域食鹽批發業務需要具備三個條件:第一,中國鹽業總公司及各省級食鹽批發企業;第二,取得食鹽批發許可證的各食鹽定點生產企業(含多品種食鹽生產企業);第三,跨區域銷售的鹽產品質量要求具有可追溯性,并且要符合當地的食鹽加碘濃度規定,方可銷售。相信隨著此次鹽業改革的深入推進,行業壁壘會逐漸打破,更多外省鹽企將獲得山東市場的準入資質,食鹽行業競爭會更加規范。
體制改革倒逼 本土食鹽產品日趨多樣化
雖然現階段山東消費者對本土產品的信賴并沒有隨著外來品牌的進入而降低,本土鹽企卻已經嗅到了即將到來的市場競爭危機,不斷向市場推出更符合健康飲食標準、科技含量更高的高端食鹽產品。
記者在陽光新路一家大型超市看到,該超市銷售的食鹽產品以本省品牌為主,種類已經達到了七、八種,價格維持在2到10元之間。據一位銷售人員介紹:“魯晶牌的烤鹽、澳洲海鹽都是新近推出的產品,口感和營養價值較之傳統產品都有了提高,就目前情況看,新產品銷售情況還是不錯的,尤其是一些年輕消費者,非常青睞新產品,而中老年消費者更多的還是喜歡購買傳統的海晶鹽?!?/p>
高端食鹽滿足了不同口味消費者的需求
一位前來選購食鹽的老年消費者告訴記者:“市面上食鹽的種類比以前多了,老百姓的選擇空間更大,還有進口鹽,以前都沒見過,新產品的確更能滿足不同口味消費者的要求,但是原本常見的1.5元一包的普通鹽已經很難買到了,最便宜的深井鹽也要2.5元一包,怎么越改越貴呀?”先前那位銷售人員隨即表示:“原先1.5元一包的海晶鹽已經停產了,升級版的海晶鹽需要2元一包,因為設備技術升級,新產品的加工成本也隨之提高,因此價格也有所上漲。”
根據國家統一要求,通過此次鹽業體制改革,生產企業可進入流通、銷售領域,且省級食鹽批發企業可開展跨省經營。不難預見,隨著外省一批具備品牌和技術優勢的食鹽生產企業加速進入山東市場,山東食鹽行業勢必會引發一輪兼并重組、結構優化、轉型升級的高潮。這將帶來鹽企產品種類、功能的增加,對消費者而言無疑是一個利好消息。按照《實施方案》, 山東也將加快國有鹽業企業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鼓勵食鹽生產、批發企業兼并重組,允許各類投資主體以多種形式參與或向優勢企業增加資本投入,支持企業通過資本市場或公開上市等方式融資,支持本省企業做大做強。
鹽業改革并非取消鹽業專營 而是對其完善與規范
據業內人士透露,此次改革是在鹽業專營基礎上進行的,本質上是為了完善鹽業專營體制。在流通、批發方面依然實行專營制度,只是內涵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比如價格和分產銷的計劃取消了,允許生產企業進入流通、銷售環節,允許批發企業跨區經營。這就意味著要有食鹽的定點生產許可和食鹽的批發證,才能夠生產和銷售,并不是誰都可以經營。只有合法合規的經營方式才能使企業在鹽改大潮中生存發展壯大。
記者查閱相關資料,國內現有99家食鹽定點生產企業,40家食鹽生產銷售企業,2090家食鹽批發銷售企業。因此,從行業長遠發展的角度看,鹽業體制改革全面推開后無論是食鹽生產企業還是批發企業,都要加強合作,實現共贏。食鹽專營體制改革對大部分鹽業企業來說是挑戰,但也給部分優勢企業做大做強創造了條件。
消費者擔憂鹽業改革后的食鹽監管問題
隨機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很多消費者對年初發生的、波及多省的“臭腳鹽”事件仍然心有余悸。如何保障鹽業改革后食鹽安全問題成為很多消費者關注的問題。針對消費者的擔憂,此次山東省食鹽監管體制改革實施方案也做了詳細規定:
“生產、批發專營企業只減不增。食鹽定點生產和批發專營企業數量只減不增,現有企業許可證不再重新核發,有效期延至2018年12月31日。自2018年1月1日起,現有食鹽定點生產和批發企業按新規重新申請許可?!?/p>
“推進食鹽信用體系建設。建立食鹽生產、批發企業及其負責人和高管人員信用記錄,納入山東省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對有違法失信行為的企業和個人,聯合懲戒,后果嚴重的,采取行業禁入等措施。省食鹽安全社會監督管理信息平臺已于5月1日上線運行?!?/p>
縱觀“臭腳鹽”案件背后的實質,是當地鹽務主管部門因為與本地食鹽生產企業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利益關聯,才對本地生產的“臭腳鹽”視而不見,甚至充當保護傘??梢?保障食鹽安全就必須推進和深化鹽業改革,徹底打破鹽業政企不分格局,斬斷鹽務主管部門與食鹽生產、銷售企業之間的利益聯系。只有這樣,讓食鹽的生產、銷售歸企業,讓食鹽生產、銷售的監管歸職能部門,才能讓職能部門放開手腳,把更多的時間、精力和人員放在食鹽質量的監管上。同時,對于監管不力的鹽務主管部門,必須毫不留情地追究責任。
相關鏈接
我國出產的食鹽主要分為三大類
●海鹽(主要出產于河北、山東、江浙等沿海省份)
●井礦鹽(主要出產于四川、河南、安徽、湖北等內陸省份)
●湖鹽(主要出產于青海、寧夏、內蒙古等西北省份)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