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壹點
2017-12-09 10:47:12
70多瓶漿糊、一斤多裝訂毛線、13平米的儲藏室,這些數字詮釋著一位老讀者對齊魯晚報深深的關愛。69歲的濱州博興老人常承華10年間用一把剪刀,把晚報剪成了400多本剪報。晚報創刊30周年之際,老人帶著他的“寶貝”來到了報社,我們共同的家。
常承華將自己的剪報帶到了本報編輯部。本報記者 徐延春 攝
報社來了特殊客人,講述與晚報不解情緣
8日清晨6點半,濱州博興的老讀者常承華在女婿的陪同下,從150多公里外的博興趕到濟南大眾傳媒大廈。上午9點半,常承華老人來到本報編輯部,臉上滿是開心的笑容,嘴里也不斷重復著,“這次是真的到家啦!”
一個普通的木箱,一摞各式各樣的紙盒,一一打開竟然裝著五六十本裝訂整齊,條理清晰的剪報。這是69歲的常承華老人帶來的珍貴禮物,這些剪報作品記錄的是一位老人與晚報的不解情緣。
“一月里來是元旦,開啟時代新紀元。改革開放享紅利,幸福指數翻一番。”翻看這些剪報作品,發現每一本都有精致的封面,精準的主題引領剪報的內容,扉頁上還都有老人手寫的打油詩一首,概括老人的讀報心得。
“這是我剪報的一部分,從2008年開始到現在我的剪報已經有400多本了。”老人進了門就迫不及待地向記者介紹起了他帶來的這些剪報作品。
老人退休前是博興縣的一名干部,早年參軍,原本沒有上學經歷的他熱愛學習,憑著一腔熱情自學成才,看報學習也是老人保持了一輩子的良好習慣。老人與晚報的情緣可追溯至本報創刊之初,那時老人就十分喜歡閱讀晚報,剛開始是單位訂閱報紙,退休后他就自己訂閱。
因為對于晚報的這份深情,老人也早在2013年被評為齊魯晚報“金牌讀者”,面對老人收藏的剪報作品,晚報的編輯記者交口稱贊。
常承華與編輯記者交流。本報記者 徐延春 攝
剪報緣起十年前,如今累計400多本
2008年,內退在家的常承華擔起了照看外孫子的“重任”,也正是在這期間,偶然一次賣廢品時,常承華看著堆放在一起的舊報紙,萌生了要做剪報的念頭。“看見報紙在收購站被人翻來揀去,我心里十分心疼,這一份報紙包含著記者、編輯、總編等很多人的心血,就這樣被扔掉太可惜了。”
恰好小外孫喜歡汽車、漫畫,老人就從汽車板塊和漫畫開始做剪報,順帶著教小外孫看報識字。等到上幼兒園的時候,小外孫已經認識了400多個漢字。
他將這些圖片一一剪下,貼在白紙上,收集到一定數量再裝訂成冊。就這樣,在2008年,老人將當年的報紙剪成了“人苑美景”“靚麗花園”“千姿百態”“百年奧運”“百花爭艷”“歡樂車場”“動漫炫悅”等七本內容各異的剪報集。
由此,老人的剪報事業“開了張”,之后一發而不可收拾。2009年,老人剪出了27本剪報集,相比前一年多了不少。2010年剪報數量增加到40本,2011年達到新高,剪出了52本。從那之后,基本上每年的剪報集都在四五十本,最高一年剪出了80本。
目前,老人的剪報集已經達到了400多本,內容涵蓋了齊魯晚報10年來刊載的主要新聞、文學作品,堪稱十年來社會發展的百科全書。
“10年間,省內、國內發生的大事在我這些剪報中都能找到資料。”老人自豪地說。
常承華帶來的剪報鋪滿了桌子。本報記者 徐延春 攝
戰嚴寒斗酷暑,向老伴學針線活
現在,常承華老人依舊保持著看報剪報的習慣,坐在辦公桌前,花上三四個小時看報剪報,已經成了老人每天的必備功課。“只要是一拿起報紙,拿起剪刀,腰也不酸了,關節也不疼了,一切煩惱都忘了,頓時覺得渾身輕松,精神舒爽,全身都是力氣。”老人說,他的看報剪報可以說是戰嚴寒、斗酷暑、流血流汗不畏難。
常承華家中有一個13平方米的儲藏室,這里是老人收藏報紙,閱讀剪報的“陣地”。夏天,37℃的高溫下,他不畏炎熱不懼蚊蟲。冬天,零下10℃的低溫,他還堅持整理報紙張貼剪報。
起初,為了裝訂剪報,老人向老伴兒學習使用針線,學的一板一眼,開始時笨手笨腳,針腳歪歪斜斜,后來技術越來越熟練。10年間,為了剪報,老人用光了60多瓶漿糊,一斤多毛線。期間,曾因為切割報紙3次受傷,其中一次手指被割出了5厘米長的傷口,到醫院縫了5針才止住流血。這些,都沒有減輕老人對看報剪報的熱愛,傷口的痂還在,他就再次拿起了剪報刀。
“我每天最愿意聽到的聲音就是拿剪刀剪報發出的咔嚓咔嚓聲,一聽到這個聲音,大腦就格外活躍、非常清醒,血壓平穩,心情舒暢。”老人說,可以讓他不吃飯,但是絕對不能不看報,家里的東西別人都可以拿,但絕對不能動他的齊魯晚報。
剪報厚厚的一摞。本報記者 徐延春 攝
家里成立閱覽室,要當剪報大王
常承華年近七旬,身材偏瘦,動作敏捷,思維清晰,精神狀態極佳。然而,在退休之初,老人的身體也曾十分虛弱。在2008年,因為胃潰瘍甚至被切除了大半個胃。現在身體恢復如此之好,老人將功勞記在看報剪報的愛好上。
“開篇讀報,陽光照耀;開篇剪報,強身健腦,閱讀、剪輯一張齊魯晚報,勝似服用幾副藥。”老人經常向戰友、單位老同事、鄰居推薦閱讀齊魯晚報,邀請他們加入剪報行列。他還在自己家里成立了“齊魯晚報·老有所樂讀者之友”閱覽室,將自己收藏的報紙和剪報作品供大家免費閱讀。“大家看了沒有不稱贊的,很多原本不打算訂報的朋友看了之后又重新訂報。”
老人說,他還打算將“讀者之友”發展壯大,近期打算去博興的老干部局、老年大學等進行一次展覽,發展更多老年朋友看報剪報,有益身心。
未來,老人還將繼續看報剪報的習慣,他說下一步他打算提升剪報的檔次,嘗試用連環畫的形式剪出更加精致美觀的作品,然后擇機出本書記錄自己的剪報生活。
“我的最大的愿望是當齊魯晚報剪報第一人,繼續剪報,當山東剪報大王”,常承華說。
此次,齊魯晚報創刊30周年之際,老人再次獲評金牌讀者,將獲得終生免費閱讀資格。
“晚報創刊三十周年我必須要來”
“我是晚報三十年的老讀者,而且剪報整十年,晚報創刊三十周年我必須要來,這一天我已經期待很久了。”抵達編輯部,常承華迫不及待地和女婿一起,把他精選出來的剪報拿出來展示。一份份全手工、制作精美的剪報擺放的會議室的桌子上。
幾乎每半個月,常承華老人就會根據報紙的內容,重新梳理脈絡,制作出一本精美的剪報,可謂是齊魯晚報“半月刊”。為了制作和存儲剪報,常承華專門把家里13平米的儲藏室收拾出來,改造成了“閱覽室”,不光在此制作和存放剪報,也成了很多鄰居、朋友們的號去處,每天不少人慕名來看報。
常承華說,“我從剛創刊時就關注晚報,到現在已經30年了。我對齊魯晚報的總結就是‘快捷便利、內容齊全、服務周到’。在看到齊魯晚報創刊三十周年特別活動‘咱倆的故事’以后,我就想著我必須要去把我的故事講出來,把我對齊魯晚報的這份感情講出來。在看到已經有讀者的故事刊發以后,我覺得不能再等了,收拾整理以后就來到了晚報。”
“我在這上面投入了太多的感情,已經離不開齊魯晚報了。這也是我作為一名老讀者的情懷,是對晚報真誠的感情。”常承華說道。
齊魯晚報 齊魯壹點記者 張泰來 李曉東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