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膠東在線
2018-06-10 07:46:06
公益廣告傳遞文明風尚
膠東在線6月10日訊(記者 張倩 實習記者 李萌婷)6月7日,2018年夏季高考大幕拉開,近3萬煙臺考生奔赴全市26個考點,為青春和夢想奮力一搏。在煙臺一中考點外的人海中放眼望去,一個身穿黃馬甲、頭戴小紅帽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他站在高高的圓形石墩上,朝著四面八方不停擺手、示意,“送完孩子趕快離開,讓出安全通道,讓考生進來!”
這個身影,人們不會感到陌生。無論是學校門口斑馬線前,還是植樹節、雷鋒日,這個身影總會出現。他就是王培海,煙臺市的一名五星級義工,從2010年開始,每年高考都會帶領團隊奔赴市區各大考點,變身“交通志愿者”,幫忙維持秩序,這一干就是8年。
嗓子喊啞了,他仍然堅持?!案呖计陂g人多,交警忙著管車,沒那多么精力,我們就幫著管人。我們能理解家長這種陪伴心情,但如果都堵在這兒,后面的學生只能繞到馬路上,太不安全?!痹谒麄兊囊龑?,陪考家長排隊自覺性增加了,亂過馬路的現象減少了,王培海認真的姿勢,也被現場家長和廣大網友盛贊“最投入大叔”。他說,與人方便,就是與己方便!
高考期間,義工化身交通志愿者,維持現場秩序
26.5萬注冊志愿者和義工,奏響文明樂章
每天清晨,作為“天使守護團”志愿者之一的于學玲,在煙臺十中門口護送學生上學。有人現場抓拍發到朋友圈,引得網友點贊,稱這是冬日里的“最美笑臉”。
家住芝罘區環山路的市民林建,每天早上8點準時來到附近游園,拿出抹布、掃帚和塑料袋,擦拭木凳,清掃小路,撿拾垃圾。從游園建好那天開始,林建每天都會來轉幾次,主動當起了游園“清潔工”。
在煙臺,愛心與文明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數據顯示,煙臺注冊志愿者和義工數量現已達26.5萬,他們每天活躍在城市的各個角落,用行動和愛心擦亮這座城市的文明底色
近年來,煙臺以制度化推進志愿服務活動常態化,大力引導人們積極參與人人可為、時時可為、事事可為的志愿服務活動,建立完善了志愿者注冊、愛心文化培育、服務項目對接、表彰激勵回饋及多渠道投入保障等志愿服務活動運行機制,志愿服務制度化等做法在全國推廣。
煙臺城市書房芝罘區東山分館擁有全市首個啟用的“朗讀亭”
書香煙臺,涵養文明氣質
如今,閱讀已經成為衡量一座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質的重要指標之一,是城市發展的精神支柱和內在驅動力。近期,煙臺多家“城市書房”免費開放,讓炎炎夏日多了幾分清涼。位于離海邊不足100米的廣仁路開埠文化旅游區十字街,有閱讀區、展品展示區、互動區等功能區,市民不僅可以在此免費閱讀館內藏書,而且還可以舉辦詩歌朗誦會、棋迷交流會等活動。
同時開放的,還有當當閱界城市書房、萊山區圖書館翡翠灣分館、開發區城市書屋等5處。到2018年年底前,全市要建成10個以上城市書屋,實現圖書館在市井街巷的延伸,創建全開放、不打烊、高品位的城市閱讀服務體系。
市民的文明素質,決定了城市的文明程度。煙臺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厚重的文化積淀和獨特的人文氣質,積淀了城市文明的根脈。革命戰爭年代,膠東育兒所10年間撫養革命后代和烈士遺孤1000多名;改革開放時期,這里涌現出一批先模人物。正是煙臺獨特的文化品位和價值,成就了市民的歸屬感和自豪感,厚植滋養文明的土壤。
新時期,如何讓文化自信歷久彌新,讓文明永駐?自2016年起,煙臺連續兩年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大力推動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煙臺”。去年,煙臺啟動“書聲瑯瑯 香飄煙臺”——2017煙臺市全民閱讀活動,逐步提升煙臺市民的綜合閱讀率。數據是最好的作證,今年5月發布的煙臺居民閱讀綜合指數顯示,2017年煙臺市成年居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5.36本,較全國平均水平多0.70本,人均每天讀書時間為23.81分鐘,較全國平均水平多3.43分鐘。
作為“四德工程”發源地,煙臺還推動道德講堂和善行義舉四德榜向城市社區、企業、機關、學校深化拓展延伸,形成了“德潤萊州”“德馨牟平”“尚德梨鄉”“孝德龍口”等一系列道德建設品牌, 潛移默化間提升市民文明素質。
”禮讓行人”蔚然成風,“文明出游”成為常態,”光盤行動”引領餐桌文化……如今,行走于港城街頭巷尾,文明已成為生活在這座城市中的市民的習慣。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