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無線濟南
2018-10-19 17:02:10
10月19日上午,濟南黃河隧道工程首環管片開始生產,標志著世界15.2米的公軌合建最大直徑管片自動生產線問世,也意味著黃河隧道的結構工程進入實質性的開工階段,為早日建成通車奠定了堅實基礎。
據天下泉城新聞客戶端了解管片是隧道結構的主要裝配構件,是隧道內部空間的保護屏障,承擔著抵抗土層壓力、地下水壓力以及一些特殊荷載的作用。作為隧道的永久襯砌結構,管片密閉相接,環環相扣,猶如金鐘罩,抗壓、抗滲、抗震,為急速奔馳的列車提供安全空間。
“我們將為黃河隧道生產15.2米的管片2537環,每環10塊,共25370塊,這是目前世界公軌合建最大直徑的隧道盾構管片,施工難度大,技術要求高,給我們帶來很大的挑戰。”中鐵十四局房橋公司項目負責人趙金虎介紹。
該項目是世界第一家在流水生產線上生產15.2米直徑管片的基地,實現了超大直徑管片全自動流水化生產。項目成立之初就確定了創優規劃,擬完成“一種可調式的鋼筋籠胎具”“應用于大直徑盾構管片生產的信息化制造平臺”等專利,確定了“大直徑管片自動化生產線的應用與研究”等多項技術創新和“適用于地鐵箱涵制造技術”等多個技術課題。
技術負責人田雨介紹了管片在隧道內作用,“從隧道的柔性需求和便于施工考慮,把支撐隧道的管片做成環環相扣,使其能夠達到受力自動平衡狀態。這好比人體的脊柱,由一節節組成,才能實現人的自由運動。”
管片的質量直接影響到隧道的壽命和安全。比如黃河隧道2萬多片管片,一旦有一片管片出現質量問題,小則影響隧道壽命,大則可能造成整條隧道報廢。就好比一根水管,出了一個洞,就無法使用。
“特別是超大直徑管片施工生產難度大,這種大體積的混凝土形成一個結構,要充分保證內部密實,同時,大體積混凝土自身水化熱釋放均勻的難度大,容易生成內部裂紋,降低管片的防水性能。”趙金虎介紹,“為了實現配合比的最佳值,我們通過上百次的試驗,不僅滿足設計的強度、抗震要求,還要從混凝土配合比設計上,有利于大體積混凝土管片內部熱量均勻釋放,不斷創新管片蒸汽養護和水中養護的工藝。”
世界盾構看中國,而中國超過50%的大直徑盾構來自中鐵十四局。該集團所屬的房橋公司生產的南京長江隧道、揚州瘦西湖隧道、武漢地鐵越江隧道、廈門地鐵跨海段、蘇通GIL綜合管廊、京張高鐵清華園隧道、京沈高鐵望京隧道工程和北京新機場線地鐵隧道所應用的管片,創下了多項國內第一,填補了盾構管片施工的技術空白。
他們研發的大直徑管片翻轉機、垂直吊具、水平吊具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工裝,取得了發明專利;采用大型數控機床制造重型鋼模,結合組模順序、模具檢測工藝,生產的管片精度控制在±0.5毫米內;他們建成了自動化生產線,實現了工廠化、自動化、專業化、智能化;摸索出分體焊接施工工藝,大幅提高生產效率;創新管片吊裝方式,管片存放能力提高4.4倍等幾十種新工藝、新技術。
同時,房橋公司與西南交通大學聯合成立了“隧道盾構管片研發中心”,研究小凈距(相距5米之內)地鐵線路管片受力干擾情況。在實踐中研究的“脫軌式自動化流水生產線管片模具振動臺”獲得國家級實用新型專利,“盾構隧道混凝土管片智能化控制機組流水生產工法”得到推廣應用。
房橋公司在北京總部,設計建立了盾構管片遠程數據監控中心,將成都、南京、蕪湖、青島、濟南等多個管片基地的生產情況接入監控中心,通過實時視頻及各基地生產過程中的信息化數據的互聯共享,及時了解現場施工及試驗研究情況,將來可對管片預制進行“遠程診斷”,實現以科技手段預警,確保全國各地的施工現場精準掌控。
濟南黃河隧道工程位于濟南城市中部的天橋區,北接鵲山,南接濟濼路。隧道建成后濟南將實現從“大明湖時代”邁進“大河時代”的歷史性跨越,并最終實現“南北兩岸比肩飛、東西經濟共繁榮”的目標。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