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
2018-11-17 10:49:11
11月17日出版的《人民日報》在第8版,以《鐵路線上的大修“工匠”(走過40年)》為題,報道了濟南鐵路工人在中國鐵路高速發展背后默默奉獻,腳踏實地工作在本職崗位。
編者按
外出度假,高鐵宛若游龍奔馳在廣袤大地。可曾想到,穿山越嶺的沿途風光、驚艷世界的“中國速度”背后,還有一群默默奉獻的鐵路維修工人。他們或許隱匿于大眾視野之外,但從未缺席中國鐵路的高速發展。從洋鎬、耙子到連續走行搗固車,李尚奎、李振、李鋼三代人40年腳踏實地工作在本職崗位上。
日前,濟青高鐵樞紐工程濟南東站附近工地,濟南工務機械段31歲的李鋼,正在操縱著大型道岔搗固車完成線路維修作業(圖①、圖②,王玉建攝)。線路搗固作業是為了使鋪設在鋼軌和枕木下的石渣均勻密實分布,保障列車平穩運行。
圖①
圖②
有意思的是,就在不久前,李鋼的爺爺李尚奎從老家棗莊顫顫巍巍來到工地,專門看看孫子的工作。轟隆隆的黃色大機車,極高的工作效率,讓86歲的老人震驚不已。“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樣子,今天真是開了眼界!”
圖③:奔馳的中國高鐵。
巧合的是,他們祖孫三代人,都是鐵路線上的大修“工匠”。
1952年,爺爺李尚奎成為線路工的一員。“洋鎬、耙子、叉子、鐵锨”組成的“四大件”,是線路工人的必備工具。當時所有的工作全部依靠人工完成。
“線路上全是人,一眼望不到頭。三伏天,幾百斤的鋼軌肩扛手拉,一干就是一整天。如果中暑暈倒,就抬到旁邊休息一會兒,起來接著干。”李尚奎回憶。
圖④
在兒子李振(圖④,資料圖片)心里,印象最深的是父親長滿厚重老繭的雙手。每天人工搗固1公里,時間長了,連手心都是老繭。就這樣,掄起、砸下、再掄起,李尚奎一干就是整整35年。
“實實在在做人,踏踏實實做事。”這是李尚奎經常念叨的一句話。1982年,李振參加鐵路招工,接力父親成為濟南鐵路局工務大修總隊的一員。
上世紀80年代初,小型液壓搗固機、搗固棒開始普及,作業效率大幅提升,大修施工從“刀耕火種”前進到半機械化模式。
圖⑤:李尚奎時期的鐵路“千人大會戰”。
“那時候,鐵路工人都是‘猛張飛’,說話全靠吼,使用搗固棒時噪音很大,根本聽不見周圍其它聲響。”李振說,一天下來,嗓子是最累的。
1994年,濟南局開始配備08—32型搗固車,可以自動抄平、撥道、搗固。它的到來,讓洋鎬、搗固棒、小型機械徹底閑起來。第一次看到搗固車時,李振高興得一宿沒睡,他和同事們一起向隊長申請去車里睡覺。
“看看、摸摸這個大家伙,比自己家買了新車還高興。”李振說,從前需要上千人連續干一個月,使用大型搗固車,幾十人不到一周就能輕松完成。
“和現在比,那時候的作業條件還是差多了。廢棄的綠皮車廂,就是我們野外作業的宿營車。冬天里里外外凍個透,水管子都被凍上了,用不了水。在附近挖個坑,扯個棚子,就是臨時廁所。”李振說。
圖⑥:李尚奎時期大修工人更換鐵軌。
機械化施工帶動線路質量大幅提高,列車運行也更加平穩順暢。從1997年到2007年,中國鐵路先后經歷6次“大提速”,從平均時速五六十公里,提高到主要干線200公里。“大提速”背后,大型養路機械功不可沒。
2013年初,大型養路機械迎來“新成員”。由中國自主制造的DWL—48型連續走行搗固穩定車,輕松實現連續式三枕搗固作業,并同時進行動力穩定,能夠將線路誤差精確控制到0.1毫米,是當今世界上作業精度和作業效率最高的“線路推拿大師”。
同年8月份參加工作的李鋼,伴隨機械化設備的升級換代,也在快速成長。新成立的道岔三隊,年輕人多,缺少人手。26歲的他被推著往前走,先踩3號位,幾個月工夫,就調整到最重要的1號位,負責大機道岔搗固作業。李鋼不善言辭,活兒卻干得很漂亮。“肩上的擔子更重了,踩下的每一鎬,都關系著鐵路安全,都是責任。”
李鋼至今還清楚地記得,青榮城際鐵路通車那年,他在工地上度過的那個難忘的中秋節。當時他們在六層樓高的鐵路橋上,已經連續干了24個小時。眼望中秋明月,他撥通了家里的電話,心里帶著失落。父親在電話那頭安慰他:“你小子知足吧,多少人想干這個活兒,還干不了呢!你要對得起這份信任。”
從洋鎬、耙子到先進的連續走行搗固車,三代大修人在平凡中譜寫著堅韌、精細,在方寸間奏響工匠精神的強音。(完)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